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雾

2006-12-18黑龙江小龙女

辽河 2006年12期
关键词:薄雾玉米地收割机

黑龙江小龙女

星期天的清晨,不用赶时间,很久没有吃豆腐了,索性出去买。

打开房门,扑面而来的冷,让我下意识裹紧衣服。这是晚秋与初冬握手言欢的天气,太阳躲在云后,还没有拉开床帐,空气中飘着雾,世界朦胧起来。邻居老人抄着袖在胡同里踱步子,脸上的表情有些单调。几个家里养牛的人,起早去奶站送奶,他们躬着身子努力推车,走在凸凹不平的路上,偶尔减震的弓子“哐啷”一声,在睡眼惺松的早晨传出很远。

以往,卖豆腐的老汉走在胡同里,想吃豆腐,听见他走过门前,就手忙脚乱地找零钱,去柜橱里拿盘子,打开院门。看见他从三轮车上下来,关了招呼生意的喇叭,掀开屉布,熟练地拿起铲子,笑问着来人。他的外孙子坐在车上,拎着装钱的塑料袋,外祖父为生活奔波的艰辛,在他眼里仿佛是有趣的游戏。

只是,这样的一幕,再也不能重现了。

当地蓬勃发展的奶牛经济,让种植青贮玉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入秋,别的玉米叶子枯黄,籽穗成熟地等待瓜熟蒂落,可作为青贮的玉米依然茎叶翠绿,用郁郁葱葱掩饰着节气。在霜期之前把青贮玉米在地里收割粉碎,是奶牛过冬的好饲料。

此时,收割青贮玉米的机器,像冲锋陷阵的士兵,驰骋在路旁的地块里。所到之处,几垄玉米像被船头劈开的浪花,纷纷倒下。类似排山倒海的壮观场面,吸引不少人看热闹。

一些会“过日子”的人,发现玉米穗也跟着茎杆粉碎,不免觉得可惜,便纷纷钻进地里,抢在机器前面,掰起玉米穗。管理人员开始还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只是人单力孤,充耳不闻的人群,借着法不责众,像漫堤的洪水。

人们一趟一趟地奔忙着,看着他们背上的玉米,更多的人像得到食物信息的贪嘴蚂蚁,来来往往地铺满通往玉米地的路。卖豆腐老汉打点完早晨的生意,听说有这样的便宜事,也匆匆地拿一条袋子,加入人群,变成一只蚂蚁。

收割机的隆隆声,麻木着人们的听觉,几百米之外的咆哮与近在咫尺的轰鸣,听起来仿佛区别不大。不知道别人以怎样的机智,与危险捉起迷藏,只有老汉躲在众人的视线之外,站在玉米地里,眼前只有掰不完的玉米。

惨剧在瞬间发生了,老汉的双腿被收割机轧断了。手忙脚乱的人们只能用电线捆住巨大的伤口止血,40分钟后,救护车疾驰而来,急救终于回天乏术。

人群一哄而散,地下扔着装满玉米的袋子,还有刺眼的一摊血。

老汉家得到赔偿金,处理好善后事宜,他家的豆腐坊也重新开张,只是少了一个流动售货摊,老汉用来召唤生意的喇叭被放在门旁的矮墙上,安上新电池,声音依然清晰宏亮的穿过早晨的雾,招呼人们走入新一天的忙碌,比如我、身旁那些送奶的农民、去上早自习的学生。

太阳终于穿透晨雾喷薄而出,拥抱有些苍白的早晨,可是人生中的薄雾,几人能够看透,并且潇洒、坦然地穿行?人说最宝贵的生命,却总被眼前的小利,剥夺得体无完肤,像碎了一地的玻璃,不能收拾,更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我买到最后的四块豆腐,融进忙碌的人群,走在渐渐散去的薄雾里。

我们活着,就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江湖。

(责任编辑/沙爽)

猜你喜欢

薄雾玉米地收割机
日出
穿过玉米地
《玉米地》
收割机
如梦令
收割机维修与保养的方法研究
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排除
未来的收割机
玉米地里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