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策略
2006-10-21潘美进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一、温故模仿,迁移创新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相通点、相关点,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实现迁移创新的目的。下面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一次,学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要求一节课上完《最后一次讲演》。其他三位教师采用传统的“五大块”教学模式,结果学生分段落时卡主了,把课上砸了。我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就考虑到这次借班上课活动,是临时规定的内容,学生还没有学习前面的郭沫若的五分钟讲演,不知道讲演结构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已在前面第一、第三单元学过议论文的观点、材料、方法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在导入新课时利用5分钟时间复习提问议论文的知识,学习前一课练习里讲演“开头、主体、结尾”的结构。这些内容对学生要求不高,形成了全班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氛围,并为下一步的学习迁移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后来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明确了:开头部分交代话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痛斥反动派,赞颂李公朴;主体部分是讲道理摆事实,揭露敌人制造恐怖的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结尾部分是闻一多的号召。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分析,解决了问题,觉得很开心。
二、创设情境,多向思维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根据初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尽量创设新颖的情境和诱趣的问题,激发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发展学生多元的、开放的创造性思维,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思维、封闭思维、被动思维和局限思维的弊端。
1.因果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从原因出发去寻求结果,或以结果出发去寻求原因。通过学生寻求探究这一过程,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比如,《白杨礼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问:“为什么赞美白杨树?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语中的,提纲挈领,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后,理解了白杨树的环境美、外形美、气质美,从而很好地理解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又如,《小院》一文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个体小旅店所展示的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抒发作者对小院感受的一个“醉”字,并问为什么小院能令作者“未曾游山,心儿先自醉了?”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抓住结果,启发引导学生去寻求原因。经过对课文的阅读探究,学生总结出两条原因:一是小院的环境美,二是小院的人情美。
2.变通法:就是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自己提出疑问,敢于对古人,对名人,对现有的定论,进行质疑诘难,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比如,学习《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讨论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还是“愚公确愚,智叟确智”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解决“移山”好还是“下山”好的见解,让学生提出通过筑路,下山和打洞等脱贫的因地制宜的办法。
3.归纳法:就是既要注意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又要下工夫进行辐合思维训练。教师给学生讲规律性的知识,又要辅导学生自己总结一些阅读方法,即一篇文章怎么读,一类文章怎么读,怎么才能举一反三,等等。比如,《刘姥姥游赏大观园》这篇课文,以贾母领着刘姥姥游赏大观园为线索,描写并展示了大观园的风貌。单元教学要求学习小说的环境描写和情节线索。现在很多学生手中有《跟我学》等资料,要了解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性格,交代作品时代背景,甚至推动游园的情节发展等问题并没有什么困难。可是要从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出发来探究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的因素,就有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教学此文时设计了“谁是主要人物”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所谓“主要人物”,是作者集中描写的人物,他一般是矛盾和冲突的主体。此段对贾宝玉、林黛玉作者用墨不多,但由于他们是矛盾和冲突的主体,仍然是主要人物。贾母是关键人物,可以左右他们爱情的结局以及红楼梦里的大小事务。刘姥姥是线索人物,方便对大观园的描写。薛宝钗背后有王夫人、王熙凤、母亲及舅舅等人作靠山,是林黛玉追求爱情的潜在对手。这个回合贾母虽然嗔言“两个玉儿可恶”,即顽皮可爱,但是赞叹薛宝钗实在“太老实”了。给潇湘馆只换了旧窗纱,而给蘅芜院的是宝玉都不肯给的两件体已外加墨烟冻石鼎。贾母的天平倾斜向了薛宝钗这一边,对她又有了好感。王夫人不喝林黛玉亲自捧的茶,却为薛宝钗说情,态度则更加明朗。相反,贾宝玉却更喜欢林黛玉。在离开荇叶渚到萝港的河道时,贾宝玉在处理破荷叶的问题上不听薛宝钗的劝解,却赞叹林黛玉的才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在这个大观园中发展并走向悲剧的深渊。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后,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即环境描写分自然、社会两个方面,重在后者。
4.提问法:就是不仅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质疑探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及时组织讨论。比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后,同学们对鲁达嫉恶如仇的性格印象比较深刻。课文小结时有位学生问“鲁达打死人算不算犯法?是不是正当防卫?”我就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鲁提辖是知法犯法,还是助人为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持不同观点的人,都认真到课本里寻找答案,并在日记中倾诉了自己的理由。
三、及时鼓励,体验成功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的梯度训练,并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应该有本质的差别,即传统方法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则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要多样化,主要是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创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成果表达的能力。评价方法上,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重在综合性,差异性和发展性。教师要注意教学民主,多用鼓励性的话语,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有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幸福。
总之,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
(潘美进浙江省武义县武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