体育赛事旅游的经济学研究
2007-10-17周成
周 成
摘 要:体育赛事旅游业在增加国家外汇收人、扩大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经济影响是显著的。然而,目前我国的体育赛事旅游业面临着缺乏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经营方式陈旧、创新意识薄弱等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旅游业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的研究,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体系,规范政府的行政管理,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加强体育赛事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和体育赛事中介机构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促进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体育赛事; 体育旅游; 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07)04-0046-03
据我国国家旅游局统计报告,最近几年,我国因亚运会、全运会、国际单项体育竞赛等体育赛事所创造的体育旅游效益占国内旅游总数的48.7%,并呈逐年递增的势头。体育赛事旅游正逐渐成为促进和推动现代旅游业和大型体育赛事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体育赛事旅游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回笼货币、平衡国内需求、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引进国外投资、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体育赛事旅游进行经济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赛事旅游的基本概念、内容与特征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体育赛事旅游的学术概念尚无定论。本文中的体育赛事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到赛事举办地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城市旅游景点观光、游览、休闲及购物等活动的各种现象的总和。
体育赛事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1、体育赛事管理。其研究视角是基于赛事的主体(包括主办者、赞助者)内部的协调运作、组织机构的管理、项目和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收益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
2、体育赛事的影响度。主要研究赛事客体与其存在发展的外围环境关系。其重要的基础内容是赛事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体育赛事旅游的吸引物。从旅游学的角度来看,吸引物是一种旅游产品的基础。体育赛事的旅游吸引物,就是所有足以将旅游者从其惯常居住地吸引到赛事主办地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竞赛项目、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商务活动、为运动会顺利举行而修建的体育场馆设施、赛事观赏、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参与、以及其它与体育赛事相关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事物等。
4、体育赛事旅游的经济学研究视角。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体育赛事旅游,主要着重研究体育赛事旅游的供求关系、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产生、发展、动因、体育赛事旅游的组织和产业结构、旅游产业与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关系、体育赛事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和布局、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持、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等。
体育赛事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时空的集中性:即体育活动或大型赛事都发生在规定的时间及空间,同时伴随的旅游活动形成的旅游流也就具有了相应的时空集中性[1]。如在2002世界杯足球赛事举行期间,赴日韩的旅游者最为集中。
2、体育赛事旅游的消费相对较高,举办国利润丰厚。赛事旅游者除了要支付一般的旅游费用外,还要支付观看体育赛事的门票等费用,而一般大型体育赛事的门票价格都较高,如2002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一张普通门票的价格在200~400美元之间。世界各国因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而带来的旅游收入是巨大的,尤其是像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赛事旅游给举办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如洛杉矶奥运会因旅游带来利润为32亿美元,入境游客达22·5万人; 汉城奥运会因旅游带来利润34亿美元,入境游客达22万人; 悉尼奥运会因旅游带来利润42·7亿美元,35万人赴悉尼观战[2]。
3、赛事旅游者消费的情绪化特征明显。在整个比赛期间,观赛者喜怒哀乐的情绪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而逐渐发展。开赛前兴高采烈,比赛时群情激昂,比赛后则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观赛者的这种情绪性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增加消费的随意性。如果组织者能够适当引导、巧妙利用,旅游者的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4、赛事旅游的目标市场比较明确。旅游活动的开展受到比赛的影响,赛事旅游活动的内容、接待安排和目标市场都与比赛情况密切相关。赛事旅游者一般来自于参赛国或地区,目标市场的明确性使赛事旅游的市场宣传、产品设计和接待工作更有针对性。这有利于提高旅游活动的组织水平,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2002年韩日足球世界杯,中国队首次出线,中国又与韩日两国一衣带水,所以中国球迷是赛前最为看好的目标市场之一。为此韩国在赛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争取将中国队的比赛安排在韩国外,还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宣传,促进了中国旅韩市场的进一步开发[3]。
二、体育赛事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体育赛事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与其他产业甚至体育产业中的其他产业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国家外汇收人。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性产业,不仅能吸引国际资金的注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对外经济关系,而且可以吸引大量国外旅游者入境旅游,能增加外汇收入,因而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已成为各国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手段。据统计,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体育旅游者高达 1500 万人次,创汇70 亿美元左右。每年到澳大利亚旅游的游客中有5% 是专程为了高尔夫球赛事而去的,仅此一项体育旅游项目创汇就是惊人的。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等以滑雪为特色之一的体育旅游也很活跃,吸引着大量海外游客。
