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言语特征看教学现象
2006-07-28黄华伟
本文试着从语文的言语特征这个角度,对语文教学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学现象和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希望能把它们讲得清楚。
一、从言语呈现的典范性和优美性看课文选用、课堂语言和学生作文
所谓言语呈现的典范性是指语文学科中展示给学生的言语材料应该要合乎汉语语法和使用习惯,能给学生起示范、学习作用。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也是对语文言语的低级要求。
优美性则是说言语材料应该是有美感的,能让学生觉得它们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是优美的而令人喜欢的,这是语文人文性,尤其是文学性的体现,是对语文言语的高级要求。
这就决定了语文中的言语材料只能是“滞后”的,在较长的时间考验后,在广大读者的认可后才可以的。比如课本所选的文言文,现代文中如鲁迅等人的作品。都是典范而优美,足以用来当作学生学习言语的榜样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材将逐渐变得“开放”,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作为语文课文,在言语质量上一定要精益求精才好。
除了课文,课堂言语无疑是学生接触得较多的材料了,有句话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生活中的言语却不应该都是语文的,而教师作为语文学科的“代言人”,尤其应该注重自己有课堂上的言语。而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言语是粗糙的、无组织的、干巴巴的,甚至会存在这样那样的语法毛病,或者带进一些不甚规范的方言口语用法。这可能是老师们没有把课堂言语讲得规范而优美的意识,过于随便,不假思索,张口就来的原因。这样固然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同时也失却了最好的教学机会。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表达流畅优美,实在是语文教师课堂言语的必要素质。语文老师的课堂言语应该和政治老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们不同。另一方面,当然是对学生言语的关注和重视,在课堂上纠正学生错误的表达,使之典范而优美应该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
语文很可能是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基础学科了,所以它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最快、最直接,比如网络言语、港台流行语、卡通化言语、韩日影视中的对白、无厘头言语等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学生,然后学生就会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如gg、mm、in、恐龙、菜鸟、晕、巨、好好吃、哇噻、……这是颇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虽说言语是开放和不断创新的,但作为语文的言语,却不应该是网络文章、港台剧台词、邻居李大妈的讲话等,也就是说,要遵从“约定俗成”,更不可忽视它的典范和优美,对其中一些语法欠通、表意古怪的词句,还是加以剔除为好。
二、从言语传递的间接性和模糊性看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评
言语传递的间接性是指言语所携带的信息并不是可见可闻可触摸的,它是要经过认识的转化才能被识别的,即言语传授、接收的非直接性。这就如文学区别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样。这是从传递的过程来讲的,如果从结果来看,无疑,它因此也就有了模糊性的一面,因为在信息的传接过程中,由于人脑主观的加工和加工后的再表达,就很可能会增删、改变其内容,即我们对言语内容理解、表达的非同一性。
而这一点很可能是最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不到位的:即语文的言语传递是必须要有主观的理解、想象才能完成。
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言语传递的过程中做文章,在这个“间接”中,让每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展开思维。而这正是言语的间接性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是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载体所没有的。
近几年,又热衷于把教学和“网络”进行“整合”。我听过一堂课,内容是对苏轼词的学习,让学生们上网,输入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文章,剪,贴,很快,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评介内容。这是语文课吗?是语文学习的方法吗?这样在信息载体上虽然还是言语,只是这样的理解体悟却把传递的“间接性”给省略了,快则快矣,可那么快干嘛呢?
所以,我想,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如果省略了这个言语体悟的“间接过程”,而直接给学生结果,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想象,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的,都应该倍加警惕。
回到言语,回到体悟,回到思考和想象,回到间接上来吧。
而语文测试手段的客观、量化是已被人诟病多时了。“雪融化了是春天”,是语文的言语;“雪融化了是水”,则应是自然科学的言语。这应该就是两者孰好孰坏乃至孰是孰非的根本所在吧。
言语传递的间接性决定了结果的模糊性。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已较充分地看到了这一点,也已做出了相当“宽容”的姿态,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模糊,才有了多义,才有了多姿多彩,才有了文学的美丽、语文的美丽。
三、从言语本质的思维性和创造性看教学终极目标和生命所在
所谓言语本质的思维性是说言语的核心是思维,它是言语表达、传递的“原动力”。这和上文所提到的“言语呈现”、“言语传递”的关系也许可以较直观地用图表示如下。
即无论从接受来看还是从表达来看,思维是根本性的。只有改良了思维品质才会提高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虽然思维品质的提高也只能从外部的知识掌握、能力训练入手,但我们可以剔除一些和思维品质改善无关的学习内容,提高效率。
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只有触及学生的思维(包括情感),才能最终改善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思考,告诉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以为考出好分数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考出好分数的方法就是多操练,像理科学科一样多做练习,这无疑是事倍功半的,有时还可能会南辕北辙,比如以牺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感、兴趣和美感来追求分数。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言语思维品质的培养,比如形象性、情感性、完整性、清晰性、准确性等,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语文学习的关键,也才是我们语文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说思维性是言语本质的内化,那么创造性就是言语本质的外现了。创造性就是说言语在本质上是常用常新的,是个开放的系统,是不断改善、发展的过程。
这和前头所讲的“典范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要“保守”,却又必须吸收有生命力、合乎要求的词汇、语句、表达方式。否则,言语就是一潭死水,就会腐烂发臭而最终干涸。
我们要做语文言语的“有心人”,要关注生活关注学习中出现的新词汇,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果,鼓励学生在规范的基础上出新,这将会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言语的有趣,认识到言语的美好,最终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言语有了鲜活的生命。
只有这样,我们的言语才典范而不死板,优美而不迂腐。语文课才会永远生机勃勃,充满吸引力而让学生喜欢。
我们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往往也就遮蔽了它的终极目标,而目标的不清晰自然就导致了行为上的茫然和差错;而失却创造的意识和勇气,往往也就扼杀了它的生命。
(黄华伟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