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06-10-21姚固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游园祖国教师应

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精辟的道理、动人的形象,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能。教师应吃透教材,理清情节发展线索,任务情感的变化,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育。

一、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体味情感

阅读教学以情感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既依仗于反复诵读,又离不开析词理句,琢磨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三次在不同的场面出现,抒发了作者不同的爱国情感。第一次是作者站在窗外看到师生在学习祖国的文字,体现了师生在台湾“光复”后认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说明师生有着对祖国热爱的情感;第二次是作者走进教室和师生读这一句话,从而说明作者也和师生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第三次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看到中国历代伟人像后发自内心的强烈的爱国情感说出了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允许中国的孩子了解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同时也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作者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最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反复诵读,激发情感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课文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有的词语或段落对表现中心起较大的作用,因而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句、段,创设与课文相应的气氛。古诗的语言富于音乐美,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意境,读出情味。读时一要注意节奏,二要注意在脑海中出现的诗里描绘的画面。如《游园不值》前两句扣题,写了诗人游园不成。诗人先用“苍苔”来渲染花园春意的浓郁、景色秀丽。“小叩”写出了诗人的文雅。“久”写出了游园的迫切心情。诗的后两句写了春意盎然,本来诗人游园不成,心情十分扫兴,但意外地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引起了他极大的喜悦。在尽情欣赏的同时,诗人联想到围墙里边一定春色满园,才会有这枝红杏,并进而想起,春色毕竟是关闭不住的,它一定要向外发展,从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这样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品味,用活泼明快的诵读再现诗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愉快心情。加深对诗歌意蕴的理解,使学生在语言渲染中感受最鲜明、最强烈的情感。

三、深化理解,升华情感

理解文章的内容,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挖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使讲授的知识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感受得到的并激励情感的事物,并由此升华情感。从而提高鉴赏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如《落花生》中详写部分——议花生的好处。孩子们只说出了花生外在的好处:“味美”、“可以榨油”、“价格便宜”。父亲还不满足于孩子们的回答,从中点拨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从而道出了“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来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更深层次地要求学生联系一些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区分真假、明辨是非,初步感知做人的道理,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总之,学生感受情感最直接的是在语言渲染、语言体验和语言剖析中获得。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好教材,挖掘内在的情感因素,采取推敲词句、启发想象、反复诵读、创设情境等手段,不仅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发展语言,而且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炽热的情感,净化心灵。这是阅读教学中情感的特有的教学方式。

(姚固元贵州遵义县虾子镇红丰小学)

猜你喜欢

游园祖国教师应
游园——畅妈手作
游园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秋游园博,赏心悦目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