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曝光剂量CT辐射致家兔肝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的初步探讨

2006-10-24余日胜陈丽荣章伟敏丁文洪华建明程莉芬孙建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10期
关键词:X线计算机病理学肝脏

余日胜 陈丽荣 章伟敏 丁文洪 华建明 程莉芬 孙建忠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的CT扫描对家兔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进一步分6个小组,每小组3只。采用高曝光剂量(约为常规2倍曝光剂量)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以下简称一次性扫描组):CT以2.5 mm层厚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18次,48 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以下简称重复扫描组):CT以5 mm层厚分别连续扫描2、4、6、8、10、12次,24 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 h后剖杀。(3)正常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和凋亡相关基因Cpp32、Bax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轻微肝损伤;连续6—18次扫描后,肝细胞逐渐由轻微或局限性浊肿变为弥漫性浊肿、水样变性或脂肪变性、肝窦狭窄或闭塞、点状肝细胞坏死和局部肝出血。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轻微肝损伤;8—24次扫描后,肝细胞逐渐由轻微到弥漫性浊肿、水样变性,近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散在性核固缩改变。免疫组化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部分肝组织对Bax、Cpp32呈阳性表达,而且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其阳性表达也多更高,肝细胞的凋亡程度也随之加重。②重复扫描组各小组扫描肝组织Bax和Cpp32均出现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程度与扫描次数无明显相关性。(2)常规CT扫描组:实验肝组织光镜下无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Bax、Cpp32呈阴性表达。结论常规肝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但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肝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关键词]肝脏;辐射损伤;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猜你喜欢

X线计算机病理学肝脏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频繁染发伤肝
肝脏需要擦洗吗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肝脏病人的饮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