2、扩大就业机会。旅游业同其他行业相比,特别是同重工业相比,更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体育旅游业一般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一门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它要满足体育旅游者在体育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并相应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据测算,2002—2007年筹办第29届奥运会将累计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约为194万个,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为32万个左右。其中,旅游业新增就业11万个。随着中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解决就业方面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出来。
3、优化产业结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就全球而言,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中多种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目的地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发展体育旅游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大有益处。
4、改善举办城市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国际性特点,赛事举办期间会给举办地带来大量的运动员、工作人员、新闻记者和观看赛事及观光的海外旅游者,为促进举办城市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改善举办城市的旅游客源结构。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旅游市场客源结构的优化效应,会极大地提高城市旅游产业的效益,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
5、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在体育赛事旅游者中,不仅有体育专业的学者、专家,而且也有其它各类专业的科学家、学者、企业家等等,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使我们能更快、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同时,国外客人也能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从而会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民间的友好交往所具有的积极效果,甚至可以起到官方渠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6、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开展体育赛事旅游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体育用品、交通运输、食宿服务、商业服务、邮电通讯、建筑、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对发展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思考
目前,我国在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中面临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缺乏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经营方式陈旧、经营内容单一、营销理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5]。
2、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包装不到位,使产品没有吸引力、不具竞争力。
3、对体育赛事旅游吸引物的宣传不够。我国的电视台受国有体制限制缺乏竞争,或者偏向于报道体育赛事本身,对体育赛事旅游缺少引导,致使许多优秀的体育赛事旅游吸引物无法让体育爱好者或者旅游爱好者所了解。
4、在闲暇消费时间、消费项目及消费客源上,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其他众多的迅速发展的文化业及娱乐业的激烈竞争。
5、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南、中部地区市场比较集中,西部市场的拥有量明显不集中; 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场相对而言饱和,二级地市及农村地区数量明显匮乏,同时各体育运动项目间的发展也严重不平衡。
6、对体育赛事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型赛事对举办地旅游的正面效应上,忽视了负面效应。
7、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缺乏相应的引导体育赛事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
为解决阻碍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体育赛事市场管理的相关法规。及早出台全国性的体育赛事市场管理条例,明确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管理范围,界定进入市场的主体资格,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等,规范体育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加快制定行业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使体育产业的发展真正有法可依。
第二,规范政府的行政管理,提高市场运作水平。国家应给予体育赛事旅游政策上的支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体育赛事的策划、包装与营运,促进体育赛事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三,依托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依靠法律手段,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定和执行有关法令保证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与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文化活动、商务酒会、游艺活动及各种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体育赛事旅游,培育体育赛事旅游市场。
第五,加强体育赛事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和体育赛事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体育赛事经纪人培训及考核制度,建立体育赛事及旅游代理机构,规范中介行为,从而使体育赛事旅游的市场运作更加规范。
第六,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改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因此针对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应采取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对于各项目间的发展不平衡,应积极寻找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有影响的体育项目赛事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它项目。要提高相关项目的竞技水平,加大比赛和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进而提高项目的赛事市场化程度。
总之,要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的研究、体育竞技表演的法律法规建设研究、体育赛事旅游的市场运作研究等,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体系,以指导我国体育产业的各项实践活动,促进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金华. 浅论我国体育旅游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37-39.
[2] 王庆龙. 试论体育观战旅游资源开发 [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3(6):97-101.
[3] 宋书楠. 试议体育赛事的旅游开发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35-38.
[4] 肖 锋,沈建华,刘 静.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769-771.
[5] 赵连成. 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对策 [J]. 体育经济,2007(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