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2006-10-21李艳敏
一般说来,初学写作者,对单向性思维感到习惯,而对多元性思维却感到生疏和不适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往往会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要打破这种单向性思维方式,就必须加强对多元性联想思维的训练。
一、联想是人类心灵飞翔的翅膀
联想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暂时的神经联系,也就是神经元模型之间的暂时联系。联想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过,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作能力,它有赖于我们在后天加以发展,这种能力越强,我们就越会把在意义差距上很大的两个表象和两个概念、多个表象和多个概念联结起来,这样我们形成创意和作文的能力就越强,思路就越开阔丰富联想在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联想力,写作时就能浮想联翩,思路开阔,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丰富、生动。反之,联想能力差,写作时拘泥于一点,思路闭塞,那么,即使有丰富的观察和积累,也无济于事。何况,观察积累本身就需要联想。不仅如此,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都离不开丰富、灵敏、创造性的联想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梅德尼克开始注意到把“遥远的联想”作为训练创造才能的重要性,同时以之作为衡量创造性天赋的指标。联想能力的训练对写作的意义很大,写作中的新鲜感常常由此而生。例如杨朔的《荔枝蜜》本意是赞美具有蜜蜂精神和品质的劳动人民的,是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如果作者直奔主题,直吐胸臆,那么文章不但毫无才气,而且一定是索然无味的。但作者在构思篇章、选择材料时,却联想到很多很具体的与此相关的生活材料,文章涵盖的时空就大大拓宽,变化的可能性也便大大加强。如荔枝林本来是和这个主旨距离很远的,但作者正是借助联想,把它组织到篇章里来了,唯其如此,才使得文章清新活泼、跌宕多姿。而且,整篇文章,也是用联想推进和贯穿的。形成了“画家作画——蜜蜂——荔枝林——荔枝——荔枝蜜——蜜蜂酿蜜——远远的田野——农民劳动——梦变蜜蜂”。不但散文,许多文章都是靠联想造篇的。
二、联想训练的路径
首先要扫除联想上的心理障碍。在联想方面,学生通常存在的心灵障碍是:不愿意花费工夫;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思维不活跃,联想力弱;联想的尺度、长度小;联想不大胆等等。
其次是掌握联想途径。联想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时间、地点、因果、类似、对立诸关系,都可以索引联想,都可以有意求之。一般说来,联想是务实的,想象是务虚的,联想有一个从此至彼的可视的过程,想象没有这样一个过程,见到起点,见不到终点,见到终点,见不到起点。因而联想比想象更容易领悟。
其三,联想力的培养,不能停留在重要性强调和原则型的号召上,而应该提供训练性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强化性的促进。抓住联想力的训练的思路和方法,强行进行经久反复的训练。
三、联想训练的具体方法
1.相类联想:即由此事物联想到别的与此同类的事物,是一种连类无穷的发想方式。如由鲁迅想到高尔基,由香蕉想到苹果在文学作品中,联想更是大量地存在着,例如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写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怀念那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时,由夏禹联想到与之同类的李冰父子、扁鹊、黄道婆、霍去病、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和孙中山这些人,作者运用的就是同类联想,从而使文章的论据更加充分,更有说服力。再如《琐忆》中鲁迅先生把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主持公“道”结果被人家扔弃了还大吹大擂,自我宣传,与要饭的攀附阔佬结果被人家赶出来还不知羞耻地奔走告人相类比。两者虽然事情不同,但所含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即“想依赖别人而被抛弃反不知羞耻地吹捧自己”,作者正是通过同类联想,讽刺了国民党恬不知耻的媚外嘴脸。这样的同类联想,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诙谐风趣,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从形状、结构、功能、特点、要素、概念、环境、历史、变化等角度去寻找与之具有相似点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发想方式。在这种联想中,两种事物虽不同类,但却颇相似(或形似、或神似、或性似)诸如由海燕想到革命者、由松树想到战士、由芭蕉想起美人,进行这种联想的关键,是抓住两个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1991年全国语文高考把“圆”规定为联想物,考生如能找出世上万事万物与“圆”的相似点,恰当地运用相似联想,由材料中的一轮满月想到与之相似的太阳、地球、明眸、向日葵、肥皂泡、花环、乒乓球、葡萄、圆形的挂表、台钟等物体,可谓恰到好处。再如对“砖”的联想,我们可以从“砖”的制作过程联想,由烂泥巴制成的土坯,到经过烈火的烧制才形成坚硬的“砖”,由此联想到一个人要想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和过硬本领的人,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我们也可以从“砖”的形状联想,由形状方正、规矩的“砖”联想到为人处世应该做到方正、规矩、奉公守法。我们还可以从“砖”具有刚性、宁断不弯联想到做人要有坚毅不屈、宁折不弯的英雄气节。
