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语言变异与意义生成

2006-11-24薛美秀

现代语文 2006年8期
关键词:文学语言变异语音

语言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动态是语言主要的、本质的属性,语言总是从平衡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另一个平衡。当语言处于不平衡状态之时,则表现为偏离规范状态的变异,因而变异是促成语言发展的因素,它伴随语言发展的始终,没有变异就没有语言的发展。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产生变异是必然的。首先,“语言的变异,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是介于语言与非语言,语言中的变与不变之间的一种边缘现象。”作为充满张力、动态平衡的符号体系,语言在绝对变化的状态下处于不断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运动过程之中,它通过自我调适的张力调控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不断吸收新的元素来丰富完善自己,在变异与规范间寻找平衡点。再者,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语言变异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语言的这个社会在变动着”,社会的发展引起了语言内部体系和功能的矛盾。美国学者布赖斯(J.B.Pride)的“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指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语言要适应社会交际需要,就必须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可以说,变异是人类社会的日新月异在语言中的折射。由此可见,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内因,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文化作为外因,共同促成了语言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异。

语言作为声音与意义相结合的系统,是文学的表达媒介。伊格尔顿总结说:20世纪的“语言学革命的特征在于承认,意义不仅是某种以语言‘表达或者‘反映的东西;意义其实是被创造出来的。”在语言论转向中,人们认识到,语言决不是文学的简单物质外壳,而是文学的直接存在,因而不能设想离开语言,文学还能存在。文学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类,必然具有语言的共性,因而变异也是促进文学语言发展的因素。但作为艺术的语言,对日常规范语言的巨大离心力使文学语言相对于其他语体语言来说,更青睐于变异。文学语言具有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二重性,前者使其注重稳定性和可接受性,后者使其注重创新性和陌生性。文学创作就是发生在这两极之间的运动。

语言的变异在现代小说,尤其是新时期小说的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现代文艺理论家鲁枢元指出:“从中国新时期头十年中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看,诗人小说家的言语操作明显呈现出‘向内转的趋势:由外指向的语言转换为内指向的语言,由以语法、逻辑为准则的外部语言转化为以语词、意象为重心的内部语言——就小说创作而言,这种转换应该是以王蒙为首倡的。从韩少功、郑万隆、陈村、张抗抗、李佩甫等小说家在1985年之前与之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文学言语形态的转变,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突变,就像刚刚翻过一座山一样,山的这边和山的那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景。”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对文学语言变异现象进行分析,看看文学语言如何通过变异产生新的意义的。

一、语音变异

文学语言讲究语音的搭配组合,以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美感。汉语的声韵调均可形成语音美感。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历来被认为是成功的,这固然与其语音和谐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语音形式的组合帮助了这首词的意义生成,文学语言语音搭配组合除了要合乎语音规律外,还常出现有意违反语音规律的组合,如讹读,停顿等语调等方面的变异。

1.讹读是语音变异的一种形态,它打破了语音系统读音规范的原则,常出现在作品人物的对话中,对于人物来说是无意识的,是由于地域方言或文化程度影响等原因造成的,对作者来说,是有意识地表现人物特点或表现地域风貌的表现手法。《红楼梦》中史湘云咬舌头,将“二哥哥”说成“爱哥哥”从其他地方似乎并未见咬舌头的毛病,在封建专制下的贾府,她保留了纯真,养成了叛逆的性格,是曹雪芹对人物刻画的有力一笔。

“请问,洛丰公司电话号码?”

“什么,什么公司?”

“洛丰高级服装有限公司!”

“嘻嘻,哪里有什么‘落空公司?你不是开玩笑嘛!”那小姐说着便笑开了。

原来此地方言“洛丰”与“落空”谐音。难怪那小姐要发笑了。

唐春急忙解释:“不是‘落空,是‘洛丰,! ‘洛阳的‘洛

——庄东贤《请柬》

作者利用方言发音上的特点,将“洛丰公司”变异成“落空公司”。通过这一语音变异形式,将接线小姐的风趣爽朗,以及唐春的窘迫,表现得栩栩如生。

2.语音停顿变异的表现

a.无标点文字

“他叮嘱自己进屋以后,眼睛始终盯住局长的眼睛,即使他屋里放着别人送的龙肝凤胆麒麟角夜明珠纯金做的花盆玛瑙刻成的烟灰缸也视而不见。”

蒋子龙的《阴阳交接》没有语流切分,这种变异用法有特殊的修辞效果。一来表明局长收受礼品数量很多,二来一口气往下说表明马主任在此情此景中“视而不见”的决心很大。这种书面上的无停顿形式表现连续的、无休止的动作,加强了语言形象感。但对无标点文字,修辞学界曾展开讨论,人们在肯定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发现这种用法的局限性,因为它使得读者将大量时间放在句读上,造成阅读障碍,影响了语义的欣赏。

b.高频率切分

希望!诸位!从!民国三十五,呃,六年起!立刻!痛下可!阳奉!阴违!兄弟!希望!呃!完了!

决心!身体!力行!

