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典

2006-08-31王秀亮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6年9期
关键词:天意行路难用典

王秀亮

诗歌是一种追求语言的简练和意境的文体,常见的格律诗和词曲一般只有数十字、百余字,在有限的字句里面,既要考虑各种格律条件的限制,又要寻求意象的丰富和意境的优美,所以就特别讲求修辞技巧。用典就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技巧。

用典,即引用典故。就是在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前人用过的话语。过去人们对于用典常有一个限制语,叫做“有出处”,意思是要出自于古代经典特别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是,到唐宋之后,人们的阅读眼界越来越开阔,引用越来越广泛,也就不限于传统经典了。

用典又分为“用事”(又称为“事典”或“稽古”)和“用语”(又称为“语典”或“引经”)。用事是指引用古代故事或某人生平事迹以丰富诗意的写法;用语是指变化了前人的词语,但沿用别人的诗意的写法。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半阙词中前面几句就是用《三国志》中关于孙权的历史记载,属于用事,而最后一句就是引用曹操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之子,豚犬耳!”属于用语。

一般的用典大都比较显豁,称为明引;也有些用典比较隐晦,称为暗引。如上面引用的这首词,其上阙:“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里面的最后一句,就隐含了《论语》中孔夫子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属于暗引。

用典的方式也有多种;有的诗只是其中一两个句子偶尔用典;有的则整首诗多处用典,但只用同一个典故,变化出不同的词语,大多的怀古诗歌都是如此;有的整首诗几乎句句用典,各句所引用的内容都不同,如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首联引曹植斗酒十千之事,次联引鲍照的诗句,然后引姜子牙、伊尹的故事,最后还有《列子》歧路亡羊的故事,宗悫的豪迈名言,内容各不相同,但作者却使它们很好地统一到一个主题下,达到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考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注释]杜甫有诗: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

这首词有多处用典,试分析“天意从来高难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这首豪放派的雄词词眼是什么?试作简析。

②作者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四块玉·洞庭湖

马致远

画不成,西施女,她本倾城却倾吴。高哉范蠡乘舟去。那里是泛五湖?若纶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

①这个散曲是以什么历史事实为题材的,表达了什么主题?

②“她本倾城却倾吴”的两个“倾”字有什么不同?分别解释。

【王建军/设题】

猜你喜欢

天意行路难用典
拟行路难(其六)
两手
朋友
用典犹如用比兴
慈悲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如果爱有天意
谎言残酷都是泪:19年不与同城妈妈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