3.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是指人的头脑由于刺激而想起在时间、空间、因果、性质、形态、概念、事理等与之相关或相近的事物、经验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珠连起来,非常广泛。如朱自清在《菏塘月色》中由眼前的荷花:“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相关联想的思路可以是很宽广的,对同一事物不但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寻找与它的关系,而且可以从事物本身的形式、结构、程序、要素、方式、概念、意义等诸多因素中寻找与它的关联,相关联想的思路可以说是无限的。见到教室就想到学生,见到黑板就想到老师,是空间的相关;见到的弹痕就想到过去的战争,由当前改革中存在着旧的习惯势力,就想到几千年来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影响,是事物间的时间相关;由地球的“呻吟”联想到对地球的污染和破坏,是事物间的原因和结果的相关。
4.对比联想:即由一事物或形象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或形象。事物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而且截然相反的事物会给人留下强烈反差的鲜明印象,所以对比联想的运用,可以使读者认识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产生爱或憎的感情。如朱自清在《绿》一文中,为了突出梅雨潭“绿”的特点,作者就联想到别的地方所见到的“绿”,并把这些地方的“绿”与梅雨潭的“绿”作了鲜明的对比:“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作者通过这样的联想对比,从而突出了梅雨潭的“绿”有着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特点。再如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与之相反的《召公谏厉王止谤》,由齐威王的下令求谏联想到周厉王防民之口。这样的对比联想,对深化文章的主题会起着巨大的作用。
5.因果联想:因果联想是依据事物前后产生与发展的因果关系而展开的联想,表达上有的是由因到果,有的则是由果到因。如周立波《会场的一角》中“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参加了多少艰险的战斗!特别是董老,他和毛主席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看着他微弯的背,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那天,没有那一天,就不会有往后三十三年中,人民有组织的轰轰烈烈的战斗,也不会有我们通过人民宪法的欢欣鼓舞的今天。”作者看到参加第一次党代会的董老自然联想到1921年7月1日党成立的那一天,没有那天就不会有今天,那天与今天前后有因果联系。
6.表里联想:表里联想在表达上有的由具体到抽象,也有的由抽象到具体,它是依据事物的外表特征来反映事物内层的深刻蕴涵,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如《晴空的音符》中“我想先数一数有多少风筝,1 、2 、3 、4……心灵似乎被什么触动,竟变成朵、勒、米、发……我突然觉得这些风筝是谱写晴空的无数跳动的音符,是从我们美丽的国土所升华的人民愿望,是安定与和平的心声。”作者由风筝数量的1 、2 、3 、4……这些阿拉数伯数字,进而联想到由阿位拍字母组成的音符朵、勒、米、发……又进而联想这些跳动的音符组成的乐章。
7.连环联想:连环联想是由一事物联想另一事物,继而又联想另一事物,甚至再联想与之相近的各事物,环环相连,层层深入。如《故乡的榕树》中“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的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作者由故乡的榕树产生了一连串联想,构成故乡美丽动人的画面。
联想常用在记叙文体中,但在其他文体中也可见到。由于联想运用普遍,种类较多,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辨别体味。古今中外的文坛上,不知有过多少才思横溢的巨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的聪敏不过是善于联想罢了,而联想方法的运用,往往又不是孤立的、机械的,而是交叉的、综合的。比如宋代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作者由眼前的赤壁奇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联想到三国时候在赤壁作战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作者运用的是相关联想,接着作者再由风流英姿、战功赫赫的周瑜联想到年过半百、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自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作者运用的是对比联想,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中细心去体验生活,凭借自己的记忆和丰富的知识,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联想,就可以掌握它运用的规律,开拓作文的思路。不过,当我们插上联想的翅翼,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时,还要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如文章的主题等。特别是提供材料的联想作文,常常还要受到材料中所设置的情境的约束,而不是无拘无束地天马行空,更何况联想是能动的,却不是纯主观性的;是自由的,却不是任意性的。所以,不论自觉或不自觉,我们运用联想,总要受到客观本身的规定和制约。那种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那种搜索枯肠的苦思冥想,那种想入非非的杜撰编造,都是应该反对的。当然,并不排斥合情合理的写作虚构,因为它正是我们写作的需要,只有借助这种合情合理的虚构,才会写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文章。
(李艳敏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