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预设”便于“生成”
2006-10-21胡春燕
曾几何时,“预设”和“生成”成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以前,我们注重的是“预设”,似乎很少考虑“生成”。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的概念,《辞海》的解释是“自然形成”,她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的约翰·尼莫教授用排除的方法说明生成课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生成教学。
1.生成教学不是“罐头式”的教学。“罐头”指的是一份由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写的教学方案,其中有预设好的各种教育活动。生成教学不是由教师像打开罐头盖一样,取出其中的内容就可以了的教学。
2.生成教学不是“木乃伊式”的教学。所谓木乃伊指的是那些曾经很有生命力、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但现在已失去了其生命力、对学生也已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因为学生在变化,时代也是变化的,以老案例套新情景、新学生,当然不会合适的。
3.生成教学不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牵着鼻子走的教学。生成教学的确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但教学毕竟是要达到一定目的的,目的性是教学永远抹不掉的特征。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跟着学生走,一味地强调关注学生当时的兴趣,而没有看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并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那么,对生成教学的理解还只是形式上的,而没有把握住其实质。
有人认为语文课堂要“生成”,而不应有“预设”。我觉得语文课需要预设,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设,我反对那种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参考书等视为教学“圣经”,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甚至几分几秒教师讲什么的做法,只考虑教学过程,不考虑学生主体地位的预设,这样的预设绝对不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成”!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挖掘教材的魅力,选好切入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预设,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学习形式和方式,设计出一个粗略的框架。如我教《松鼠》一课,我把课堂设计为四个大的框架:初识松鼠、畅所欲言、挑战自我和学以致用。这种预设是我在精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如果我课前不精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只等课堂上去“生成”,那是根本办不到的!我认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如同皮和毛的关系,没有粗框架的整堂课的“预设”,就如同没有“皮”,“皮之不在,毛将焉附?”所以我认为没有好的“预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成”。
那么什么样的“预设”才便于学生“生成”呢?
1.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便于“生成”。
备《天上的街市》一课,为突出联想和想像这一教学重点,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一上课,我就请同学看,“我手里拿的小圆牌牌,你觉得它像什么?”学生们争先抢答:“像眼珠”、“像太阳”、“像车轮”、“像山楂片”……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这时在投影上打出“联想?想像?”请学生尝试猜想,大多数学生猜的是“联想”。这时教师说:“这种由一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叫联想。”这种教师让学生们就一个小圆牌牌想它像什么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因没有固定答案,孩子们就生成了“眼珠”、“太阳”、“车轮”、“山楂片”等许许多多的事物,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们的联想能力,又使学生对联想这个难于理解的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在课堂上生成了许多亮点。笔者还设计了第二个问题,“同学们都见过汽车,现在大家想想,三十年后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们跃跃欲试,抢答:“在汽车里可以玩电脑”、“乘汽车可以去大海观光,像气垫船”、“汽车不再需要人来驾驶”……教师又告诉学生:“这种从实际存在的东西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叫想像。”然后教师点拨:通俗一点说,联想就是由此及彼,而想像就是无中生有。通过预设这两个问题,“联想”和“想象”这两个容易混淆的理论问题就在这“乐于思考”的轻松、活跃气氛中生成了那么多“精彩”。可见,学生乐于思考而又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便于课堂“生成”。
2.学生急于思考的问题便于生成。
设计《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时,我安排了“踊跃投稿”这样一个环节:假如西双版纳景区准备征集几条解说词,请同学们从下列三张图中自愿选一张(投影中推荐出示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三张图片),写几句解说词,力求吸引住旅游者。这样的问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写出来的解说词各有特色:“你想进行一次惊险的旅行吗?请到‘野象谷来!”“你想看到60多米高的大树吗?请快来呀!”“傣族人的民宅是很有特色的,加快脚步,在这边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生成”出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他们急于思考并便于生成。
3.学生乐于思考的问题便于生成。
在《松鼠》第三个环节“挑战自我”中,我预设的题目是:动物王国正在进行“最讨人喜欢形象大使”决赛,松鼠们必须闯三关才能获胜。基于中学生好胜心极强的特点,我通过预设这种“闯关”的形式,学生都乐于接受“挑战”:
第一关:认真听记申报材料写松鼠外貌的语段,准备找出评委会在打印时故意出现的三处错误,并加以解释(多媒体朗读并配以图片展示,听后屏幕显示有三处错误的第二段:“清秀”改为“清瘦”、“老是”改为“有时”、“帽樱形的”删去了),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听时都很认真,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要解释这几个问题,就培养了学生比较词句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非常乐于将自己的认识与同学们交流,课堂“生成”的效果很好。
