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语喻体的感情标

2007-01-19李德伦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6年6期
关键词:熟语狗子歇后语

李德伦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俗话等。比喻型熟语中,有一部分喻体,有明显褒贬感情色彩,并以此喻体或明或暗地指称句子中的人或事物,形成一种对其褒贬色彩的标记,我们称之为熟语喻体的感情标。例如:

(1)丁如龙讲话惯于甩文,丁如虎总是在女儿面前奚落他说他是“瘦狗子进茅屎坑,闻(文)进闻(文)出”。让人从耳朵到屁股都不舒服。(方方《落日》)

(2)哪里像我辈,赞人的好处,便逢人说项。(《快心编下》第七回)

例(1),用了歇后语“瘦狗子进茅屎坑——闻进闻出”,这不仅说他“甩文”,还把他比作进厕所的“瘦狗子”,以此来指称丁如龙。这便成了对丁如龙的“感情标”,是把他的“甩文”放在“标尺”的贬斥标格处。这类情况多见于歇后语、谚语、俗话。其比喻往往又用上了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也有用白描的。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等等。

例(2),“逢人说项”,是一个典故性成语。项:项斯,唐代人,有诗才。唐·李绰《尚书故实》记载,唐代诗人杨敬之,特别爱才,得知项斯颇有待才,赠诗云:“平坐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清·翟灏《通俗编》卷五:“(项)斯因此名达长安,遂登科第。今云‘逢人说项,用此事也。”这条成语指热心为人扬名或为某人某事到处说好话。“项斯”喻指有才华能被人赞颂传扬的人。对宣传的人来说,无疑认为是个褒义感情标,对被宣传的来说,有不同看法,请看一例:“若足下贸贸然逢人说项,是爱我者害我,誉我者毁我也。”(清·徐枋《与王生书》)。这类含有具体人名的成语,往往泛化,喻指这类人所具有的这样的共同特征。再如:“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助桀为虐”、“班门弄斧”、“马工枚速”、“柳骨颜筋”等等。这些成语中某方面的代表人物,都具有“感情标”。

在这类熟语中,有的喻体是中性的。也有“感情磨损”的,即褒贬义减弱或变成中性。如“说曹操曹操就到”,这时指的“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小说是“抑曹”的。《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毛宗岗评述中,引了“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今天用这条俗语,只表过在谈论某人时,某人恰巧来了。也不管曹操是“奸臣”还是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我们在使用比喻型熟语时,有的喻体表现出了明显的褒贬感情色彩,在歇后语和成语中,似乎表现得较为突出。运用时要注意这类熟语跟整个句子乃至整篇的内容、氛围和感情的表达都要一致。由于忽略了熟语喻体的感情标而造成的语病平时是不难见到的。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熟语狗子歇后语
送礼
歇后语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梦游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狗子的爱情
狗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