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宫旁边的那间小屋

2007-04-02蔡新征

出国 2007年7期
关键词:导游员核战争标语

蔡新征

世界上不知道华盛顿的人可能不多。凡是有电视的地方,会经常不断地看到,那座圆顶的议会大厦,白宫和五角大楼。华盛顿是名副其实的美国的政治中心。没有工业,也没有大的商业,大学也只有几所。实际上它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人口只有58万。美国是以白人为主的国家,而华盛顿的人口中,黑人却占了70%。

在去华盛顿的汽车上,导游员向我们介绍了华盛顿游览景点。已经去过一次,导游的声音像一阵轻风在耳边飘过,没有留下些许印象。但有一件事我听进去了,他说在白宫后边,有一个反对核战争的西班牙女人,她已经在那里坚持了22年,连吃饭都是由别人送。无疑,导游员已经把她作为一个景点,介绍给了游客。

车抵华盛顿后,我立即去找那间小屋。这是一间用木板条与纸板构造的“房子”,建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的人行道上,与赫赫有名的白宫只隔着一条马路,人们称它是美国总统的邻居。房子前面摆着各式各样的反战标语,其中有用中文写的“保卫和平”的标语。小屋的主人叫康尼(Connie),她身材瘦小,一头乌黑的短发,肌肉松弛的臉,布满皱纹,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颜色也像核桃一样。头上戴着一顶用白布缠绕的无边无沿直筒高耸的帽子,(后来了解到那是一顶用布包起来的钢盔,目的是自卫)穿着一身亚白色,带有蓝红相间条纹的长衣,腰间系着一条红色带有黑卡子的宽腰带,样子很像阿拉伯人。一双坚毅而略带迟滞的眼睛,看着大街上过往的行人。在游人面前总是挂着微笑。说话柔声细气。从她的容貌和服饰上看,至少也是70多岁的老妇了。

因为当时受时间的限制,没有条件交谈,但我记住了她,她是一个谜。过了两个月,我在网站上终于找到了她的资料。看后心灵真是震撼了!她是美籍西班牙人。18岁从西班牙移民美国,她的实际年龄才58岁!在发达国家里,还远没有到年老色衰的年龄,至少应该是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可是22个岁月的严寒酷暑,风霜雪雨,使她过早地变成了一个垂垂老人!从36岁刚好是一个女人风华正茂的黄金岁月,她就在华盛顿的街头奋战了。这一战就是22个春夏秋冬,1万1千多个日日夜夜!一天24小时坚守在她那间里外贴满标语和宣传画的小“房子”里,连吃饭和大小便,都得找人替她照看她那方圣殿。不然她的小“房子”就有可能被警察拖走。即便是夜间睡眠,美国当局也给她作了规定,只准坐着不能躺卧。就是这样也没有使她屈服,没有使她退却,依然劲松般地屹立着,坚持着。

令人不解的是她的斗争,没有取得社会团体的支持,也没有引起媒体的关注,只在个别网站上称她是反对核战争的守夜者。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她的斗争是那么无奈,那么无助。

她那一个人的奋战,使我想起了她的西班牙同乡唐·吉柯德。对她嘲笑是丧失良知,对她规劝会毫无结果。

作为一个游人,在这个人面前,只觉心潮难平,但那是一种什么心情,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即便是离开以后,也是“剪不断,理还乱”……

猜你喜欢

导游员核战争标语
担心核战争 意前总理找带防空洞住所
俄发布阻止核战争声明
世界上最强大的五个国家承诺避免核战争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导游员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俄媒警惕美在欧演练“核战争”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导游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导游员职业倦怠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