——袁水柏《民国三十五年的回顾和民国三十六年的展望》

作者将这三十七个字切割为十八个片段,并用十六个叹号和两个逗号分开,很好地表现了演讲人说话的丑态,倘若改成常规手法,这种效果就没有了。

客观世界复杂多维,而小说语言是以时间为维度的线性排列。为了摆脱语言载体在表现内容上的这一困境,许多小说作者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小说语言形式突破线性的限制,更好地展示现实世界的多维性。而以纯句点形式建构蒙太奇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这样的艺术效果。

二、语法变异

每个词语在语法上都有自己的分布范围,有自己的特定位置,从语言规律来说,只有处在它们应当和可能出现的位置上,它们才是可以理解的。同语音、词语的搭配组合相比,语法的搭配组合更具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在文学语言中也常被消解。语法变异主要表现为语法功能的变异。包括对组合功能和句法功能的突破。

1.句法功能的变异是改变词语原有的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就是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活用,离开特定的语境就不再具有这种功能。如:

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象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道。

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柳侯祠》

“经纬”原为名词,此处却用做动词,后带宾语“它们”,把“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与“石板街道”的相同点表现得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迷惘”是不及物动词,却作为及物动词,后带宾语。柳宗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的内心还是对仕途有着强烈的追求,所以尽管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但被贬永州,仕途失意,内心还是会十分惆怅。“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把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内心的矛盾生动地表现出来。

句法功能的变异常常伴随着组合功能的变异,当某个词改变它的句法功能,进入了它原先所不能存在的语境中时,它的组合功能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组合功能的变异,是改变词与词,结构成分与结构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从语法角度看是搭配不当,从修辞角度看则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森森砸完最后一串和弦,晃着肩膀走了。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砸”字与“和弦”搭配,比用“弹”字“奏”字更鲜明、更逼真地传达出了主人烦躁的情绪。

3.语法规则还要求语言简洁,避免重复多余,而文学语言有时有意反复出现某些词句,以达到某种话语目的。如王蒙《悠悠寸草心》用了八个形容词形容门房开锁的动作:

“就在这时,听到了一个妇女的叫门的声音,他立刻跳起来去开门,而且,从听到这声音的一刹那,他的全身的肌肉和皮肤,线条和纹路,姿势和表情立即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好像观音大士的杨柳净水点到了一块木头疙瘩上,好像王子的爱情使一只癞蛤蟆变成了美丽的华西丽莎,他甜蜜地,妩媚地,文明地,礼貌地,麻木地,乖巧地,快活地,亲切地转动暗锁,拉开了门。”

作者将这八个形容词有意地叠加在一起,是为了刻画出门房变色龙的嘴脸,这也是对作品意义生成的有益尝试。

三、对事理逻辑的违背

事理逻辑的变异在话语链接上表现出对逻辑规律的颠覆。首先是违反正常的思维形式来运用语言。《围城》中一段文字,描述方鸿渐一行在旅途中来到一家“至今欧洲人没到过的欧亚大旅社”见到的情景:

“掌柜写帐的桌子边坐个胖女人,坦白的摊开白而不坦的胸膛,喂孩子吃奶;奶是孩子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里吃,证明这饭馆是科学管理的。她满腔都是油腻腻的营养,小孩子吸的想是加糖的融化猪油。她那样肥硕,表示这店里饭菜也营养丰富,她靠掌柜坐着,算得不落言诠的好广告。”

由掌柜太太在饭堂喂孩子吃奶,推理出“证明这饭馆是科学管理的”,由“她那样肥硕”,推理出“这店里饭菜也营养丰富”,表面上看推理环环相扣,言之有理,作者在不动声色中将嘲讽隐含其中,“也”字将饭菜的营养丰富与肥硕紧密结合起来,本来这两者毫不相干,此时却强拉在一起,使得老板娘赫然坐在掌柜身边的肥胖状态显得更加可笑,突出荒谬逻辑的可笑性。

变异的言语突破了人们正常的思维定势,利用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人的大脑思维的丰富性,出奇制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他们必须注意不要给人家得意忘形的印象或者想家想城市——意味着不安心在农村劳动改造也就是意味着没有改造好也就是意味着更亟须不让他回家不能让他进城只让他在农村劳动改造直到改造好了那一天也就是等到他根本不想进城不想回家只想在农村里劳动为了改造为了更好的劳动的时候才让他进城回家为止。”

——《失态与季节》

这一段违反了矛盾律逻辑原理的心理活动是那么的可笑和荒谬,但它却符合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特殊的思维逻辑。在当时属正常的举动和想法,读者用今天的观点去读解,就产生了时代语境差,而对荒谬的批判就从这语境差中显露出来。正如王蒙所说:“反讽也好,批判也好,这是读出来的,是由于语境的变化形成的,当时所讲的许许多多的道理,现在看起来像讽刺。谁讽刺?我没有讽刺,是历史在讽刺。”

其次,将矛盾的事物现象在同一言语时段表达出来

赵伯涛的《生命之卜》中,给人们看相的柳婆屋里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小卦五角大卦壹元

好卦钱高坏卦价低

——柳婆宣

这些字句意义上的反差可以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与算卦是一对反差,而现代经营作风“信誉第一,顾客至上”与古老的算卦赚钱也形成了一对反差,这两种难以并存的现象、观念却如此可笑地并存在这块小小的公告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妙的讽刺。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这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变异是修辞现象,它之所以有别于不规范的语病,就在于有着语言内部相应的自我调适能力,即语言张力的调控。此外,语言不是孤立的,它在与语言外的其它因素相互作用中不断扩展自己的功能,调节自己的适应能力。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变异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变异之妙,妙在通与不通之间。不通,指的是不合事理,不合情理,不合文法,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通,指的是合乎修辞规律,它可以由解读者借助语境,发挥联想想象,领悟作者的匠心,产生鉴赏美感。

张承志曾打了个比方:“当词汇变成了泥土砖石,源源砌上作品的建筑时,汉语开始闪烁起不可思议的光。情感和心境像水一样,使一个个词汇变化了原来的印象,浸泡在一派新鲜的含义里。勇敢的突破制造了新词,牢牢地嵌上了非它不可的那个位置:深沉的体会又发掘了旧义,使最普通的常用字突然亮起了一种朴素又强烈的本质之辉。”这形象地说明了变异形式与语境的依赖关系。

(薛美秀,福州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语言变异语音
微信语音恐惧症
新旧时期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对比研究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对方正在输入……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变异的蚊子
病毒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