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毒枭之死
2007-05-14陈君
陈 君
坤沙的辉煌时代已被淡忘,没有坤沙的“金三角”,毒品生意还在继续
他这回真的死了?!
10月30日,国际媒体传递着一个消息:世界“毒王”坤沙在缅甸仰光病故,终年74岁。
“我已经知道了坤沙的死讯。”泰国驻华使馆禁毒专员瓦娜维里雅(Siriporn Vanaviriya)女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其实,从向政府投诚的那天起,他在‘金三角的历史就结束了。不过,‘金三角的毒品贸易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我想这是最令人担忧的。”
死讯依然混乱
曾经担任坤沙秘书的昆赛,是较早透露死亡消息的人。他10月30日对东南亚媒体说:“坤沙的家人告诉我,坤沙上周五(10月26日)死于仰光的家中。” 此言一出,媒体纷纷转载。
据悉,坤沙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半身瘫痪。还有人说他同时患有心脏病。
缅甸媒体援引仰光市郊公墓一位工作人员的话说,坤沙的遗体自10月26日起就停放于此。坤沙的亲属和缅甸政府代表共50多人出席了他的秘密葬礼。缅甸一名官员也证实坤沙的死讯,称他的遗体已于10月30日早上火化。
而坤沙所创建的掸邦军发言人却宣布,坤沙是在10月27日去世的。
泰国肃毒委员会秘书长吉迪则说,坤沙于10月28日去世,“死因是糖尿病和肺气肿。这一消息已获得缅甸官方证实。”
坤沙的死亡消息为何如此简单而混乱?难道这又是一次以讹传讹?毕竟,坤沙曾经诈死,让人心有余悸。
1985年1月18日,几乎所有泰国报纸都报道:坤沙因糖尿病于1月16日死于“金三角”。孰料9个月后,坤沙“复活”了,并宣称正在筹备“建国”。
中国驻缅甸使馆领事部主任余冬泉认为,从多方证实来看,坤沙这次是真的死了,“相关报道很混乱,这是因为坤沙自从投降后,就远离了大众的视线。”泰国驻华使馆禁毒专员瓦娜维里雅也认同这一说法,“坤沙时代早就结束了,他应该被历史遗忘。”
事业从杀死岳父开始
一位缅甸华侨告诉本刊:“据我所知,坤沙晚年挺孤寂的,又有病,郁郁而终。”
坤沙前秘书昆赛向媒体透露称,坤沙骨灰将被撒进孟加拉湾,因为他生前曾说不愿意回到缅甸东部掸邦山区的故乡,“总觉得会有人破坏坟墓。”
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在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这里处于“金三角”的中心。不同版本的传记描述过他的童年:先祖是从中国云南迁入掸邦的,到坤沙已是第8代。坤沙的中文名叫“张奇夫”(一说为“张启福”),缅甸名叫“关约”,而“坤沙”是他的泰国名。
1949年后,落败的国民党军残部从云南溃逃到缅甸,进驻“金三角”。为解决生存问题和筹备“反攻资金”,他们搞起鸦片贸易。“金三角”的鸦片种植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阶段进入了有组织开发阶段。
十七八岁的坤沙混迹其中,很快掌握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熟悉了鸦片的种植和买卖。后来,他接替祖父管理村寨,组织起贩毒武装。
坤沙看出毒品生意“前途远大”,也要为之一搏。凭借出身和实力,坤沙娶了一位部族首领的女儿,很快成了岳父的干将,但他始终觉得最有实力的还是国民党军。就在本部族与国民党军的一次冲突中,坤沙杀死了岳父,求得与“国军”的合作。此后,他又东打西攻,在缅北一带建立武装,拥有了自己的小地盘,开始以军护毒,以毒养军。
“鸦片大王”
1962年,奈温将军在缅甸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颁布招安令:凡听命政府的武装将得到承认,并入国家正规军。坤沙立即宣誓效忠,并借此壮大实力。他在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建哨布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扩大毒品生产和销售规模;击败和收编各贩毒武装,扩充军队。
1967年,与当时最大的毒枭罗兴汉大战一场之后,坤沙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自封“鸦片大王”。他的高纯度“4号海洛因”长驱直入美欧市场,成为瘾君子的新宠。坤沙还亲自设计了打着防伪标记的毒品商标“双狮地球”。
