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歧义的消解

2006-11-24邵平和

现代语文 2006年8期
关键词:歧义语义王老师

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意义解释,且其中不同的意义都是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如“开刀的是我父亲”→① 我父亲给病人开刀;②医生给我父亲开刀。两种意义都成立。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与形态发达的语言相比,汉语的歧义现象更具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歧义往往能被消除,消除歧义的手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语音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语义手段、语境手段、认知心理手段。

1.语音手段

A.声调:这个人好说话→a.好(hǎo),b.好(hào);

B.重音:a.想起来了(记起来了)b.想起来了(不想躺了)在a中“起来”是补语,表示趋向,轻读;在b中“起来”是宾语,表示动作,重读;二者语法重音模式不同。

2.词汇手段

A.变多义词为单义词:这些人多半是学生→a.多半(可能),b.多半(多数);

B.词语替换: 两个大学的学生→a.个(所),b.个(位);

C. 添加虚词:文学历史→a.文学和历史,b.文学的历史;

D.增补省略词语:张处长有一个女儿很骄傲。→a.张处长有一个女儿,张处长很骄傲。b.张处长有一个女儿,女儿很骄傲。

3.语法手段

A.明确句法关系:“学习文件” →a.定中关系,b.动宾关系;

B.划分结构层次:新职工宿舍→a.新职工/宿舍,b.新/职工宿舍;

C.变换句式:你烦死我了→a.你把我烦死了。b.我把你烦死了。

4.语义手段

A.明确语义关系:母亲的回忆→a.母亲(施事),b.母亲(受事);

B. 分清语义指向:这些苹果孩子们都吃了→a.“都”指向“这些苹果”, b.“都”指向“孩子们”;

C. 归纳语义特征:屋里摆着酒席→a.摆[+状态]→b.摆[+持续];

D. 注意逻辑结构:每个小偷都被一个警察捉住了。→a.“每个小偷”都被某个警察捉住了,而捉住小偷的警察可能是不同的人;b.每个小偷都被同一个警察捉住了。歧义的原因是全称量词“每个”和存在量词“一个”具有两种不同的相对辖域;

E.直接分解语义:小明在桌上写字→a.坐在桌前往纸上写字;b.坐在桌上往桌面上写(人和字都在桌上);c.坐在桌前往桌上写(字在桌上,人不在桌上);d.坐在桌上往纸上、墙上或其他地方写(人在桌上,字不在桌上)。

5.语境手段

A.对比焦点/预设分析:王老师也教数学→a.“王老师”是对比焦点,预设“其他人教数学”,b.“数学”成为对比焦点,预设“王老师教其他课程”;

B. 联系上下文:他写了一封信给我 →a.他写了一封信给我,问我那件事。(信是给我的, 动词“写”有“给予”义。)b.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让我转交给你。(信不是给我的,“我”只是信的转移中介。“写”只是“书写”义,没有“给予”义。)

C. 分清情景: 他过去了。→a.他到河那边去了(在河边说)。b.他去世了(在医院里说)。

D.注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会形成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也常常给外语学习者带来障碍,产生歧义。中西文化都把时间看作一个连续体,但在用“前”和“后”分别指过去和未来时,它们似乎采取了不同的观点,传统的中国人仿佛是面朝过去站着,把已经发生过的事看作在前面,而把将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例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正好相反。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不过我们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6.认知心理手段

对一个歧义句的理解,有时会受到理解者的情感和理解意志的影响。心理学证明人们普遍有偏向积极方面的心理。例如汉语中的“差一点”句式,它可以表示肯定,也可以表示否定。 例如:

(1)这只可爱的小白兔差一点没活。(活了)

(2)这匹可恶的大灰狼差一点没活。(没活)

(3)这只可爱的小白兔差一点没死。(没死)

(4)这匹可恶的大灰狼差一点没死。(死了)

人们对此类歧义的理解,明显地带上个人主观的喜好和厌恶心理。 同一句式,希望它活就活了,不希望它活它就没活。这种现象如不从人的认知心理角度去理解,恐怕难以作出较为圆满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马生仓. 中西文化差异与语义歧义[J].固原师专学报,1995,(2).

[2]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尤庆学. 歧义度的调查与分析[J].汉语学习,2000,(5).

(邵平和,山东武警济南指挥学校文化教研室)

猜你喜欢

歧义语义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有趣的动物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英语中的歧义浅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