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General Chemistry的译名说起

2006-10-17申泮文车云霞

中国科技术语 2006年3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化学

申泮文 车云霞

摘 要: 本文提出我国化学教育中的两点失误原因,其中对General一词翻译有误,也导致了在化学教育中的不利影响,应该予以纠正,重新修订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案,把化学教学改革推向前进。

关键词: General Chemistry,化学,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一、讨论问题的出发点

对新中国高等化学教育发生深远影响的事件是20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教育改革运动。当时因为强调“一边倒”,思想僵化,忽视了立足本国去考察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吸取营养。最终造成了今日中国高等化学教育落后的闭塞的状况。

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历史的缩影。在上个世纪最后的25年间,超过60%的奖项落在美国,美国不但是当今的科技大国,而且是科技强国。另一点值得重视的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约80%是大学教授。从这些历史经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其一,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实力发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其二,美国高等学校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

因此,在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首先应该加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其次要在重视我国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学习西方特别是美国著名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

二、我国高校化学教育的两点失误

1. 关于冠有General课程名称的正确翻译

我国高等教育各类科系的课程设置,一年级第一门课程往往都冠有“General”一词,如General Physics、General Chemistry、General Biology、General Economy等。这些课程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从国外引入时,可能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对于这类课程的设置目的、设置内容都还不够理解,该怎样翻译“General”这个词不甚了了,勉为顺口,就贸然译为“普通”,因而就有了“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普通生物学”等等课程的定名。经过几乎上百年的使用而未加更正,对这些课程的教育思想起了很大的误导作用。

那么对General这个词应如何理解与翻译呢?按英汉字典的首行字解为“一般的;全般的;全体的;全面的;普通的;总的”等。作为“普通的”解释是极少用的,因为“普通”有个更为准确的对应词“Common”,不能说General Chemistry就是“Common Chemistry”,顾名思义也是不通的,一门学科中,不应有“普通”与“特殊”课程之分。

General不是Common,不能译为“普通”,这类课程一点也不“普通”,General是总的介绍,这些课程之所以前置“General”,是因为它是一门学科的第一门课程,是“启蒙课”、是打底的“基础课”和通材教育课,对该门学科做广泛的、概要的和基础的全面介绍,因此至关重要。General Chemistry等于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Chemistry,所以这类课程应译名为“化学概论”或“化学导论”,这才符合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的性,译为“普通化学”是错误的。

西方高等学校对这类课程十分重视,属于重头课,一般是由学术造诣深或负有盛名的老教授来讲授,例如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ibergall教了一辈子大一化学;著名核化学家Seaborg在加州大学担任化学实验课主任。而我国把General错译为“普通”课程,减失了其重要性,往往由新开课的青年教师讲授。所谓一词之差,失之千里。

2. 关于“无机化学”课程的设置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的第二个失误,是在1952年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时发生的。上面已经讲到,西方高等学校化学专业第一门课程,都是General Chemistry,苏联也是如此。不知何故,当时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制定的化学系通用教学计划中,错把第一门课程定为“无机化学”而不是General Chemistry,直至今日。有的学校进行了个别改革,但没有人正式提出修正意见,所以今天大部分学校仍以“无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以化学基本原理和溶液化学为先导,主讲元素化学。元素化学主要是纪实材料,比较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有的学生读完一年级后要求转系,更多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分选专业时,拒绝选修无机化学专业,从整体上影响了化学人才的培养和学科教育的发展。

从学术观点上来看,到上世纪中叶,由于化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无机化学已经成长为一门与近代有机化学比翼双飞的独立分支学科,不能简单地用元素化学代替无机化学。从国外最新教材看,Inorganic Chemistry主要内容包括无机物的结构与对称性、分子轨道理论、酸碱与主客体化学、固体化学、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化学的新近发展、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反应与催化、生物无机化学等等,可谓丰富多彩。它显然应该是一门高年级课程,而非一年级课程,需要在物理学和物理化学课之后开设。

在一年级开设“无机化学”课程的失误,给化学教育带来很多困难,但由于体制、环境与思想的束缚,雷池难越,多年来高校化学教育在很不顺当的情况下蹒跚前行。今天的化学教育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放眼世界,纠正失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三、南开大学教学改革的经验

在过去几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南开大学首先纠正了过去化学教育中的失误,在一年级开设“化学概论”课,三年级开设“无机化学”课,并以这两门课程为定盘星,重新修订化学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设计出合理的“高校化学本科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新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程设置方案确定之后,南开大学立即组织了“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丛书编辑委员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实施推动全面教学改革的教材编撰计划。课程体系改革新方案需要编撰14部新教材,首先我们为理工科化学系编著了一本符合General要求的大一新教材《近代化学导论》,已于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General Chemistry性质的教科书,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十一五”期间,我们准备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教材。其次,为三年级的《无机化学》课程编写的一部教材也已经在2002年由化学化工出版社出版,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其余的12部教材也都已经陆续出版并投入教学使用。

多年来,南开大学还以极大的工作量从事课程教材建设的立体化,编写了与课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成果丰硕,《化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工作,在8年中连续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面对已有成绩,南开大学还在继续努力,努力把化学教育改革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