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一曲动人的悲歌

2006-12-01

电影评介 2006年20期
关键词:孔家村霸天狗

霍 菲

[摘要]《天狗》风格鲜明,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主题、细节、影像、叙事四方面来分析。首先揭示人性的对抗,其次论述细节的魅力,再次探讨技法的运用,最后展示模式的经典。笔者以此来表现影片的现实意义和作者对现实人性的理解和体验。[关键词]人性细节技法叙事

荣获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的《天狗》,不仅在思想和精神上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震撼,而且在影像和叙事上也有独特的运用和创新。在国产电影前景堪忧的境况下,为低迷的中国电影发展注入了一丝新的生机。笔者就其创作理念与影像特征作以下具体的梳理与分析。

一、主题:人性的对抗

《天狗》以浓厚的生活气息、真实自然的乡村背景、简练的镜头语言、震颤心灵的创作手法阐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思想主题,它犀利的剖析了人性的弱点——国民的劣根性。影片描述了复员军人李天狗回村当护林员,因恪尽职守,维护正义,被村霸和村民逼仄到生存的狭缝,最后天狗以顽强的毅力、执着的信念击毙贪婪的孔家三兄弟,该片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对于信念、正义的坚持。

影片可谓是一部“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电影。戚健导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狭隘与残忍。主人公李天狗刚到村子当护林员时。村里人全部出来欢迎,还给天狗唱起了欢迎的歌谣,然而当狗子巡林回来,明白村民们热情的根本原因后,他退还了村民的礼物并拒绝了村霸孔家三兄弟的砍树要求,此时,村民态度发生迥然不同的变化。村民唱歌的殷勤表情与后来对天狗残忍的暴打形成鲜明的对比。导演如此的安排不仅颂扬了精神力量中信念、正义在人类较量过程中的神圣和伟大,同时还揭露了社会人性中的弱点——自私和狭隘。

影片朴素、自然地挖掘了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最本质的不可捉摸的欲望,向我们集中地展示了人性的罪恶和虚伪。公安局长和县长在孔家调查情况时,村长支支吾吾,虚与委蛇,然而当别人给他送去一张小条说明孔家老三已死时,村长态度瞬间发生变化,他立即慷慨陈词,痛数孔家的为非作歹。这和此前村民刁难天狗一家:给他一家停水、断电、买高价可乐时,桃花每每找到村长家时,村长总是东躲西藏的态度形成天壤之别。戚健的影片通过个人的生存状态来展现历史的悲情,村长的言行注入了创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体验。

二、手法:细节的展现

《天狗》片中细节设计的独具匠心,蕴涵着整个时代个体生命的精神归属,深化了道义和情感在个体诉求中的比重。孔家三兄弟见拉拢天狗不成,便采取最为恶毒的手段:要置天狗于死地。他们在天狗下山去小卖部的路上,围住天狗,这时孔青河被孔金龙逼着向天狗出手时,天狗意味深长地说:“你也是当兵的”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一句平凡的话展现了天狗的坚定克制与孔青河的怯懦畏缩。这也恰恰反映了在天狗眼里,军人是神圣、正义、有良知、凛然不可侵犯的。普普通通的一句话道出了天狗作为国家机器代表的正义感,影片正如阿尔都赛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样。“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国家机器的区别在于,它具有非暴力的特征,它发挥其功能的方式是通过整合和提供合法化论述,具有一种隐蔽和象征性的特点。”然而,导演最后还是通过解构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和矛盾,这也正是天狗以恶治恶、以暴治暴的深层心理依据。

导演将探索性的主流状态加以审美地把握与表现,在县长和派出所王所长向曾被孔家兄弟欺侮、胆小怕事的刘全德调查枪杀案时,刘全德因惧怕孔家三兄弟报复借故尿急离开,县长顺水推舟,也跟出来,故意拉着刘全德在孔家院里小解,当他说出孔老三也死了时,刘全德激灵一下,然后才如释重负地讲出缘由。这种细节的设置,突出了当下普通民众的生存窘境:卑微的个体在强权的淫威下战战兢兢、忍辱负重地生活。

影片还融入了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当天狗成为植物人的十二年后,一身戎装的秧子英姿飒爽地迎面走来,当他推开房门喊了一声“爸,老班长”时,天狗的眼角留下了一滴晶莹的泪珠。虽然影片结局有些囿于传统的套路。削弱了现实主义的深刻性。但那滴泪珠却象征了人们希望、信念的接力,象征了李天狗坚定执著的性格的延续。

三、影像:技法的运用

《天狗》在摄影、剪辑上凸现了导演独特的美学风格。

首先,该片采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这种承接卢米埃尔兄弟现实主义风格的拍摄方式。更多地带给我们对人性本身的深刻批判和反思。天狗得知村民如此热情好客的缘由后,退还礼品时,村民冷漠的表情用手持摄影的方式逐一加以展现。这种频繁的略带摇动的镜头。增强了视觉效果,刻画了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特征。影片有节制的晃动和陡震充分体现了电影的纪录性,给予观众强烈的在现场的真实感。纪录式的摄影风格,使影片多了几分对人生的理性思辨。

