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2006-07-28秦行升
听力缺陷给聋生带来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语言缺陷。由于他们部分或全部丧失听觉功能,所以不同程度地造成他们接受语言和表达语言的障碍,这无疑给聋校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据调查,目前聋校作文教学效率并不高,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写出的作文不尽人意。写作文难、教作文更难是聋校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为此,我们于2001年开始在作文教学中大胆进行新课改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教学计划,重视语言积累
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首先须让学生多读,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我根据本年级段大纲中的作文要求,对学生的作文学习基础、水平、能力与作文学习的优势、不足制定了作文教学的计划。
1.多读。聋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制约他们的语言发展的瓶颈。要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多读、多背。大量积累语言材料,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材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内容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到。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缺乏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能自觉地注意语言积累的学生不多。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平时教育不够和教学要求不严不无关系,该读的没有严格要求,该背诵和默写的没有检查落实。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读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许多著名作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秘诀时,都将儿时能背诵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作为经验之谈,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他们具有浓厚的语言积淀。可见,多读、背诵是积累语言素材的有效途径。另外要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要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聋生由于语言文字障碍、理解能力差,读不懂,所以不喜欢读书。为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指导学生选择接近他们实际水平的读物;二是以个人爱好为起点,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开展读书比赛、背诵比赛、优秀诗文比赛,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凡是课后要求背诵的,我一定要求背诵,进行记分考查。
2.多观察。我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引导聋生深入生活,联系实际进行观察,鼓励聋生参与活动,并着重加强方法指导。如:观察什么,按什么顺序观察;怎样活动,步骤怎样,有何感受等等。每册的看图学文,我都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写一下,最后再学习课文,看课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与自己写的进行对比。学完语文第十册《老鹰捉小鸡》课文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了一次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了仔细观察和体验,然后进行写作,结果这次作文写得都比较成功。
3.多记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一是我要求每人坚持写日记,将观察到的事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及时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材料库。二是每人准备一个记录本,题目为《读书摘记》,要求学生把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新颖的开头等记录下来。可以多角度地收集,可以从老师、同学那里转抄过来,也可以从电脑网络中下载。
二、深入现实生活,采集写作素材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集生活素材。
1.组织学生亲自去“做”。只有亲自去实践,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活动的过程、活动的细节以及活动的感受掌握好,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我总是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亲自带他们参加野炊、郊游、文体活动等,要他们有目的地去观察、去体验。随后要求聋生把自己的“活动”情况用口语(或中国手语)说给别人听,目的是给聋生语言实践机会,形成语言能力,哪怕能说上一两句,对他们的写作也是会有帮助的。这样才能获取写作素材。
2.带领学生到现场去“看”。要写好作文,必须跳出课堂、学校的小圈子,扩大生活外延。“读好社会、读好自然两部大著作”的口号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我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看东升西落的太阳,时圆时缺的月亮、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热闹非凡的市景、小巧玲珑的玩具……。
三、加强全面指导,水到渠成成文
1.实话实说,实事实写。
我认为作文的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反映生活、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作文课上我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作文要求,但必须做到实话实说,实事实写。几年来,学生渐渐懂得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去写,虽然文章中语句不够通顺,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
2.读中改,想中写。
聋校学生作文可谓“漏洞百出、病症各异”。遵循作文重在修改的原则,我采用“示范批改法”、“师生合作批改”、“学生互改”等,把平时学到的语文知识用于修改作文中。由易到难从点到面铺开,让他们在读中改,想中改,改了再改。对改得恰当之处,则给予热情肯定和表扬,对改得不当之处也及时加以指导,正面鼓励。由此学生不厌改文,改出属于自己的好文。
3.教师写“下水”文,引导聋生开拓思路。
我经常根据班里校内的人和事写“下水”文。如语文第十册的写作训练《我的同学》,我就写班上一同学做“艺术剪纸”参赛作品的事,突出表现他“认真、细致”的特点;写《冬天的景象》时我选了下雪时到郊外的所见所闻……。因为我写的是聋生熟知的真人真事,他们看后备感亲切,所以指导起来容易。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就趁热打铁,从多角度引导聋生开拓思路。小到词、字、标点,大到表达方式、文章结构、布局谋篇。看同学们频频点头、若有所悟的样子,显然受益非浅,我自然感到乐此而不疲了。
如果聋校各年级教师都能够特别注意耳聋学生的语言和写作素材积累,培养他们的看(听)、说、读、写能力,相信聋校作文教学一定会有新的起色。
(秦行升 山东省邹城市聋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