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的秘密

2006-12-16

市场周刊 2006年12期
关键词:精心天赋领域

研究显示,成就伟大与天赋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伟人呢?——对需要高度技巧的工作进行艰苦练习以及勤奋工作。

是什么让老虎伍兹成为一个伟大的高尔夫选手?又是什么让伯克希尔哈撤韦公司的主席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上顶尖的投资者?通常我们都认为我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并且这种天赋恰恰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能发挥作用。就像巴菲特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他为投资而生者。这是万中求一的事情。或许让你碰上了。当然,更多的人碰不上。

真是这样吗?事情可能并非这样简单。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某些人天生就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才能(对不起,沃伦)。你不可能天生就是CE0、投资专家或者国际象棋大师的料。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多年来一直勤奋工作。不仅如此,审视一下就可以知道,他们从事的是那些需要高度技巧并且是高难度的工作。

举例来说,巴菲特著名的投资法则与他在选择潜在投资目标上所经历的磨练以及在上面花费的时间都密切相关。所以,即使你缺少天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跟你是否能成功关系不大,或者说根本没什么关系。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你可以置身很多行业之中,甚至你也可以让自己进入伟大人物之列。

科研人员最近在一系列领域展开的持续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要知道天赋并不意味着高智商、行动的积极性或者突出的个性。它不过是人们内在的一种能够将某些需要特殊能力的行动做得好一些罢了。英国的研人员Michael J.Howe、Jane W.Davidson以及John A.Sluboda在经过广泛研究后认为:“经过我们调查研究,并没有证据表明人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些别人没有的天赋。”

想知道研究人员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不妨先看看一下他们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对于大多数满怀热忱刚进入一个领域的人来说,一开始进步总是很快的,接下来进展就会慢下来,最终很多人就停滞了。只有极少数人经年累月仍在缓慢的进步,直至最后到达光辉的顶点。

就如同研究这个领域的翘楚佛罗里达大学的教授K.Anders Ericsson所说的那样,既然这样,那么接下来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一个面临的基本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极少数人仍然能够缓慢的取得进展呢?研究人员对诸多领域的成功人士开展了持续多年的观察,答案也逐渐揭晓。

自从1993年Ericsson和他的两个同事发表了相关论文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纷纷展开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他们观察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体育、音乐以及国际象棋方面,因为在这几项运动的表现相对来说更便于测量与描述。但近来更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结论在其他领域也是适用的,包括商业。

勤奋工作无可替代

研究得出的第一个主要结论是:没有人会不工作就能成就伟业。人人都期望能找到一个发挥自己所谓天赋的领域,那么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事实上,这种事情从来不会发生。从来没有证据表明有人能够不通过刻苦训练就能有优异的表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研究表明即使是最熟练的人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成为世界一流选手,而且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都是应验的,研究人员称之为“十年模式”。

但如果真是这样,怎么解释Bobby Fischer在16岁的时候就成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呢7事实上,这种模式仍然是成立的:他同样是经历了9年多的刻苦训练。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的John Horn以及加州州立大学的Hiromi Masunaga观察,“十年模式只不过是粗略的估计,并且绝大多数研究人员相信十年不过是最小数,而不是平均数。”在许多领域,譬如音乐、文学领域的精英在到达事业的顶峰之前都需要20年甚至30多年时间的训练。

所以伟大从来就不会手到擒来。它需要很多的辛勤工作。但只此还不够,因为很多人辛勤工作到白头,不仅没有到达伟大的境地,甚至没有取得一丁点显著的进步都,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训练才能达到完美

任何领域的精英人士都是把他们绝大多数时间花费在研究人员称之为“精心练习”的训练上。精英人士的成长历程总是细致规划,设定不同阶段的目标,不断进行精心练习,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然后在逐步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重复。他们正是通过这种精心准备的练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

举例来说,每天打一篮子球不能算做是精心练习,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高尔夫球手不能变得更好的原因。设定一个目标,譬如每组挥8号铁杆300次,80%以上让球保持在旗杆20英尺以内,不断观察总结自己的表现以便进行适宜的调整,并且每天做一定量的组——这才是精心练习。

坚持同样是非常关键的。正如同Ericsson所说的那样“一般来说,各个领域的精英选手每天都会保持相同数量的练习,节假日也不例外。”

这条规律在其他地方显然也同样适用。Ericsson和他的同事在研究同样是20岁的小提琴选手时发现,表现最好的选手(得到资深人士认可)会花10,000个小时在精心练习上,表现稍次的选手花的时间是7,500小时,再次一点的选手只有5,000小时。调查显示,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保险销售以及各个运动领域。更多精心练习意味着更好的表现。海量的精心练习最终会引领人们成为伟大的选手。

质疑

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对天才论都保持异议的。但是他们的反对之声从来都只是游走在边缘,而没有被放到桌面上来。毕竟,天赋这种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两个运动员可能都同样努力,为什么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四分卫Tom Brady能够在比赛最后两分钟发挥顶级水平呢?

