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者”说……
2006-08-04关纯
关 纯
《中关村》杂志记者采访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卫东,提问“神龙”和“东风”汽车发展“龙飞凤舞的秘诀”。刘总答曰——“诚信+质量”。这是朴素的经验之谈,也确实是“神龙”“东风”两个品牌成功占领市场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这是神龙企业“龙飞凤舞”的“内因”话,那末,影响汽车发展的“外因”又是什么呢?由此让笔者想起刘总的另一番说法。
“汽车人”刘卫东深知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他作为人民代表,曾提出《倡导理性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议案。字里行间不乏振聋发聩之语:“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巨大障碍。”“非理性行为的主要表现,一是政府公务用车追求大排量、大尺寸;二是城市出租车更新纷纷追求高档豪华标准;三是私车消费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跟风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现象。”
近年来,关于小排量汽车的争论“长盛不衰,且久议不决”,可谓是“热门话题中的焦点”。不过,冷静观察和认真思索之后,条分缕析,问题并不复杂,概言之,不过是“造车者”商家、“有车族”用户和“管理者”交警之间对“游戏规则”的论争。至于“无车者”如我辈之流,想说的可能就是“国家资源的浪费、环境保护的恶化、公共交通的拥堵”而已。“无车者”说,有旁观者清的意味。
“无车者”说:考量我国的公车,目前已经超过300万辆,每年政府用在公车上的开支高达3000多亿元;倘若能节省出十分之一,即300亿元左右,就可以让所有农民的孩子都享受义务教育,在“希望的田野上”喜闻朗朗书声声。
“无车者”说:目前我国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但中级轿车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型车的增长速度。国人的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富裕的程度,100年之后人均GDP也赶不上美国,但国人的豪华车消费却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更不用说“爆发户”的座驾可与西方国家“巨富”比阔。这种奢侈现象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大相径庭,也凸显出我们分配制度的弊端和相关法制的缺失。至于一些豪华车主素质低下,开着“奔驰”“宝马”欺行霸市,行为极其恶劣,激发社会矛盾,更是与建设“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无车者”说:关于小排量车的论争,“雷声大,雨点小”,讲了些“硬话”,却鲜见“硬措施”,难免不让人生发“引而不发”之虞。且以首善之区北京为例,在市政协会议上,关于小排量汽车的论争又掀高潮。《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参加小排量汽车讨论的委员大致可分为三派,以纪世瀛(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校长)为代表的“强烈支持”派和以安庆衡(北汽控股董事长)为代表的“稳步发展”派,还有认为越俎代庖的“不屑一顾”派。诸说纷纭,思想活跃:“目前小排量车性能较差不宜推广。”“那就应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发展。”“目前小排量车市场有限,难以支持高投入。”……看来,“造车者”和“有车族”立场分明,尚难以“尿到一个壶里”。不过,争论中的一段插曲倒颇为有趣,爰为之记:安庆衡闻知纪世瀛的座驾是克莱斯勒(排量3.5升),问“你为什么不买1升的?”纪答“我是想买,但董事会不同意,说它关系到学校形象。”看来,“不屑一顾”派更为明智,买什么和卖什么,是市场的事,违背市场规律的好心行为很难奏效。
“无车者”说:放眼世界,新能源技术正在让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革命”。各国汽车商家均投入巨额资金和巨大研发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汽车业界公认,今天的汽车与100年前的汽车没有什么显著不同;然而,未来10年到15年,汽车领域将发生惊人的转变,从单纯的机械化向电气化、数字化全新的方位发展。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汽车人”还有闲心在“排量”大小上喋喋不休、扯淡不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