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之外,学会感动
2007-05-14吴俊苓
吴俊苓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有时候,一空下来,就会想起,一丝一缕地把心填得满满的。等到要写,却发觉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再放回到心底。因为太看重,所以,不敢碰,不敢写,生怕写坏了它,生怕写歪了它。
那还是十年前,我刚做老师的时候。一个学生——枝刊的主编、校文学社社长,语文好到只要说出他的名字,整个年级都知道的人物——一次期中考试时,有一道大题的现代文阅读竟得了零分。匪夷所思的是,并非答错了,而是没有做。试卷上是触目惊心的空白。
我找他,问为什么。
他告诉我,用作题目的那篇文章,他读完第一遍,就哭了。他当然知道这是在考试,所以,再读一遍,还是哭,哭到无法思者。他决定先完成后面的试题。直到把作文写完,回过来读第三遍,还是哭。于是,他选择放弃,即便还有足够的时间。
后来,教过许多学生,做过无数的阅读。不可避免的,我渐渐淡忘了那些学生的名字、忘却了那些文章的内容。可是,我一直记着有这样一个学生、有这样一张脸一那神情真是庄严,庄严到令我心生敬畏。
我们教给学生知识,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有经验的老师还可以传授给学生所谓的技巧。可是,我们却一直忘了让他们学会感动。我们当老师的自己读书的时候,常常是感动的,只是这份感动无关乎考试、无关乎升学,上课的时候,就常常“省略”了。
我们的学生真好——他们很认真地听课,很认真地记笔记,很认真地追问:“老师,课文的主旨是什么?”我多想告诉他们:不要管什么主旨,考完试,你再也不需要这些东西,再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读书。
我问学生可曾为哪篇文章感动。没有。读《五人墓碑记》,读这五个人以一已之力对抗强大的统治集团,为一个毫无瓜葛的人“谈笑以死”——他们不感动;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读鲁迅和柔石相互扶持,“苍皇失措的愁一路”——他们不感动;读《三棵树》,读一个人在困境中拼命抗争——他们不感动。
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来会进很好的大学,但是,他们的生命中少了一点温暖。那温暖并不一定能让他们获得一个好分数,但一定会让他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美好的人。
有一年高三,课时紧,紧到,甚至用“分钟”来安排每个知识点。课堂上不再有笑声,不再有眼神的交流,人人埋头做笔记,不敢稍有差池。每上完一节课,教室里一片如释重负的叹息。我受不了,终于,狠下心,硬是“抠出”半节课,让学生读自己写的文章。他们一段段地念,笑,鼓掌,读到特别激动的地方。刹那间静默。
半节课的时间,实在是奢侈的,这二十分钟可以完成一篇现代文阅读,可以讲解两首诗歌,可以分析完一篇文言文。可是,我舍弃了;我舍弃了,因而获得更多:也许只是一个瞬间,他们就被同窗的文字甚至自己的文字感动了。他们惊讶地重新发现了自己,惊讶地重新发现了熟悉而陌生的同学。不经意问,这份感动给他们的生命铺上了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让他们愿意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是尽职的老师。我们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那篇文章的手法是什么。我们无法置分数于不顾。
然而,我还是希望,多年以后,有人会记得,有这样一些文章,他读的时候流过泪;有这样一个瞬间,他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没有人可以追随世界走向永远,但在感动的那一刻,我们拥有了一切。
和分数无关,它属于心灵。
[原载2007年4月4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