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是把双刃剑
2006-10-21阙明坤
现代教育技术自20世纪初产生,一路突飞猛进,现在正是方兴未艾,教育界对多媒体教育技术赞不绝口。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将声音、图形、文字聚集在一起,信息容量大,直观性强,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为教学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情趣,起到较好的教学作用。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发挥自身特有优势的同时,却又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更是如此。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说过:“技术能够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却不能传递智慧。”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无论对于哪门学科,它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而我们再看看时下的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手段被弱化了,多媒体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必需物和时髦标签,教师经常使用幻灯片、播放音乐,一节课上,老师不停地切换图片,学生则目不暇接地看图片,抄投影的笔记,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和停留在五颜六色的画面和吸引人的音乐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课本上,而是远离文学文本本身——这无无疑是舍本逐末。本来是弱化了学生对文学文本的感悟和鉴赏,老师还以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学生也还以为很轻松地领悟了文学蕴涵。
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发挥着重要的学校教育功能,在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具有的优势。语文教学和学习是一个无限宽广的天地,尤其是文学文本,是一个个蕴藏着丰厚宝藏的无底洞,钻得越深,收获越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注重语言和阅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教学就是要以掌握语言、细加阅读为基点,以学生的审美感悟和语文技能的提高为目的。所以,让学生仔细品味课文内涵,涵咏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乌申斯基在《祖国语言》中说:“一个民族总是将自己全部精神生命的痕迹都留在民族的语言里。”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可以激发学生无数生动的联想,语文就是要锻炼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其实文学就是要学生发挥想象,在中学阶段,课堂上播放大量的图片不仅没有增强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反而,适得其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语文课堂就是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古朴的祖国文字中徜徉,在浩瀚的诗歌海洋里漫游,在充满诗意的文学意境里飞翔,与作家形成情感共鸣,从而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和教育,感知更丰富多样的文学审美形象。这些,都是美术、摄影、音乐等艺术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也正体现出语文的独特性。例如,在上《木兰诗》一课时,学生大声吟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时,就会想象出木兰奔赴沙场,纵横驰骋的英姿,一幅巾帼英雄的图画自然地浮现在学生脑海里。当然,老师也可以放电影图片,虽然直观形象,但终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形成。
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掌握语言和文学内涵,现代教学媒体把传统语言变成了美妙的声音和图画,将课文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回归到语文文本本身,把声音和图象变成语言,增强学生对语文意蕴的吸收和体验,这才是关键。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所展现的声音和图画知识对语言内容的浅层诠释和简单再现,是老师提前给出的,学生掌握的只是深刻文学内涵的浅层表象,学生的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演绎能力未得到开掘,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语文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的训练,而应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也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部主席戴尔于1946年发表《视觉教法》,提出“经验之塔”理论,说明了教学的基本原理: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应该从尽可能低(具体)的层次上选择教学媒体;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应该从尽可能高的层次上着眼。教育家韦杰发展了戴尔的理论,认为对认知领域教学媒介的选择,经验之塔的较低层次的具体经验更适合与年幼的阅历少的儿童(小学生),塔的较高层次的抽象经验更适合于年长的阅历多的学生(中学生)。运用此理可以发现,并不是盲目笼统地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教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成效,对于年龄较大的中学生,应该在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时,更注重抽象演绎思维的训练。具体到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审美感悟中进行情感熏陶,提升人生境界和审美情趣。
总之,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发展的科学规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都应该合理安排,谨慎使用,主要是发挥其在传递知识和信息中的展示和容纳功能,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则主要是发挥其生动形象的兴趣功能。
(阙明坤湖北长江大学南校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