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感定义的历史考察

2006-11-24逯新君

现代语文 2006年8期
关键词:直觉言语语言文字

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1924年他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的文章,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并进一步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1]叶圣陶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大为“语言文字”,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2]其见解和夏丏尊先生是基本一致的。夏、叶两位都着重于词语,在《文心》中,叶圣陶还专门谈到了“对于辞类的感觉力”,也就是他所说的“语感”。[3] 1984年,吕叔湘把语感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他指出:“人们常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边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还包括语音感,有的人学话总是学不像,就是因为对语音不敏感。”[4]可以说此三感是语言学家从现实语感中切分出来的,是科学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概括化、抽象化了,和语感之感的具体、生动、丰富、深刻有着一定的距离。如果说夏丏尊、叶圣陶是在语义和接受的层面上论及语感,那么吕叔湘则将语感宕开一层,扩展到语言的结构形式的层面和表达的层面。总之,他们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对语感进行探讨,都对语感的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但“语感”一词,《辞海》《辞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新编实用汉语词典》等都没有收列,就连《语言与语言学辞典》和《语文知识词典》等也无此条目。诸多语言学概论一类的著作也几乎均未涉及。《汉语大词典》收录了“语感”,解释为“对语言的感觉”,并且引证朱自清《<文心>序》和陈原《社会语言学》为例。《现代汉语新词典》(刘文义主编)对语感的解释是:“对语言符号的直觉、感受及理解。”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的重新审视中,越来越关注“语感”及“语感培养”这一话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到“语感培养”问题。大家都知道,科学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集中地反映在对概念的定义上。笔者试就语感的各种定义进行辨析,以期有助于对语感的理解。

依据马克思提出的“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5]这一著名论断,浙江师大的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言语客体上对象化的实现”,是“人与语言这一对象相适应的感觉,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6]并进一步提出“创造深刻、丰富、优美、灵敏的语感,即使对语言对象的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实际上也就是在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7] 王教授从哲学的高度,全面地审视了语感的本质,把语感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塑造完满人格联系起来,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其后的论述中,又指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称语感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8]这些论述又未免有些晦涩、生硬。

从一般教学论的角度出发,有的论者认为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在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9]从学习论的角度出发,有的论者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与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10]把这两种定义结合,我们不难看出,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语感应包括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从而才有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的丰富的了解力。可以说,这种语感力的获得,强调了经训练和应用而形成的偏重于知识、技能的外在的显性语感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偏重于情意、个性等内在的隐性语感力。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语感不仅是一个语言机制问题,还应包括针对不同主体对象而形成的内隐性很强的观念、情感机制和审美心理机制等。现代神经语言学已经表明: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和精神操作远比知识、理论更重要。“这种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和精神操作实际上就是对言语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的把握,就是语感。”[11]语感是“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反应”。[12]从审美心理的视角出发,有人认为“语感能力应该是一种操作者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13]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14]其实,“审美”不能脱离言语认知而孤立存在,即在“审美”的同时,言语认知也在进行,“审美”应是指语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由此,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具体实践操作中,我们应把显性语感力和隐性语感力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把语感仅仅看作审美经验和审美美感,语感应是人的直觉思维力、情感力、审美力等在语言客体中带有整体性的对象化实现。在教学中,应把教学文本的语言因素、文学因素等与学习主体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语感培养过程中的人文性,以便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

一部分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指出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是一种自动化的意识活动。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自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15]即“语感力实际上是一种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潜伏着逻辑理智因素积淀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领悟和意会能力。”[16]他们把语感看作一种语言心理直觉,强调主体在接触言语对象的瞬间就能深刻而准确地理解意旨,体会意蕴,品评得失,达到所谓“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的“四一”效应。实际上,他们对语感的解释都只认识到简约化的抽象思维的介入。但语言心理直觉不仅仅是逻辑抽象思维的简约化,更是形象思维的简约化。逻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这种语言心理直觉中,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富有理性色彩。这样,我们就能把先天的语言习得(包括语言的形式与内容、观念情感态度等)与后天的语言学得两相结合,实现上面所谓的“四一”效应,从而对语感作出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还有人强调“语感是一种情感”,认为“语感基本传送媒介只能是语音,所以语感也就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发生的心理语言现象”,“它的基本存在方式只能是有声语言”。[17]我们认为情感是言语的基本成分之一。书面语一般也都有它的情感内容,感知、领悟、把握言语(包括它的书面形式)是语感的最高功能,但如果把语感仅仅局限于情感功能,把语感的对象主要局限于有声语言,则又未免失之过窄。我们应该从整体的语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语文学习心理的角度对语感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深度把握。