面对这颗渐渐长大的毒瘤,缅甸政府再也坐不住了。1969年10月,坤沙接到去缅北军区司令部参加紧急会议的通知。他只带了几名随从赴会,撞见的却是几十条长枪——坤沙束手就擒,被判死刑。但这个死刑一直就没有执行。
缅甸政府军开始对坤沙集团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打击。坤沙的参谋长张苏泉率部退守掸邦山野,利用民族矛盾,打出争取“掸邦独立”的旗号。从此,贩毒武装摇身变为“掸邦革命军”,以此争取民意,以图后计。
4年后的1973年4月,张苏泉绑架了两名来缅甸工作的苏联医生,要求换回“老大”。僵持一年多以后,苏联医生获释,缅甸政府放虎归山。政府要求坤沙呆在仰光,并每月向保安部门报告行踪。
坤沙当然不甘心做笼中之鸟。1976年2月,他秘返“金三角”,在泰缅边境的泰国境内的“满星叠”山谷建立根据地,壮大“掸邦革命军”和毒品王国。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这一来就给坤沙放开手脚发展的良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坤沙成了“金三角”真正的君主,控制了长达400公里的泰缅边界。在缅甸掸邦东部与泰国接壤的狭长地带,近3万多配备精良的私人武装护卫着坤沙的“独立王国”。
耐人寻味的是,身为“毒王”,坤沙本人很早就戒毒了,也严禁自己控制区的百姓吸食海洛因,“凡吸毒者,一律枪决”。
很多西方媒体曾把镜头对准过坤沙的王国:这里有医院、学校、广场、发电厂、卫星电视……道路良好,秩序井然。如果不是有各色轻重武器、地对空导弹发射器和一个个毒品加工厂,这里真算得上是世外桃源。坤沙住在豪华的“白宫”里,滥施淫威,荒淫无度……
而老知青邓贤在《流浪金三角》中对此有不同的描述:坤沙的家很俭朴,两间铁皮房子,比一般人家只多了几件家具。
被西方禁毒机构称为“死亡之子”的坤沙,在很多掸邦人眼中却是“民族英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喜欢穿便衣,手中拿根藤手杖,样子很和善,没有架子。遇到插秧季节,他常常挽起裤腿,下水田帮助老百姓插秧……坤沙的老婆人长得奇丑,还比坤沙大几岁。他却很怕她,就是惧内。”
“没有我,鸦片生意也会继续”
1993年12月12日,坤沙宣告成立“掸邦共和国”,自任“总统”。这为他敲响了丧钟。
缅甸政府不能容忍“国中之国”,从而加大了武力清剿的力度。坤沙军队内部也出现严重分裂。与此同时,意大利黑手党头子鲍泽尔被击毙,南美毒王埃斯科瓦尔投降,当发现国内60%的毒品都来自“金三角”时,美国也决定悬赏200万美元捉拿坤沙。
1996年年初,年愈花甲的坤沙选择投降,和缅甸政府签署和平协定,交出武器,解散武装。此后,坤沙获政府特赦,携家人退隐仰光,受到政府的保护。
掸邦分裂分子纷纷谴责坤沙背叛了掸邦 “独立大业”,这种情绪在11年后仍未释怀。
关于那次投降,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内幕消息”。有人说缅甸政府同坤沙有秘密交易,给他一个金矿经营;有人说坤沙投诚后,和众多妻妾过着相当奢侈的生活……
坤沙曾说,“没有我,鸦片生意也会继续”,事实如此。据国际禁毒机构统计,自1996年起,“金三角”毒品数量并没有因坤沙集团的覆灭而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同时,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本世纪初,金三角毒枭们迫于国际压力,开始谋求佤邦“转型”。到2006年,“金三角”罂粟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量的份额从1998年的66%下降到12%,其最大“毒源”地位被阿富汗取代——坤沙“以军护毒、以毒养军”思维被这里的恐怖组织和贩毒势力继承着。
“相关政府铲除毒品确实下了大力气,也取得了效果,但海洛因和脱氧麻黄碱的生产以及毒品贸易在‘金三角依然大量存在。”泰国使馆禁毒专员瓦娜维里雅说。
“金三角”目前还是世界精制海洛因的主要供应地。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杨凤瑞指出,中国最大毒源仍是“金三角”,进入中国的毒品相当一部分是缅北生产的冰毒。
“我们这几天都在谈论坤沙的死。但不会因为他死了,毒品就少了……和‘金三角毒贩的‘交道,还要继续打下去。”云南红河州禁毒大队一名成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