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2006-10-12高广东许世勇魏立英
高广东 许世勇 魏立英
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主要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工作时,阅读器会不断发射无线电波来激活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将载有加密目标特征的信息发射回阅读器,完成目标的自动识别。它具有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达到几米至几十米)、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识别多个对象、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能力,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和保密性强等特点。RFID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员管理
将电子标签植入人员皮下、缝制在衣服上、集成在手表内戴在手腕上,或贴敷在证件上,在营区适当位置安装一些阅读器,便可实现对营区内人员的自动高效管理。在训练场上,系统会自动告诉你某连、某时、多少人到场训练:在考核场上,系统会自动识别出多少人参考、正在考谁、有无替考,在集结地域,队伍只要一通过集结点,马上就知道出动了多少人、多少装备;点名时也不再需要呼点,只要拿着手持式阅读器,在队伍前边一走,谁到谁没到,即可一目了然,紧急集合时,再也不需要到处找人,系统会通过就近的阅读器,向每个人发送信号,提示其迅速归队集合。
车辆管理
给车辆加装上电子标签,通过营门时,马上就可以知道这辆车是哪个单位的。如果在车内安装嵌入传感系统的电子标签读写设备,那么驾驶员是谁、什么时间进出营门、车里坐着哪些人,以及车辆已行驶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油料等信息马上就能传到管理中心,如果再配上GPS,那么外出车辆到过哪些地方、哪个地点停留了多长时间等信息,也都能记录在案。如果将零配件也“贴”上电子标签,那么在维修保障时,再也不用洗去污垢看型号或者拿着坏件上街采购了,手持阅读器就可帮你轻松识别这个零件是哪个厂家的什么型号的产品。
物资管理
用RFID管理物资器材库,管理人员不会再为清点库存物资而发愁,安装在库房内的阅读器会自动告诉你现在库存有多少、有哪些物资等,当你到仓库领取器材时,系统会自动检测所要寻找物品的存储位置,并检测到存储位置错误的物品,让物品“自动报告”自己的位置,而不需要人为介入查找,领到器材后,不需要办理出库登记手续,出门的一瞬间,阅读器会自动识别出是谁、什么时间领走了哪些器材:同时,系统会自动修改库存量,当库存物资数量不足时,自动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物资器材补充,当管理人员把补充的器材放到别的器材架上时,系统又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你,器材放错了位置。
应用于作战系统
RFID技术在作战系统上最早的应用还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能够在黑暗中辨别敌我双方飞机,盟军就把RFID技术应用在了战斗机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将RFID技术嵌入到自动化指挥系统内,系统会根据指挥员的权限,自动配合其实施作战指挥,可有效防止他人或敌方实施欺骗指挥;将RFID技术嵌入武器系统中,系统会自动识别出操作者是我方人员还是不明来客,若是我方战斗员,武器系统可被正常使用,若是不明来客,武器系统则自动停止工作,以防被敌方利用。
应用于精确化保障
未来信息化战争空前剧烈,战场物资消耗猛增剧涨,军事物流保障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军事物流活动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信息化的战场环境要求军事物流必须适时、适地、适量地为作战部队提供物资保障,即在准确的时间与地点向作战部队提供数量适当的军用物资,这给军事物流保障的快速性、机动性和准确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在作战过程中,在哪个方向投入了多少兵力,有多少装备,携带了多少物资给养,能维持多长时间,需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补充,通过RFID都可一目了然,这支部队所需的给养现在哪个集装箱内,是否需要向上领取或就近调配,也都清清楚楚,前运物资已到什么地方,有没有送错,都会尽收眼底,弹药消耗了多少,装备损坏了多少,现有多少伤员等等,这些战损情况,系统都能了如指掌,并迅速指挥后装保障分队实施快速、精确的保障。
目前外军对RFID技术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军。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给每个运往海湾的集装箱上加装射频卫星芯片,准确地追踪了国防部发往海湾的4万个集装箱,从而实现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的全程跟踪,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使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了军事物流保障的实效性。与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中的海运量减少了87%,空运量减少了88.6%,战略支援装备动员量减少了89%,战役物资储备量减少了75%。这种新的运作模式,为美国国防部节省了20亿美元的开支。英军也利用这种先进技术,使高达90%的后勤物资能够高效率地运抵前线。这和1990年海湾战争时的情况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责任编辑]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