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2006-10-13王宇清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按照燕国材教授的观点,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由5种基本的心理因素组成: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非智力因素有动力功能、定向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等六大功能,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必然会有所表现,并对学习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课外阅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而艰苦的智力活动过程,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具有比较明确和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较浓的语文学习兴趣,较高的语文学习热情,较强的学习意志以及坚韧的学习性格和品质。下面我就从这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使学生愿读。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应该说,许多学生都有提高阅读能力的意向和愿望,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途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清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以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依靠大量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开展朗诵会、故事会、名著赏析课、专题讨论会、读书笔记写作等活动,把阅读能力培养与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语文知识和文化积累,培养文学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语文学习的能力,真正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其次,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以维持和强化学习动机。所谓自我效能感,按照班杜拉的界定,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是学生亲身获得的成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立一个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在追求和实现这一个个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多用表扬,少用批评,要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成功,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更要及时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同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经常开展故事比赛、辩论赛、名著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我曾组织了一次文学知识竞赛,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简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事后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总忘不了准备竞赛前的日日夜夜……”“竞赛时,同学们全身心投入,气氛非常热烈,这一次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当我在别人的充满羡慕的目光注视下,快步走上领奖台,我不禁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你真棒!”。
2.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
兴趣与动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既能强化学习动机,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要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能强求一律(当然,不能过分照顾学生的阅读水平,要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有些作品,学生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与名著有关的一些精彩剧集,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作品有关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开展名著赏析活动,引导学生从一些精彩的章节入手,进而由点及面,使学生的兴趣逐渐延伸到整篇作品中去;开展探究性阅读,提出一个探究专题,让学生去阅读文本,并开展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此外,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扩大兴趣面,文学作品大都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从指导文学作品阅读开始,进而逐渐扩展到科技性作品、文化典籍上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自然会爱读书了。
3.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乐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有着动力和调节功能,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什么是热情?热情是一种比较热烈、稳定而深厚的情感状态。学习热情是以快乐感为基础的。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全班形成一种热爱读书,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集体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通过精品赏析课,让学生感受到审美的快乐;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通过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交流和合作的快乐;通过编辑个人(读书笔记)作品集,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快乐……例如,每学期末,我都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主要是概要式和随感式)编成个人作品集,并相互交流。因为要公开展示,学生都会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装订后给小集子作个漂亮的封面,画上漂亮的图案,自己不会画就请别人帮忙,并给作品集起个好听的名字,什么“草叶集”、“点滴集”、“偶得集”、“浪花集”,等等,不一而足。在交流课上,大家纷纷展示出自己的集子,并相互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也感到乐在其中。
4.砥砺学习意志,使学生勤读。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要“着紧用力”。所谓“着紧用力”,第一,就是要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他说:“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又说“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又说“读书如战阵擂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莫更回头始得”。第二,要以坚持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他说:“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竿不可放松”。也就是说,读书要坚持不懈,要勤奋,不可一日松懈,否则会“一篙松劲退千寻”。阅读过程并不全然都是快乐的,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此放弃,以致半途而废,这就要激励学生要勇于去克服困难。教师可以用一些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去启迪学生,可以以名人勤奋读书的事迹去激励学生,可以以读书只有长期坚持下去才会有所收获的的道理去教育学生。这样做能够给学生以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当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还是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克服困难的策略和技巧,譬如以退为进,合作探究、查找资料、请教别人等等,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一味强调勤奋、苦学。
5.培养良好学习性格,使学生自主阅读。
所谓学习性格,就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学习活动发生影响的性格。具有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体现出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等性格特质。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不管是对优秀生还是差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于学生发表的见解,正确的,特别是有创见的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褒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即使是不正确的,甚至是可笑的,也不能加以嘲讽,以保护学生可贵的自尊心。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要通过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相互竞争,努力创设一种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要引导他们不能只把“我”和别人比,更要把“新我”和“旧我”作对比,要看到自己在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上的不断进步。
有了良好的学习性格,学生会自觉主动的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学会自主调节课外阅读的策略,自我规划和管理课外阅读的过程,并对自己的阅读结果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这样学生就真正能够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实现自主阅读了。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培养和形成,应该是一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而且,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非一日之功,这需要老师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积极引导,长期坚持下去, 如果“一曝十寒”,那就很难有什么成效了。
(王宇清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