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原生态”
2007-04-23丁强
丁强
一位教育行政干部曾对我说过,有一次他到某中学视导,想借此机会做一点调查,就随机问一位男同学最喜欢上什么课。这位男同学回答得倒很干脆,只是答案出人意外,他说,“我最喜欢不上课”!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的教师为了学生的“前途”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而我们的孩子却似乎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到底应该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还是应该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当我们对学生表示不解、无奈,甚至激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有必要反省一下教育本身呢?我们的教育到底给了孩子什么?
要弄清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问问孩子们:你们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现在,你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孩子们嘴上的回答可能会给足教育面子,但我知道,一定有一个惊人相似的答案藏在很多孩子的心里,那就是:分数!
一位语文教师的女儿在三岁时,曾拿着一个煮裂的鸡蛋,突然惊奇地大喊:“爸爸,鸡蛋发芽了!”因为在鸡蛋长长的裂缝中,挤出的蛋白形状酷似新芽。他惊异于女儿的想象和表达。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读到了三年级。有一次,学校的作业要用“考”字组六个词,她组了“考试、考卷、考题、考场”,就组不出了,向父亲求救。父亲让她好好想想,她想了一会儿说:“考分。”父亲让她再想想,并特意把“想想”两个字加重,意在启发她想出“思考”、“考虑”这样的词。女儿认真想了一会儿,报出的答案竟然是“月考”,作为语文教师的父亲只能表示无奈。
这个例子也许有点极端,但它促使我们思考:教育是什么?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拥有人生智慧和美好生活的大写的人,而绝不是只会生产分数的机器!在一个崇尚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怎么可能产生智慧的交流?怎么可能创造充满人性的美好生活?当学校生产出一个分数的追随者,也就注定多了一个精神的流浪者。这样的校园生活,学生怎么会不迷失人生的方向?
我们的孩子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家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孩子們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用心地聆听花开的声音,无拘无束地挥洒青春的热情。
可是,我们的教育却似乎正让孩子们失却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这种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正渐渐让孩子们失去体验生命的机会。而生活世界恰恰是教育世界的根基,失去了根基的教育,其有效性和意义从何谈起?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如果学校能够冲破分数与功利的桎梏,在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生活的鲜活、生动和丰富的特质,让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健康、快乐、自主学习和自由创造成为这段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就能够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幸福成长。当教育回归到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成为有情感、会思考、能担当责任的人,教育的天空才能充满人性的光辉。
每年到了3月份,金陵中学总有一批高三学生提前拿到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的三个月,他们应如何度过?今年学校把这部分学生集中起来组建了高三(0)班,为他们设计了专门的课程:英语口语65学时,西方文学史65学时,数学、物理、化学思维方法40学时,创造学26学时,研究性学习26学时,金中人文读本讲座26学时,中国文化讲座26学时,前沿科技讲座26学时,社会实践58学时,读书沙龙16学时,校内服务16学时,文体活动90学时。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填补时间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为了弥补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三脱离”现状(现在与将来的脱离,科学与人文的脱离,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为他们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90天之后,当高三(0)班结业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看到这种充满人性的教育的光辉。但这只是高三学生中极少的一部分。那么绝大多数学生呢?他们还必须为成年人设计的“前途”和成年人的“脸面”,在成年人的“教育”和“督促”下,“不知疲倦”、“披星戴月”地反复做习题、反复“炒冷饭”。
这样做符合教育规律吗?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对此会投赞成票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可是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支持环境,还在被浮躁的心态左右着。记得1989年我在日本工作期间,一位中学教导主任对我说,希望中国不要像日本一样,在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之后,再花钱治理;在孩子们已经成了“三无(无志向、无毅力、无感动)儿童”之后,再寻找良方。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现在我们已经懂得,人类要想可持续地发展,必须了解自然原生态,认识生态系统的规律并利用它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如果人类违反了自然生态的规律,就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那么教育呢?什么是教育的“原生态”?是否应该又如何维护教育的“原生态”?
教育的“原生态”其实就是教育的“初始状态”,教育的“常态”。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所以要谈教育的“原生态”,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主体。那么,教育就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回归到学生具体的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去,根据学生的潜质,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其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从而培育人格健全、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人。
教育的“原生态”说起来很简单,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现在的“瓶颈”对于教育而言表面上是高考,实际上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问题。
有人说,统一考试是目前我国唯一可行的选拔方式,也是目前唯一公平的评价方式。但难道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公平,就一定要放弃孩子们的童年、童心、梦想、幻想,甚至泯灭他们智慧的火花、灵动的天性?
如果我们能在思想认识、政策导向和实际操作三个层面都认同“考教分离”这个观点,切实加强“依法治校”,切实保证国家课程计划在所有学校的贯彻落实,切实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切实加强各级教育督导工作,切实鼓励所有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坚决废止以“分数”、“升学率”等一系列远离学生生命主体的数据来衡量教育、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做法,让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研究部门把时间、精力和兴奋点从研究制订“考试说明”、“应试策略”,转移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上来,转移到研究如何使教育真正让学生回归生活上来,素质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
当然,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教育的“原生态”即教育的“常态”要以社会的“常态”为基础。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人们的思想观念即人们的教育观、人才观、生活观尚未与时俱进。但我们总不能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教育再行跟进;总不能一定要让教育和工业化进程一样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代青少年做时代的牺牲品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不丢弃教育的理想,始终追求教育的“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