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穿珠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举隅
2006-10-21刘应芬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主渠道,它不仅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方式方法的任务,更要为他们提供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的方法以资终身可持续发展。本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长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线穿珠式”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这里所说的“一线”即指一篇教学文本的中心思想,或运用的某种描写方法,或写作特点;“珠”比喻与该教学文本在中心思想、描写方法、写作特点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的横跨古今中外的多篇不同作者的文章。“一线穿珠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意即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文本的“中心思想,描写方法,写作特点”,将多篇相同或相似的课文在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围绕“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总结拓展、把握艺术特色”的运行轨迹恰当地穿插交替出现,以实现或因比较而突出文本特色,或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这样做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拓展师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读者与文本之间建立多向互动的阅读结构。现就一篇文本,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心思想这一主线的贯穿下将多篇作品(含古今思想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文学作品及歌曲)有机地结合起来赏析,以实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作教学举隅。
《就是那一只蟋蟀》是现今高中语文教材及中师语文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作者流沙河通过这首诗在“蟋蟀”这一意象中融进了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生活状态,反复呼唤着人们记住分离的痛苦和乡愁,记住民族的团结与统一,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紧紧扣住这一中心,本人的教学结构运转轨迹如下:
一、导入新课,营造与文本主题和谐而浓郁的乡愁氛围。
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的灵长。作为生命个体这一生存主体的劳作区分于动物活动的特征之一,正在于“情”与“意志”、“认知”的一体性。当行动者瞥见自身的处境或姿影时,首先萌生的自我意识并非理性思维,而是一种情调。
中师学生,来自于全省各地,许多学生远离父母亲人,高中学生大多数是住校生,他们要么一周要么一月甚至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实现与自己亲人的团聚,根据这些特点,本人教学本课的时候安排了五分钟的新课导入,以营造与文本主题和谐的乡思乡愁氛围。其内容:咏“乡愁”之歌(或咏或唱)接龙比赛(作品跨度古今中外)。参与者:全体学生及任课老师;主持人:任课老师及学习委员;评委:任课老师及学生推举的每组的一位代表;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减分制(如有一时接不上龙头或龙尾的则扣分,以此方式促进学生积极而踊跃地将课外阅读所积累展示出来交流);要求每一位学生或咏或唱自己所熟悉的诗、词、曲或歌,只需吟出这首诗、词、曲或歌的精华句就行,但必须说出所咏诗、词、曲、歌的作者或演唱者以及诗题、时代、国籍,并在竞赛结束后写在纸条上与全班学生交流,以方便查阅。其过程结构顺序为:首先使用多媒体播放余光中词、魏大中演奏的《乡愁四韵》,师生共同唱和以作为竞赛前奏曲,紧接着让学习委员组织全班学生接龙竞赛,最后教师总结归纳以实现过渡于新课。这样的新课导入,让学生在还未进入新课的赏析之前就围绕教学的主题曲调接触了若干首“乡思、乡愁”之诗篇了,实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格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二、新课运作,理解“乡思、乡愁”情结,深化文本内蕴。
新课运作以理解文本的每节诗句内容为运行基础,采用读读议议评评的方法,让学生情感、文本情感、教师情绪、氛围情感四合一,使学生受到强烈的“乡愁”情绪感染。然后教师归纳总结每一节诗的意义。如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第二、三节诗文内容后,让学生放飞思想,纵横古今历史、跨越地域界限去追寻“蟋蟀”这一意象的深厚而悠远的文化意蕴。并用多媒体展示这两节诗文所涉及的《诗经·豳风·七月》、《诗经·唐风·蟋蟀》、《古诗十九首》、《木兰辞》、《齐天乐·蟋蟀》等原作,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深深感到“蟋蟀”这一意象已经融进了悠悠千年、纵横千里的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生活状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人那种沉寂、悲凉的情调以及因历史隔阂而增添的幽幽愁思。让学生明白文本中的这两节诗歌内容是为了将作者的立意置于几千年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使抒情有基础,为后文抒情作铺垫,熏染氛围。在引导学生具体赏析《就是那一只蟋蟀》的第四节时,让学生明白本节是以海峡两岸两位诗人共同回忆的方式,截取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众多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典型场景,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美好童年,从而说明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完全相同,但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确实是共同的、真切的。重点抓住“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让学生深情地多次朗读并以此生发开去,用笔描写自己小时侯妈妈唤我加衣裳的情景,写好后挨个展示评比。同时全班齐声朗诵李白的《游子吟》,将母爱深化,再朗读夏完淳的《别云间》,由此将母爱,将“乡思乡愁”升华为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浓浓爱国主义精神。继续引导学生欣赏第五节诗文后使学生明白“蟋蟀”只是一个借体,是古人情思、今人胸怀的寄托。本诗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之作。再让学生闭目听配乐朗诵本节诗文,听完后谈谈感受,并要求学生写另外的诗来唱乡愁,比如《就是那一滴露珠》、《就是那一闪萤火》、《就是那一声鹧鸪》。学完最后一节诗后让学生明白尽管政治见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所生活的环境空间不同,但作为龙的传人,他们对祖国的依念和爱都是一样的,人心所向的龙的故乡是永远相同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祖先、文化。最后让全班齐颂全诗的最后一小节诗文,领悟中心思想。全班同学齐诵李白的《静夜思》再次将乡思、乡愁情绪推向高潮,齐颂陆游的《示儿》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的深层内涵推向极致:那就是大陆诗人希望祖国统一,台湾诗人充满了乡思乡愁。让学生明白:期盼着祖国统一,期盼着民族团圆,期盼着亲情早日把乡愁替代,这是古往今来悠悠历史长河中华夏子孙的精魂,不少仁人志士为此而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前仆后继,这种精神代代相承。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国家民族昌盛是在而今这信息化时代中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当务之急。
三、回归整体,深化文本内涵,让“乡思乡愁”铸就学生的民族魂。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在整首诗歌欣赏完之后,我用多媒体为学生朗读文本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再将席慕蓉作词,李南华作曲,由台湾著名女歌手蔡琴演唱的《出塞曲》播放,师生和唱,再次深化文本内涵,让孩子的心灵在审美愉悦中升腾起火热的民族情。
四、课后拓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一)用多媒体展示余光中的《蟋蟀吟》、《乡愁》诗篇;李金发《故乡》诗作;席慕蓉《乡愁》;琼瑶的《剪不断的乡愁》;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等。
(二)让学生带着在新课导入五分钟所获得的有关以“乡思、乡愁”为中心而展示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和歌曲去课外寻找并吟唱,提出要求在下次上新课之前以比赛的形式交流欣赏。
通过围绕一篇教学文本的中心思想“这一主线”,沿着“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总结拓展”这一课堂教学的运转轨迹,调动古今中外的具有同一主题的优秀作品朗读感悟,再在恰当的赏析环节配以写作,可以将学生引入悠深的历史长河中感悟自己民族及其他民族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学会尊重他民族的不同风土人情,更可以丰厚教学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从而增强学生知识内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及求同与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总之,这是一种具有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刘应芬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