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北国瑰宝

2006-08-04刘占远

中关村 2006年4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哈尔滨建筑

刘占远

上帝的礼物

如果说人类有什么值得保留的价值,那就只有文化与艺术了,因为他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留下的灵魂。如果一座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值得保留的价值,那就是这座城市的建筑文化。在广袤的东北平原,在冰雪肃杀的北国,上帝给这个荒旷的土地降下一颗晶莹透丽的明珠,从此,这里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有了哈尔滨冰雪的土地也变成了童话的世界。

历史将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积淀在华夏的最北端,从而一提到东北就使人与哈尔滨的城市美联系起来。如果说海洋文化诞生的城市一直成为人类活动的热点,诸如上海、广州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就代表海上通商的造物,从城市审美上扶摇于汤汤之上的大厦雄俊决不少见。内地的古老楼台更是中国建城历史的主打,那么,唯有哈尔滨市于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演变使其成为别样的城市,独具一种冰凝玉琢的冷颜之美。她的美,由于有了由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构成的城市文化而体现。因而,寒冷、冰雪也那样亲切。当朋友们打开地图将眼光向东北最边远的地方扫视一眼,就会由于那里标有哈尔滨市的名字而抢眼。为那个上帝的礼物而折服。设想一下,如果在那个位置少了哈尔滨东北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会给人留下何等凄凉荒芜的印象。

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既不是太阳岛也不是冰雪节,倘若她仅仅是一座没有文化特点的城市,绝不会受到追捧。当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体的城市成为中国最北部繁荣的大府,东正教教堂的塔尖是我们望见的最为有吸引力的艺术品。围绕其周围构成街区的各式西洋建筑风格完全代表了天主教文化的历史遗产,不管是属于西方文化根基的天主教还是后来的东正教建筑格调传载的都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模式的文明精神。这在中国的大地上,从城市美学的意义上无疑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亮点。因而,说哈尔滨是上帝降下的瑰宝一点不为过。甚至也许这些上帝的礼物带着浓厚的殖民色彩,但不也是我们的前辈用血泪和屈辱交换的吗?毕竟,文化产品与殖民主义行为不能同题共论。文化产品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哈尔滨——发展要凝思

多少年来我们的城市价值定向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偏差,使用的价值观一直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导。在这样的价值主导下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被淡化或者说遗忘了。于是,几乎全国所有的城市文化遗产都受到在发展的名义的破坏,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哈尔滨市的城市文化无疑也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所带来的损毁。记得80年代初踏上哈尔滨的土地整座城市浑然就是一座世外桃源般的洋都景象。而今,随着时代的脚步,我们的经济固然越来越发达,然而,那种美好的城市感受,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富裕的日子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时代似乎正在失去一些重要的财富。

一天,偶然读到一篇有关于哈尔滨市发展的文章,读来不免多发伤感与担忧,这才记起那块北国瑰宝。近些年来,透过满街充斥的商业广告、匾牌和不协调的应用附着物足可见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城市本体面貌的破坏程度。哈尔滨市是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早期的建筑荟萃了欧洲各个流派的风格,巴洛克、拜占庭、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等诸多建筑艺术形式争相辉映。这在中国的城市中所独见。一座城市的立市之本除了她的不趋同的文化特色就不再有任何选择,否则就只能将那座城市喻为一个巨大的生活区。哈尔滨市离开了这种多样洋都的城市面貌就渐渐地在人们的心目中褪色了。然而,发展注定是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城市的发展最能够记录人类文明的脚步,哈尔滨市同样伴随着祖国开放的脚步走进了新的世纪。

在历数大宗的边贸活动、活跃的商品流通、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改善了哈尔滨人民的生活条件的同时那座城市应该回首凝思一下,看看城市发展给我们时代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答案,看一看未来的发展之路怎样选择。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从一开始就没有跳出一个由时代主流引导出来的扭曲,一味的商业利益至上所谓的经济活动在今天看来至少是以牺牲城市的文化特性换来的。难得的是至此才有哈尔滨人慨叹:“拆掉记载文化特点的老建筑使购物中心取而代之,大多临街的历史建筑都变成了商户,难道人家是千里迢迢到这里来购物的?”我们在忙着发展的口号下在那些建筑上挂个广告牌、打个洞仅仅是为了蝇头小利温柔地侵蚀一下,挟改造之名,行破坏之实却真的是要了文化名城的命根。

难怪有专家抱怨说,国家对于哈尔滨市的老建筑保护有十分明确的法律,然而,一旦与利益挂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不,像中央大街的教育书店、北方大厦的改造,最终还是一意孤行。听说道里区西11、12、13道街不久也将被扒掉。问题的关键是具体到哈尔滨市如何选择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使她拥有精彩的未来。在有关发展的认识上人们习惯从事物的表象上认识问题,以为只要关注经济活动就是发展。这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极容易造成极端的思维模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事实验证了这样的发展观所造成的恶果,有专家证言对于构成这座文化名城的建筑损害近20年来超过前60年历史的总和。因此,认清有关发展的问题是哈尔滨这座北方名城面对21世纪最首要的问题。

文化之都要整体

除了来自商业行为对于老建筑的直接损害,涉及保护一座城市的文化古建筑一贯是有选择零敲碎打的定点保护法则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除了标明要保护的建筑其他都可以被认为没有保留的价值,因而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拆掉和利用,这种文化保护的现象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将所有的城市特色毁掉了。就在哈尔滨还保留了相应的城市整体时检讨有关文化的保护问题也算不幸之幸吧。设想一下最后的哈尔滨在只有几座受到保护的建筑孤岛中孑立,哈尔滨的城市定位又是什么呢?所以保护文化名城要整体,从美学的观点上看问题,如果城市是一个由历史承载的作品,她的整体形象一定要完整,被肢解的城市还有文化可言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的确有许多历史建筑和老民居成了危房,改造也刻不容缓,问题是一座城市的本质是她的文化元素,而不是方便使用的唯一价值,文化是立城的基础使用是她的内容,决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顾此失彼。他们决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这两方面是一个协调的问题,协调认识到城市的文化基础能够为城市的使用提供身份保证。那么,哈尔滨市的保护与发展就是要保障其独有的东欧及西方近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改造的老城及建筑要么修旧如旧,要么,强化吸收与其相统一的建筑元素。这样,一座完整的哈尔滨才能够恒久的坦卧在广袤的东北平原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现代化的经济活动决不是以牺牲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取得的,开发区一定要离开老城,在老城周围搞开发就埋下了祸端,如果一定要将发展联系起来,老城的文化品位绝非是附着之在,她的存在就像精美商品的包装,商品没有包装岂不就没了市场。相信哈尔滨市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认识城市文化体现的重要,使她能够在有关城市的作品中成为一支不可多的奇葩。

不要扔掉她——哈尔滨,这个上帝的遗物。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哈尔滨建筑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建筑的“芯”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