影片还采取了大光比的光线造型效果。“老板筋”受雇看管村里唯一的水井,当天狗因水房门被锁无法挑水时,他找到村长的家,所有的画面都使用自然光线,没有人为痕迹,真实惨淡的光线透露出一丝生活的磨砺带出的无奈。一切都显得真实自然。

影片在摄影造型上的尝试到达极致,粗糙、有质感的脸、血淋淋的手部特写及开头旋转的主观镜头,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镜头内部的人物运动赋予画面内的人物以戏剧性的变化,画面内的人物通过镜头地运动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惨淡的光影表现出残酷的人生。随着剧情的发展,案件的迷雾层层拨开,事件的真相节节揭示。人性的虚伪步步揭露。

《天狗》中摄影师还巧妙地运用屋里的主光源,正如维托里奥·斯托拉罗用光进行叙事和表意一样。在王所长去小卖部调查的那场戏中,屋里的主光源是一盏灯,王所长一开一关之间。显示出村长、“厚眼睛”脸上戏剧性的表情变化,蓝红色调的转变凸显人物游走于内心的正常与异化之间,同时突出了无知的农民游走于愚昧与狡黠之间。村长的一句“没事没事,咱村有的是电”和天狗一家点着蜡烛吃“可乐味”馒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影调作为语言直接表达深刻的思想。

影片在构图上讲究层次和透视感,王所长到村部调查的场景用一个弧形的门洞作为主要的线条,背景的纵深与通透显示出摄影师的独具匠心。光影关系在追求真实影像关系的前提下强调反差,在表意的基础上准确的呈现出人物鲜明的气质和性格。

《天狗》在剪辑上采用跳切的方式,多次地闪回,剪接点恰当紧凑,两条叙事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的交叉蒙太奇的运用,给观众的视觉带来冲击和变化。派出所王所长回到村里天狗家调查时,一掀锅,镜头就跳切到天狗家断水后烧火、擦脸的情景。被述时间发生的场景(“天狗家断水”)插入到影片情节的顺时叙述(“王所长调查”)当中。灼热的火

苗喷薄着,像毒蛇舔舐着天狗焦灼的心。天狗表情沉重,机械、木然地做着家务。艰苦、困顿的环境磨炼这天狗异常坚定的信念。导演用跳切的镜头组接方式来强调、渲染影片紧张、压抑的男主人公的生存困境。在这个价值体系处于变动的社会中,坚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如何的难能可贵。天狗孤独得无人可以理解,他在现代社会的诸多挫败、孤立、疏离中艰难地拯救人性的堕落。

四、叙事:模式的经典

《天狗》在叙事上继承了经典好莱坞的传统叙事方式,采用善与恶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模式,运用跌宕起伏的多条叙事线索和闪回、倒叙等技巧生动地展现善与恶的交锋,从而折射出人与人的矛盾对立,同时应合好莱坞的剧情主题:社会弊端、问题和偏见、社会机制腐败(乡长也惧怕村霸)等。《天狗》作为一个叙事系统,突出人物、情节和戏剧因素这几个基本的叙事元素。影片中天狗正义的坚守与村霸对树木的欲望构成鲜明的对立。这反映了戚健导演追求真善美的努力,这种具有记录性质的剧情片通过外在的冲突来表现人物思想的细微变化,同时注重细节,注重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自然展示。《天狗》以一种现实主义精神,把电影深层的意义扩展开来。

从结构主义来看,影片符合结构主义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范式,狗子来之前,整个村子里在原来的陈规陋习下,过得悠然自得,这是原有的平衡,但狗子来到泮源村当护林员后,一切潜规则失去效力,平衡遭到破坏。此时,横行乡里的恶霸使出种种恶招,断水、断电、欺侮桃花、诱拐秧子,以达到击败天狗的目的,村霸想要恢复原来对自己有利的平衡。但狗子不为所动,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于是矛盾激化,村霸想出杀害天狗的毒招,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此为经典电影中的典型时刻。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新的平衡和满足达成。这种文本叙事的情节元素和功能序列所潜藏的是法律与违法、善与恶、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模式。英雄遭受创伤后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拯救,即以暴力对抗外来的威胁,从而重新获得生命的超脱和灵魂的救赎,这也同时寄喻了导演的现实用意。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戚健导演的《天狗》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观念,该片以客观、冷静的基调、通过对镜头处理、场面调度及剪辑的综合运用,表现中国法治制度对中国传统旧制陋习的挑战。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泮源村的村霸治村的现象是中国乡村体制和根深蒂固的地域文化心理的缩影。《天狗》具有的开创性精神融入了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孔家村霸天狗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天狗送的纸牌
天狗吃月亮
天狗吃地球
“村霸”得从根上治
惩治“村霸”关键是打掉“保护伞”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天狗的月亮饼
新文化运动就意味着割掉“孔家”命脉吗?
Propagation of Lorentz–Gaussian Beams in Strongly Nonlocal Nonlinea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