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事业审计 紧跟和谐社会步伐
2007-07-06桑昌武
桑昌武
2007年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和构建和谐江西的重要一年,行政事业审计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去思考和做好工作。坚持审计为发展服务的方向,依法审计,突出重点,为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和改善管理,深化改革,加强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保障作用。
一、审计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担负着重大责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战略举措,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崭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十项主要任务无一不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是审计机关责无旁贷的重大责任。因此,审计机关尤其是从事行政事业审计的同志,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提升审计工作为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审计工作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在实践中贯穿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断提升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一)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为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不能离开发展的目标而孤立地强调监督;同时,又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坚持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防止离开审计监督的职责而片面强调服务的倾向。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关注宏观和发展大局。重点关注宏观全局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服务发展大局。围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中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宏观调控措施等加强审计监督。不能就问题讲问题,还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从制度上、体制上、管理上、效益上提出我们的建议。揭露问题、处理问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问题得到解决,不仅要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还要通过它的解决来防范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增强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当前,我国财经领域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腐败、损失浪费等违法违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一些方面甚至比较严重,违纪手段也日益翻新和隐蔽。这就要求我们实行有效监督,提升依法审计能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强审计机关的执行力。
(四)加大创新力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决策,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行政事业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寻求审计事业新的发展。
(五)坚持实事求是。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作为一个根本标准,实事求是地判断和评价。对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做法,予以肯定和支持。对阻碍改革开放,损害发展,损害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正确地做出处理处罚,为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六)倡导文明审计。开展文明审计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审计机关一方面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防止滥用权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文明审计,审帮促相结合,建立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新型的良好的互动的关系,共同构建社会和谐。
三、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审计职能作用,有效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局
结合行政事业审计的特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有效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局。
(一)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头等重要的任务,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整个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搞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审计机关要坚持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促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化和提高。要从促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要求出发,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坚持把揭露问题与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结合起来,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政府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动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二)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大都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针要通过它们的业务活动来体现和实施,特别各个部门的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加强各项专项资金的结构分析,才能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只有敏锐地抓住各项专项资金运行中最不规范、问题最多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审计监督,才能使审计工作真正适应发展的需要,为规范管理服务。吴新雄省长在今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涉及“民生工程”等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和谐。在行政事业中,有很多专项资金,各地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安排审计。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第二,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重大问题;第三,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第四,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第五,体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揭露和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的建议,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探索绩效审计,促进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绩效审计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它主要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开展绩效审计是加强政府公共资源责任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多,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资源也日益增多,相对的公共责任也在加强。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是取之于民,也当用之于民。如何更好地管好、用好这部分人民的资金,正是政府绩效审计所要解决的。开展绩效审计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需要。实施绩效审计可以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从政府开支的成本—效益、成本—效果角度来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合理性、有效性,而这些内容直接反映了政府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政府公务员是否负责,能力与责任是否匹配,是否存在贪污、浪费问题,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发现和揭露腐败现象,以促进党风和政风的好转,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开展绩效审计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确保国家职能正常发挥的需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求我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在我国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