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圈里的概念性消费

2006-08-18王国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6年4期
关键词:熟食店山珍海味超女

王国华

单位门口有个熟食店,专营灌肠和鸡脖子。自从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热播以后,熟食店的名字改了,新名字十分惹火——大肠斤!还别说,更名之后,保守估计,该店铺的营业额上升了10个百分点,乐得老板天天哼哼“呼啦啦,呼啦啦,你们快来买吧”。看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搭车,收效会立竿见影。

这就是概念性消费的魔法。而且,目前这种概念性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方向。当一个词汇突然蹿红以后,围绕着它的一个购买群体也随即形成。也就是说,有买的才有卖的,有需求就有供给,有崇拜就有装腔作势。

事实上,我对概念性消费并没有丝毫偏见。存在即合理嘛。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由,那就是概念性消费形成的供给,对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滋润和丰满。概念形成,决不会仅仅是简单一个概念,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定是一个更大的“场”。海选“超级女声”背后的全民如何狂欢?庶民如何脱颖而出?如何看待“超女”和传统明星的气质区别?等等,都是可以深思甚至做博士论文的。当良莠不齐的图书、唱片和电视节目在“超女”概念下展开的时候,这个词的“内核”就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诚然,这种外延方向不定,比如探讨张靓影是否结过婚,到底和几个人谈过恋爱,李宇春是否同性恋等等,就完全背离了初衷。

一种文化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切入点,不是凭空而来。让文化下面的概念更丰满,文化本身也就更完善,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然而,蜂拥而上的供给无疑是泥沙俱下。一个概念之所以畅销,自然是适合市场,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指向。同所有文化消费一样,最终要落实到需求上来。但文化消费同其他消费形式不尽相同。众多的供给者不仅要赚到钱,还要让操作的概念升华、提高。但是目前,我们哪里能看到这样的前景?

所以,概念性消费是把双刃剑,磨刀霍霍,斩杀消费者和供给者。供给者们其实是被一个钢铁一样坚硬的圈子套牢在里面,一点也不敢跨越雷池。他们亦步亦趋、谨小慎微,生怕被淘汰出局。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山珍海味吃多了也要恶心,更何况这些还算不上山珍海味。概念性供给会延展“概念”本身,而现在却是在收缩。其实,延展不利,概念性的消费和供给不仅会收缩文化概念的内涵,甚至能毁掉这个概念。

猜你喜欢

熟食店山珍海味超女
一起彩钢板房商铺火灾事故的调查
2016超女决赛冠军夜人气破十亿
纽约市最著名的三明治
西斜街熟食店
炮轰超女之后……
“超女”后遗症 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