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一些儿童天才在很早的阶段就能够说话、阅读或者演奏音乐。但调查显示,这些个案中,父母的因素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些儿童天才并没有在这些早年显示才华的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同时,那些在各自领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士很多早年并没有显示出与普通孩子的不同之处。

当然人们有许多个性特征是从遗传得来的,比如身材特征或者智力因素,但这些遗传特征在很多的时候只能限制人们不能做什么,在人们能做什么方面并不能发挥太多影响。譬如一个5英尺高的人不可能成为美国棒球职业大联盟的巡边员,一个7英尺高的人不可能出现在奥林匹克体操赛场上。即使如此,这些限制的影响可能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Ericsson在他的著作中记述到:“一些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智商只有90多。”越来越的研究正不断证实精心练习模式的正确性。

真实世界的例子

所有这些学术研究向我们揭示了这么多年来伟大选手之所以成就伟大的原因。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大把。温斯顿·丘吉尔,20世界最伟大的演讲家之一,他经常强制性的进行演讲练习;佛拉吉米尔·霍克文茨也说:“如果我一天不练习,那么只有我自己知道:如果两天不练习,我妻子就会知道;如果三天不练习,全世界都会知道。”他是一个近乎狂热的练习者,世界一流音乐家伊格内斯·帕德鲁斯基和卢奇亚诺·帕瓦罗蒂也大致类此。

许多伟大运动员在训练纪律方面的严格简直够得上一部传奇。比如说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在训练强度方面超过所有已经公布的球队训练计划。(乔丹拥有篮球方面的巨大天赋吗?不幸的是,他曾经被校队教练认为不适合这项运动并加以劝退。)

橄榄球运动传奇巨星四十九人队的杰瑞·莱斯曾被15家俱乐部拒绝,——因为人们认为他太慢了。但他一直刻苦训练——刻苦到他的训练量可能让其他运动员呕吐的程度。

老虎伍兹可以作为一个教科书式的例子。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打高尔夫——18个月的时候——并且鼓励他进行刻苦训练。在他18岁的时候成为美国业余锦标赛最年轻的冠军之前,他已经历过15年的艰苦磨练了。与研究结果一致的是,伍兹从来没有停止继续提升自己。他每天仍然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训练上面。他甚至两次改变了挥杆姿势,据说这样能够让他表现的更好。

商业领域

科学研究无可辩驳地显示,精心练习就是成功人士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但是问题来了:商业怎么训练呢?事实上,商业领域的许多基本元素都是训练得来的。主持例会、谈判、评估、解读财务报表——要做的好就必须经过训练。

但是,这些都不是取得伟大商业成就的根本。在商业领域,成功的要义在于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仅靠手头不完备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决策,与人合作,搜集资讯——这些事情也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吗?是的,完全可以。当然不是采取那种练习肖邦练习曲的方式。

事实上,这不过是关乎你如何去做你正在做的事——如果你想在工作中不断创造“练习”,你就必须对现状进行一些关键性的改变。首先你得树立一个目标:你需要把任务做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撰写报告需要搜集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后进行陈述——这些都是可以提高的技能:主持召开董事会需要在深层次上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市场发生的变化趋势了如指掌并为会议设一个基调。无论是任何人从事的任何事情,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都是可以逐步训练并加以提升的。

形成新观念

一旦有了这种新观念,人们在工作表现的就会大不一样。研究显示人们将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工作。他们会注意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深入的进行剖析,并且满怀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起一种长远的眼光。只要任务存在,那么这种观念就会存在:你不仅仅是在完成工作,而是要最大程度地把它做的最好。

研究显示,人们的精神状态对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譬如说业余歌手在上歌唱课的时候他们的心理状态是“有趣的,放松的”;但是对于职业歌唱演员来说就不同了,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自身水平上。同样的活动,但是精神状态不同,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此外,反馈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在商业领域不成问题。但是许多人对此并不以为意,他们只是坐等反馈意见上门,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希望有什么反馈。如果没有反馈,就像高盛集团(Golden Sachs)领导发展部经理Steve Kerr说的那样:“这就好比你隔着一个垂至膝盖以下的帘子打保龄球一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多成功,那么结果只有两个:一、你将不会变得更好;二、你将对成绩毫不关心了。”在一些诸如通用这样的公司里面,反馈已经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反馈,那么就去找吧。

形成合力

通过将所有与你从事工作的基本元素整合在一起,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图象的方法,你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心理框架,研究人员称之为“商业心理模型”。你在这个模型上花的时间与精力都会有所回报。你做的越多,你的商业心理模型就会越大,你的表现也会更加优异。

安迪·格罗夫能够将世界上不断变化的技术工业趋势掌握于心,所以英特尔能够随时根据这些变化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比尔·盖茨,微软的创立者,也拥有同样的才能:他预见到了PC时代的黎明,并且树立了让每台桌上都摆上电脑的奋斗目标。由此,他也创造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同样的,约翰·洛克菲勒也正确预见到了世界工业变革中石油的重要性。拿破仑可能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能将战场所有的因素都放在脑子里,更为重要的是,当有不可预期的事情发生时,他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这些都是大量精心练习带来的好处——当然有一个前提是:你得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未解之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不自加压力,工作已经相当困难了。如果再额外增加难度,那么只会更加困顿不堪。但是进步之路就是这样。如果优异的表现能够如此轻易得到,那么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事就不会这么弥足珍贵了。这也触及了关于伟大这一问题的最深层次。专家们掌握了大量关于能够产生优异表现的行为,但是他们对于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仍然知之甚少。

一位研究人员总结道:“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促使个体能够不断进行精心练习。”就像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教授Noel Tichy在对经理人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后所说的那样:“有些人就是比别人的干劲更大,这就是到现在我仍然不能回答的问题——原因究竟何在。”

关键的现实问题是,我们并不赞同所谓的天才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就能干成我们想做的事情。奇怪的是,这种观念并不得人心。人们对于那种“只要发现了自己的某种天赋,荣誉与地位就会随之而来”的观念总是心存幻想。事实上,这种观念极大的束缚了人们,因为一旦遇到人生路上的挫折,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从而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也许要求大多数都成就伟业不太现实,毕竟这种要求太高了。或许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得知伟大并不仅仅是极少数人的专利,它对你、对我、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敞开的。(编译,胡华龙)

猜你喜欢

精心天赋领域
努力是最宝贵的天赋
天赋
天赋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吾栖之肤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二次根式”易错题
八年级(下)易错题
我有数学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