有感于“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这种定义失之宽泛,有人从语境学和语用学的角度认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即指句子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赖于句子以外的因素而又包蕴在该句子内)的一种深刻的直觉”。[18]从“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语境、语用关系上考察语感的定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一定义主要是针对文学意味较浓的言语文本而言的(这种言语文本又占教学内容的大多数),但一些实用文体的言语所表达的往往也就是其语表意义,感知这类言语对象同样离不开语感力;且语感的对象不只限于“语言表达内涵丰富、有较高深刻的隐含意义的文字”。[19]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感要求,不同的语感要求也就形成了语感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有诗歌语感、小说语感、戏剧语感等,也可以有说明文语感、行政公文语感等等。但它们又可以有统一的分寸感、畅达感、协调感、形象感、情味感等。所有这些,在实际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语感亦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乔姆斯基认为它是一种基于人的先天基础而又来自后天经验的“直觉的语言知识”。《国外语言学通观》下篇收有“语感”(Sprachgefühl)词条,并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有关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语感就是这种直觉的语言知识或人们凭借这种知识所作的有关句子构成和正误的判断。直觉的语言知识诚然是语感的必要基础,由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言语对象全方位的直觉感受与判断,不仅是对言语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也是对内容的是非真伪与形式的美丑的判断。因而语感并不仅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

以上各种定义,都从不同的角度谈及语感的方方面面。有的很片面,欠严密;有的仅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面上;有的已上升到科学理论的层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语文教育学中“语感”的概念该如何界定呢?所谓语感,我认为是人基于他的内在语言知识、既成观念和感情倾向对于言语作品的整体的直觉同化能力,具有直觉性、同化性、整体性、联想性、情感性、经验性等特征(限于篇幅,另文专论)。或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能力,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

尽管准确地揭示语感的内涵,并给语感下一个为多数人所易于接受的简明定义是件不轻松的事,但是语感属于直觉思维,是感性中粘附理性的悟性,是一种高级的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却是大家的共识。我们辨析语感的各种定义,不仅是为了迅速地得出一个精确的论述和严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以下两点:每一种有代表性的定义,都隐含着论者的价值取向甚至是哲学假设;并且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现代社会语文教育实践所出现的问题,所以不免瑕瑜互见。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意识到各种语感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可能伴生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语文教育实践的要求作出明智的决策。[21]

注释:

[1]1924年,夏丏尊在春晖中学校刊《春晖》第30期发表了《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192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夏丏尊和刘薰宇合编的《文章作法》一书中,本文作为该书的“附录三”出现。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3]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三联书店,1999.

[4]吕叔湘.中学教师的语法修养[J].中学语文教学,1984,(10).

[5]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

[6]王尚文.语文教学中的错位现象[J].教育研究,1991,(10).

[7]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3).

[8]王尚文.语感管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9]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J].语文学习,1990,(9).

[10]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J].中学语文,1994,(1).

[11][12]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J].语文学习,1993,(5).

[13]洪梅.语感本质浅探[J].中学语文教学,1993,(5).

[14]万明华.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培养语感[J].江西教育科研,1996,(3).

[15]杨炳辉.试谈语感的性质[J].中学语文教学,1991,(12).

[16]张协生.论语感能力的特征和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2).

[17]苏廷桢 罗中起.论语感[J].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1988,(2).

[18][19]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学[J].语文学习,1992,(10).

(逯新君,江苏教育学院徐州分院沛县校区)

猜你喜欢

直觉言语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你的直觉靠谱么?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