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悟王羲之的心路历程

2006-10-21郭高腾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王羲之诗意

【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

《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篇古代散文。此文很能代表王羲之的散文风格,笔端富于感情,思绪万千,低回曲折,显而不露,深而不晦。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因此,我认为《兰亭集序》不可以按一般“古文”对待,在疏通字句、了解语意之后,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我们的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认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

1.积累整合: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知识目标)

2.感受鉴赏: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文中精短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能力目标)

3.思考领悟: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情感目标)

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将难点放在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达到对生死这一问题的积极感悟上。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这是《兰亭集序》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品读教学。

(一) 导入课文

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的和诗意的氤氲之中。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又是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呢?今天,就让我们品读《兰亭集序》,去触摸他那一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

(二)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要求背诵。学习古文重在诵读。现在我先背诵给同学们听一听。大家看着课文,一边听,一边整体感受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叙兰亭雅集,悟人生要义,其情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哪两个字可以显示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看出来?

1.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聆听体悟,进入意境。

2.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乐”与“悲”。

明确:文中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作者人生思考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三) 感受鉴赏

我们明确了作者的情感变化,首先重点来探讨作者的“乐”。

1.观景抒情(第一段情景交融,历来为人称道,故以诵读为主,力求入其意境。)

(1)诵读指导:“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节叙述平稳,读时语气可舒缓些;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短截警拔,节奏放明快些;而后“此地有”以下,又变为舒展曼婉;接着一段“是日也”三字提顿,然后一气流转而下。读时要有节奏感、音乐感,保持从容萧散的仪态。

(2)生品读:引导学生品味“崇”、“修”、“清”“朗”、“和”等词写景传情的妙处。

明确:

景——“美”:环境优美,天气融和;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事——“雅”: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情——“乐”:摆脱了各种俗务的纠缠,邀集自己的新朋旧友,来到一处山水胜地,或游赏或吟咏或畅饮,那真是一种难得的快乐。面对自然美景,人会感到一种由衷的愉悦与兴奋,一种解放感、自足感会油然而生。对于那些善感的心灵更是如此。暮春时节,草长莺飞的江南美景本来就足以诱人,更何况是会稽山阴,这里山灵水秀,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那天,天气又格外晴朗,天高地远,清风习习,朋友们临流赋诗,一觞一咏,快然自足。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开阔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宴乐图。读文至此,我们的心也随之快乐地跳荡。

2.读诗辩情

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写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投影)同是写江南三月暮春风光,这与本文中写景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阳春三月,江南鲜花吐艳,姹紫嫣红,而在本文中,作者却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风而已。写林写竹,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四)思考领悟

1.随思悟情

作者在享受了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后,因何由乐而痛,由喜而悲呢? 为什么忽然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悲哀,一种曲终人散的凄凉呢?

(1)引导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

(2)研究探讨:作者所言之“痛”,痛在何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明确:“痛”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由于个人内心变化,致使情随事迁,物事人非,以前曾经快然自足的人与事,如今却感到厌倦。二是乐景不常,盛事难再,“向之所欣”,转眼之间灰飞烟灭,触目伤怀。三是对生命流逝感到无奈和忧惧,“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心头始终郁结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生命悲感。“痛”由此生。

(3)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学生各抒己见,精彩发言摘录如下:

生1:一句话,就是在享受如此难得之聚会、难得之快乐后,作者更深切地感到永恒之不可能——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死亡。面对此种铁一般坚硬、生冷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如果说,许多人因为生活中苦难太多,而觉得生命沉重到难以承当,便发出“人生实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悲叹,那么,王羲之却是因为感到幸福太短,苦于生命难以长久延续才慨叹“死生亦大矣”。

生2:“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彭祖也好,殇子也好,最终都要走完他或长或短的人生旅程,生命只有一个终点,就是坟墓,想到这一点,真够让人心灰意冷了。但毕竟生命中还有美好的,比如朋友的倾心畅谈,山水间了无挂碍的云游,置礼法仪范于不顾的一次狂放。——正因为有了这些美好事物,短暂的生命就显得很珍贵,而这些美好事物的难遇易逝,短暂而充满痛苦的生命就显得弥足珍贵。

2.探究领悟:

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能否举出与此有关的名句。

学生举例如下: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送应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若虚《春江花月夜》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提问: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王羲之又是如何来解决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精彩发言:

作者对“生命永恒”的悲哀并不算是一种失败,靠了文字,靠了文字的流传,那追求之心或许能得到些微的补偿。王羲之读到了已逝昔人的“嗟悼”,也正像他敏感地意识到的,我们这些千载后的“览者”同样读到了他的“嗟悼”,并且真的“有感于斯文”。好像时间并没有使他化为尘土,好像他依然健在,看着那流动的一笔一画,我们似乎看到了千余年前那次非同寻常的文人雅集,似乎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吟咏、他们的悲叹。真的,好像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使王羲之来到了我们面前,于是,短暂的没有消失,变成了长久;旧的没有成为“陈迹”,而历久弥新。也许在这种意义上,王羲之对于永恒的追求是成功了。

我们这些后之览者不一定赞同他,更不一定要模仿他,但我们知道了,明白了,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以这样的方式生存过,思考过,歌过,哭过……

五、教师总结语:

人生总是不免有失意伴随,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诗意来,这就是王羲之的睿智之处。观照现实人生,回首萧瑟处,我们如能吟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也就无愧于诗意的栖居。

【备教手记】

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将教学定位在“体悟王羲之的心路历程”上。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篇佳作的妙处。《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文采粲然,真可谓字字珠玑,语语醉人。它打破成规,独辟蹊径,不落窠臼,隽妙秀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有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文中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看法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更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住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而全文的难点就在于对王羲之思想的理解。因为本文不仅仅是王羲之个人的思想展现,更是古代文人们对功业、命运的深沉思索,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兰亭集序》是咀嚼古代文化人格和精神的最佳蓝本。教学中,我认为适当地引入一些诗句,帮助学生从共性上探讨人性,并引领学生作更深层的探究,在比较中认识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关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我想这样可以让古文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让古文的认识、教化、美感享受等功能发挥到极致。

(郭高腾浙江省瑞安市玉海中学)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王羲之诗意
诗意地栖居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送字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王羲之书兰亭序
被耽搁的诗意
ТРИ ШЕДЕВ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