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展开阅读教学
2007-01-19王文彦
王文彦
“对话”是与“独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两个世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因此,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参与行为,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完整的主体,否则,不能构成对话。在对话中展开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被看作是有丰富内心世界、自由意志、独特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同样,文本不只是被解读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有着丰富召唤的结构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文本主体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本文就对话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做简要分析。
一、师生对话,主体互动
师生对话是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教师不再是权威或文本的传声筒,也不会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强硬地灌输给学生,限制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自由和个性,而是作为对话的参与者、启发者、引导者。进入阅读对话系统。教师的行为表现为:教师在学生主体与文本之间架起理解的桥,帮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从而使学生以充满个性的视角去关照文本,以个性化的心灵与文本碰撞,实现阅读主体的自我建构。教师在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使主体性得到完善。
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也不是在听取、复述、记忆中,逐渐混灭创造灵感、丧失主体意识的消极学习者。于师生对话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定,阅读主动性被激发,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生成有个性化的感悟和思考。这样,对话的每一方都是主体,双方是平等互动交流,师生因此呈现出崭新的角色,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的对话过程是相互欣赏、相互启发、共同提升的愉悦过程,也是充满诗意的审美的教学过程。
二、与文本对话,自主建构
阅读对话中的一个重要对话方式,就是师生与阅读文本的对话,师生作为对话的一方,体验文本,展开想像与联想,与文本蕴涵对话,实现文本理解。其中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文本之前,并不是白板,学生拥有自己的社会阅历、阅读积累等造成的知识背景、审美取向、思想观念,因此,应相信学生有与文本对话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去体验作品,将理解文本的权力放心地交还给学生。文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而是与读者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阅读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其多层面、未定性、开放性的意义网络,召唤着读者创造性的感知活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成为“我阅读、我思考、我感悟、我体验、我提高”的过程。学生在一次次阅读、体验、领悟、扬弃中成长起来,逐渐完成自我主体的建构。
三、与自我对话,在反思中发展
在各种对话中,与自我对话是最隐蔽的高层次的对话。也是各种对话的归宿。这是一种内化过程,是入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心理活动。“一切通过语言去弄懂世界的方式,最终都是弄懂自己的方式,所有的理解,都是一种自我理解,都是赋予自己以形式,从而把自己构造为自我的方式”。教师应采取策略,通过启发诱导、行为示范,增强学生自我对话能力,培养学生反思意识。与自我对话,就是通过审视、反省、追问、思辨,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最终完成生命的成长。实现自我发展。
将对话理论引入阅读教学中,思考阅读教学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源于对学习主体的真正关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各种对话行为的有效落实,将为阅读教学开拓崭新的面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舞台。
[作者通联:河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