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青少年民族精神的教育
2007-04-23
人民教育 2007年11期
在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是公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道德教育,始终都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韩国现行的《教育法》中规定:教育要培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精神,为维护和发展国家的自主独立进而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创造和发展世界文化而努力。
在学校教育中,有道德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用于强化民族精神教育。学校开设国民伦理教育课程,承担民族精神教育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编写国民精神教育的教材;同时,在数学、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实验和劳動技能课程中,要求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是灵活多样的:方法上———讲爱国故事,开展读书活动和演讲比赛等;环境上———在校园悬挂历史人物画像,用名人命名学校建筑物等;文化上———开展大型歌舞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名胜古迹,或观看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影片等;价值观上———树立“身土不二”的意识,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与自己国土的内在的不可分离性,强调要热爱自己的国土。
摘自《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4期
作者:田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