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渗透人文精神

2006-10-21陈泽权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7期
关键词:生死观故事会史铁生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强调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它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我与地坛》(节选)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笔者教授这篇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困境坚强而乐观的应对,对他所关注的人的博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不揣浅陋,以期得到更多同行的关注和指正。

一、赏析名句,感悟冷静、乐观的生与死观

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自读,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欣赏交流。学生饶有兴趣的自读、品读、悟读,圈点勾画,讨论激烈,真正感悟到作者冷静、乐观的生死观:对于21岁正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来说,所遭受的打击是难以言传的。面对重击,他首先想到的是关于死的事,想到人为什么要出生的问题。“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多数学生对“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一句感悟颇深:这是史铁生最经典的生死观,死是目的,生便是过程,而创造生命的精彩便是活着,好好儿地活着。正是乐观的生死态度使史铁生面对遭遇的人生困境显得十分平静,在地坛的冥思苦想中终于理清了纷乱的思绪,在人活着的时候就要做点什么……在苦痛中,史铁生乐观开朗地仍旧沐浴在自强不息的思想光辉中。

二、召开主题故事会,领会“残疾”造就的多彩世界

第二课时,组织学生开展“身残志坚”主题故事会。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故事会开得极为成功。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品悟着一群与命运抗争的身残志坚的名人最终使生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贝多芬双耳失聪后扼住命运的喉咙,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霍金,重度肌肉萎缩性硬化症的残疾人,只能扬眉眨眼,全身上下只剩下三根手指活动,却成为光芒四射的科学巨星,黑洞理论的提出者,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高度赞扬;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脊椎硬化、全身瘫痪,但他的文学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激励着各国青年。还有孙膑、张海迪、桑兰、邓亚萍……他们无不因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在抗争中显现出生命的厚度和质量。

一堂生动的主题故事会,引领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史铁生的“残疾”观,看不到任何悲伤,看不到任何失落,残疾也不需同情。正如史铁生看来,正因人有愚钝与机智之分,丑陋与漂亮之分,恶劣卑下与善良高尚之分,残疾与健全之分,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精彩纷呈。也正如他具有震撼力的比喻:“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三、写读后感,重温博爱、善良与正义

课后,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结合实际以“爱”为话题写读后感,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那种毫不张扬的母爱,感受母亲艰难的命运和坚韧的意志;感受世界因爱而美好,懂得爱家人,才会去爱他人;感受善良与正义的为人。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懂得热爱生命,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不要抛弃善良。这个社会或许真的残酷,我敢肯定你的警惕心会增长,同情心会下降。你会对街头的乞丐熟视无睹,对报上弱势群体的惨状也渐渐麻木。可是,爱仍是让我们的人生避免空虚的最大因素。尝试在节假日探望孤儿,慰问孤寡老人,做做义工。善良与爱会让你精神焕发。”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语文教学必须从应试的舞台中切实解放出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走近“人文”,真正撑起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大旗,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陈泽权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生死观故事会史铁生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益智故事会
益智故事会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护航故事会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