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一道2006年高考试题答案的商榷

2006-12-29孟祥礼翟志伟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06年6期

  左边的两项是莱布尼茨三角形中同一横行的相邻两个分数,两个分母中的组合数的上标是两个连续自然数,想当然地认定r+1就是问题的答案.从本质上讲,这是在不适当的潜在假设基础上解题,是一种常见的解题错误;从心理上分析,潜在假设是在缺乏对事物作深入、细致、全面地考察的前提下,基于一种不正确的心理势态的误导,而作出知觉性的判断,这种知觉性的判断存在于主体的潜意识中,一旦被激活就用以作为解题的依据.笔者认为,克服不适当的潜在假设导致解题失误的有效办法是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和批判性,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善于从质疑的角度对得到的答案进行审视.
  高考数学命题工作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它肩负着有效地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神圣使命,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毋庸多言,确保试题及答案准确无误是命题的最低要求,试题及答案都必须经得起推敲,来不得半点含糊.部分省、市自行命题以来,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试题及答案,这应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命题人应对自己提出的试题及答案负责,努力命制出既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又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优秀试卷.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J].2006.8~9(合刊),P92.
  [2]北京点知教育研究院高考命题研究中心.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总汇及详解[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2版.
  [4]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5]孟祥礼,孟祥东,九头鸟.有话就说,有错就改[J].中学数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