第二关:归纳评委会对申报材料作改动的两种方法,从中可以看出评委会对申报说明材料有哪两个要求(出示投影)。
预设这一关是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词句表达效果时,有两种好的方法,即删和改,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要力求生动。这一设计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在学生闯关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的,这样学生自己“生成”出的认识会记得牢并且能真正理解。
第三关:以《瞧,我们松鼠》为题,向评委会脱稿说出你们漂亮的外形。我预设这一关是想让学生积累第二段写松鼠外貌的文字,以便说明其他小动物时也可模仿着用,但我的这一要求很高,课堂上我给大家一段时间快速记忆,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以《瞧,我们松鼠》为题演讲,而这名学生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嗨,大家好,我是松鼠,我们……”这一“生成”是我所未预料到的,课堂上我就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随时加以变化调整,边活动边设计,可见“生成”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4.学生能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的话题便于学生生成。
如设计《石榴》一课时,在“感悟文本”这个环节中,笔者请学生在听读课文的同时,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准备用下面的句式回答:“由(文中的一个词、句、段或全篇),我觉得石榴的(枝干、叶片、花或果)可爱,我的理解是(请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认为这体现了石榴的形态美(色彩美、变化美或精神美)。”
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难度不大,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因此学生在感悟文本的时候,就会“生成”无数独特的亮点,就会和文本撞击出无数的火花,然后我让学生先跟同桌交流,互相评议,这样学生就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生成一些新的想法,完成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5.大多数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便于生成新的课堂资源。
为了使45分钟更有实效,很多课文,我在上课之前,采用先让学生提问的办法。开始时,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点幼稚,但时间一长,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在读过一遍课文后,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上课前我再进行归类汇总,把出现频率最多的问题作为重点或难点,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也是他们最想知道的,因此探究的积极性很高,实效性很强,生成的课堂资源更精彩。
再以《石榴》一课为例,课前学生提的问题中,有一半同学问“作者为什么把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我就把此问题作为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很丰富。
可见语文课需要粗框架的,能统领全篇,开放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状态、条件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学情的变化,在师生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预设要求。好的预设的问题应是开放的,是学生急于、便于、乐于思考的,是便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正如意大利瑞吉欧老师的比喻,生成教学像一个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生成要始终指向南方,也就是生成必须紧紧围绕预设的粗框架这一教学目标,灵活地安排行程,“生成”多彩的课堂。
最后我想引用武汉六中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一句话结束全篇:生成因预设而丰富,预设因生成而精彩!
附:
一、课堂实录:
《石榴》课堂实录
苏州工业园区第三中学 胡春燕
上课前,教师投出一幅图片并配以音乐,渲染气氛。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看到“春华秋实”这个词,你一定会想到许多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树木。(出示投影)
搜索记忆春华秋实
谁能背出《春》中描写果树春天开花(“春华”)的句子和秋天结果(“秋实”)的句子吗?
学生齐背:春天开花的句子的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师:秋天结果的句子。
学生齐背:“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还有少数的树是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吗?请看投影,这是?(出示石榴花图片)
有学生答:石榴花。
师:对!亲眼看过石榴开花和结果的同学请举手。噢!不到一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石榴》。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迅速从第一自然段中划出作者是怎样评价石榴的。
生:我划的是“最可爱”。
师:好!(师板书)她用了两个词,在“可爱”前,加了“最”这个程度副词。一会儿我请同学们来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一段请举手。(教师让9个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听读时,有这么一个任务,请看投影:
感悟文本
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准备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由(文中的一个词、句、段或全篇),我觉得石榴 (枝干、叶片、花或果)可爱,我的理解是 (请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我认为这体现了石榴的形态美(色彩美、变化美或精神美)。
9名学生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圈划。
师: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在书上做点评。
师:请把你要表达的先跟你的同桌交流。(同桌间相互交流,并讨论,非常热烈。)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的看法呢?
