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炭”还是“碳”?

2006-10-17

中国科技术语 2006年3期
关键词:炭素单质炭化

石 磬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提出关于碳和炭在科技术语中用法的意见,以求形成一个规范。本文源于此。

首先,笔者认为,取消碳字,而将它归并于炭字,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我国绝大多数化学工作者难以接受的。用碳作为元素周期表第6号元素的中文名称由来已久。用一个汉字为元素中文名称始于19世纪末的徐寿,随后发展成以石、气、氵、金为偏旁的独特系统。取消碳字,不符合科学术语的系统性原则,本文的讨论以不取消碳字为前提。

其次,笔者建议,保留目前科技术语中大多数以炭组词的术语,以体现科技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哪些含炭的术语应该保留?笔者认为应结合其来源来讨论。

现代汉语广泛使用的大多数由炭字构成的科技术语,其来源有三:

一是我国古而有之的,如“木炭”等。它们的广泛应用,远早于碳字的创造,创造者不知道它们是元素碳的单质,纯与不纯便无从谈起。笔者建议,基于科技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宜保留。保留这些含“炭”术语的简单判据是:均为碳的单质及其制品的工业名、商业名或俗名,其名古而有之,并被广泛用于技术界和应用科学界,如:木炭、草炭、泥炭、焦炭、炭黑、煤炭、炭精等。其中“炭精”,指烧制产品(baked carbon),可视为碳单质的俗名,构词能力强,如炭精笔、炭精粉等,建议保留;但源自石墨的“炭精”,建议改称“石墨”。此外,笔者建议,一些主要从含“碳”元素的角度考虑而新近形成或未来有可能形成的材料的术语,不宜再沿用“炭”这一古字,宜改为用碳构词,如碳钢、碳纤维、碳纳米管等。其中,碳钢构词能力强,如高碳钢、低碳钢等,而“炭精竿”宜改为“碳纤维竿”;“炭精电极”宜改称“石墨电极”,等等。

二是源于日文。

其中首先应提及的是,日语将元素carbon称为“素”(以下日文中的“”均写作“炭”)。其中的“炭”字承继了古汉语,而许多元素的日文名称缀以“素”字,如水素(H)、窒素(N)、酸素(O)、塩素(Cl)、ホウ素(B)、フッ素(F)、ケイ素(Si)、ヒ素(As)、臭素(Br)、ヨウ素(I)等,也自成体系。源于日文的“炭素”一词在我国科技界沿用已久,许多人已习以为常。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既然我国已用碳为元素C的中文名称,借用日文的“炭素”一词必然会渐渐淡出,但若用“碳素”代之,不符合化学术语传统(在元素或单质的中文名称中没有缀以“素”字的),不如用碳取而代之,如“炭素钢”代之以“碳钢”“炭素纤维”代之以“碳纤维”等,但也有部分术语,如将“炭素”改为“碳”,由于不合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及四音词的阅读习惯,如“炭素墨水”“炭素油墨”“炭素笔”“炭素印刷”等等,特别是遍布各地的“炭素公司”之类,疑之难改,建议暂时保留。

另一个来源日语的含炭术语是“活性炭(active carbon)”,日语又用ヘルスカーボン表之。它是日语翻译欧洲含碳术语的典型代表,在翻译时选用了源自中文的炭字,而舍弃“素”字。但需要指出的是,以碳代炭已是大势所趋,“活性炭”等来自日语的含炭术语已经很少,主要集中于含碳单质的材料。笔者认为,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建议保留类似活性炭之类的术语。但还应指出,虽然我国化学术语中所有含碳化合物都不像日语那样用炭组词了,如碳酸(日语炭酸)、二氧化碳(日语二酸化炭素、炭酸ガス)等,但“石炭酸”是个例外,它来自日语,至今我国医药界仍广泛使用。“石炭”是日语借用的古汉词(如五世纪郦道元《水经注》),古汉语的“石炭”与现代汉语的“煤”同义。如今,除了少数方言以外,现代汉语已不沿用“石炭”一词,继续借用日语的“石炭”更没有必要。如日语将苯酚“carbolic acid”翻译为“石炭酸”,而随着时代进展,英语中早已普遍使用phenol一词代替“carbolic acid”,日语也多已改为フェノール,因此笔者建议国内应废止“石炭酸”这一旧词。此外,来自日语的含炭字的地质学术语,如石炭纪(日语同,carboniferous),即“造煤炭的地质年代”,已沿用多年,建议保留,而“泥炭纪”一词不通用,宜废止。

我国含炭术语的第三个来源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翻译欧洲科技术语时,基于上述双重影响而创造的,如焦炭(coke),炭(charcoal)、煤炭(coal)、炭疽(anthrax), 等等。这些术语大多不与英语carbon对应,而是由古老的“炭”义派生。笔者认为,这一来源的含炭术语大多历史久远,应用广泛,以继续沿用为宜。但笔者注意到,英语cementite之一义cementite另一义为碳化铁,即Fe3C, 是碳的化合物,显然不能改为“炭化铁”。的汉语“渗碳”和“渗炭”目前是并用的。鉴于前者比后者用得更广泛,而且大多数使用者都意识到,此词是从元素角度创造的,因此,建议只用“渗碳”,废止“渗炭”,如渗碳钢、渗碳体、渗碳炉、渗碳剂等等。另一个例子是“炭化”和“碳化”。“炭化”(charring)跟“碳化”(carbonization)在化学学科领域的区分是十分明显的。前者与“液化”“固化”“气化”等构词法相同,是生成炭之义,这里的炭古已有之,并约定俗成,在中学课程里也有介绍,不宜更改。而后者与“硫化”、狭义的“氧化”“卤化”等构词法相同,是与“碳”这一元素化合之义,不会误为炭化。但值得一提的是,与carbonization十分相似的英语术语carburization是“渗碳”(日文“浸炭”),既非碳化也非炭化,另外,在化工行业中常将“碳酸化”(carbonation)简称为碳化(从不用炭化),笔者建议工业界人士不宜如此简化,以免发生误解。好在诸如此类的术语不多,容易分辨。

总之,在应用科学和工农业,包括煤炭、材料、地质学、医药、农业等诸多领域,早在“碳”字出现前就已经创造的,包括自古就有的或由carbon,charcoal, coke, char, carbo,anthra驳确译创造的,大多是以碳单质为本义(包括它们的派生词),如已约定俗成,建议继续使用。而凡从化学组成(及其变化)着眼,涉及元素carbon的化学专业术语,包括未来再创造的涉及碳单质的科技术语,建议使用“碳”字组词,取代“炭”字组词。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前面已述,应区别对待。

猜你喜欢

炭素单质炭化
炭素电极挤压机加热工艺研究
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600kt/a炭素项目(二期)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诸单质运动的含义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
水稻秸秆制备生物制活性碳
市政污泥炭化时间与温度研究
炭化米糠经臭氧活化制备活性炭及其去除Cr(VI)离子
炭素煅烧回转窑三次风系统结构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