生:由第10页3段,我觉得石榴的花可爱。作者把石榴花比做夏天的心脏,看出作者很喜欢石榴花。因心脏在人的身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作者把石榴说成是心脏,看出作者的石榴的喜爱之情。作者说石榴花“对于炎阳毫不避易”,我的理解是石榴花敢于挑战,她有迎接困难的精神美。
师:好!谁能把郭怡明同学找的这句话通过换词来辨析一下。
生:我想把“炎阳”换为“阳光”,这样就看不出太阳的威力强,石榴毫不避易的精神就体现得不突出。
师:好!谁还想辨析一下。
生:我想把“直射”改为“照射”,不能看出太阳照射的强度大,这样就体现不了石榴“毫不避易”品格的可贵。
生:由石榴的花是“深红色的”,我感悟到石榴有生命力,不退缩,我也感到了它的勃勃生机。
生:石榴花是“深红色的”,这是暖色调,我感到它的色彩美。
生:我由“你看它逐渐翻红,……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感悟到石榴的花美,它的花像红玛瑙,我也觉得它的色彩美。
生:我们家种过石榴树,它的骨朵有独具一格,它从顶端逐渐整裂为四瓣,而且裂的每一部分一模一样,我觉得很神奇。
师:作者用的是哪个词?
生;奇迹。
师:你怎么理解的“奇迹”?
生: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实际却发生了的事。
师:请读一模一样。(教师在黑板上给的“模”注音)
生:我由“精巧地插上了花”,我看出石榴的美,我觉得这是一种创造的美。
师:请看投影。(教师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书上说石榴单瓣的花开始是小茄形,后来像是用红玛瑙琢成了那么多的花瓶儿。用的 “琢成”好,我想换成“做成”,就突出不了花瓶的精巧。
生:12页说还“精巧地插上了花”,我想把精巧变为“小心地插上了花”这样就写不出石榴花的形态美。
生:我由12页第6段写石榴“透明光嫩”我觉得石榴晶莹剔透,用了“皓齿”这个词,我觉得石榴很顽皮。
生:石榴夏天开花,我看出它很乐观。
生:石榴夏天开花,我觉得它无忧无虑。
生:石榴夏天开花,我觉得它无拘无束。
师;还有别的美吗?好像“变化的美”没大说,找到了吗?
生:第5自然段,“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我觉得它有变化美。
师:你能解释一下“演艺”吗?
生:演变,写花骨朵的一段演绎过程。
师:“演绎过程”的“绎”是这个“绎”。(师在副板书上写“绎”字)“艺”怎么理解呢?
生:演变很有艺术美。
师:作者在“演艺”前,用了“妙幻”这个词。你怎么理解“妙幻”?
生:神奇。
师:你来说说石榴充满妙幻的演艺过程吧!
生:开始时是小茄形,后来变成了花瓶儿,再后来变为希腊式的安普剌。
师:解释“安普剌”。
生:一种尖底的胆瓶。(师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生:再后来变为中国式的金罍。
师:解释“罍”。
生:古时一种盛酒的器具。
师:看这时不再是尖底的,而是平底的,就这样。(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
生:最后变为锈彩。
师:解释“锈彩”。
生:指古铜、铁器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师在副板书上写妙幻的演艺过程:小茄形——花瓶——金罍——锈彩,教师同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听读了一遍,对文本感悟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理解文本。昨天,我让同学们提一个最困惑的问题,我把同学们的问题做了归类,叶倩玉等几个同学问:如何理解“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请看投影:
突破难点
如何理解“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
师:请同学们看这段话在哪儿?齐读。
生:“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
师: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请看“插页一”
插页一
请结合下面的这段文字,说说你对“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的理解。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选自梁衡的《夏》)
生:我觉得春天发芽,秋天结果,夏天越长越大。
师:用文段中的话回答呢?
生:我觉得夏天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在向秋的终点冲刺,夏天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