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2006-07-28黄凤贤
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原则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进而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体现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是关键。语文教材的内容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广阔的视野,这实际上已经为学生的联想的想象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是,只有发展学生和联想力和想象力,他们才能明白语文是生活的反映,语文与社会、与自己的心灵有着密切地联系,从而才会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认真、自觉的学习,逐步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扩大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深入认识客观事物,学会联想和想象能力
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虽然学生还不具备哲学思维,但由此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事物的方法,学会抓住感性材料,由此及彼地联想,发展形象思维。例如,在《在山的那边》中:山那边是海,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要历尽艰险。这就要学生联想到,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艰难险阻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座山,爬山是艰苦奋斗、看海是理想的境界,理想境界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不要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就大为失望,不要期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那么诗中所说的“海”是什么呢?学生说是大海,诗人想爬过山的目的是看大海。而诗人说“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指的不是自然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结论是理想境界。诗中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学生说是拟人手法,人生路上的困难一个比一个严峻,山色是青的,因为我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又譬如,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常常感觉腹中空空,提笔难下,视写作为畏途。其原因在于缺乏形象思维,不善于联想和想象。应让学生观察傍晚西南天边的孤星,让其写一段景物描写短文。大部分学生总免不了“明亮”、“晶莹”或“眨呀眨”的老套描写,缺乏新意。对此,应提出问题:客观事物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联系着的,那星星与哪些事物有联系呢?天空、山峰、河流以及万家灯火,甚至外星空,特别是与人的关系。找到了事物间的联系,材料就多起来,便能有效激活联想思维,自然就会出现文思如涌的写作佳境了。这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事物特征,促进认识理解的能力。星星作为自然景物,在其外在形式的美,如:色彩、线条、形态等。但“大自然中并没有任何直接影响理智情感和意志的魅力,只有当人认识大自然,从思想上深入到因果关系中去的时候,大自然才能成为教育的强有力的渊源。”自然必须内化,才会给人以净化、陶冶、感染,才会产生美感和惊奇、赞叹或大彻大悟等情感。既是孤星,那么“天空是蓝色的家”,既然晶莹,那么“山峰是摘取宝石的勇士”。这种内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活动。
二、利用生活积累,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
语文反映生活,却并不都是直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总是从经验开始的。的确,很难设想,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包括知识积累,能顺利认识新的事物或接受新的知识。以往的经验是巨大的思维宝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口头描述一段自己印象最深的童年生活,当读到充满童趣的、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片断时,因为年龄相近,经历相似的缘故,就容易产生共鸣,引起浓厚兴趣。少年儿童“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们往往喜欢关注一些崭新的事物,也喜欢探究一些反常的现象,甚至还喜欢支持一些“叛逆”的言行。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新奇”之处,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兴趣,鼓舞他们去发现、去创新。有的学生说:“鲁迅小时候也贪玩!”这一观点似乎有悖于鲁迅为“伟人”的成长道路,到底正确与否?我没作结论,更没有回避,而是很明晰地将其“拈”出来,让同学们自由讨论。受好奇心的驱使,全班学生都积极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讨论异常激烈。结果,支持这一观点的居多,因为他们发现:鲁迅把百草园里的小动物和植物写得有声有色,而且还写了拔何首乌藤和摘覆盆子等有趣的活动,那他肯定是常到园中玩耍;在三味书屋,他爬花坛、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上课还画画儿……伟人也是人,何况是小时候的鲁迅,这没有什么可疑的,贪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这种类似联想中,对作者所表达的热爱怀念“乐园”的感情,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聪明的人常常表现出他们丰富而敏捷的联想。但是,这种联想能力并不是天赋,它来之于求知的第一步——观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这句话实际上强调了观察的作用。只有“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会“凝神遐想,一挥而就”。观察越是细致,联想就越丰富。而联想中的顿悟,最利于获得牢固的知识。如《小橘灯》第十段这样写:“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会质疑:先说小橘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后面怎么又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这是否有矛盾?确实,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没有生字难词,但要真正洞悉其中的深刻含义,必须动脑筋剖析,指导学生把小橘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就可以弄明白:小橘灯其实是小姑娘的象征。明白了这一点,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人格力量,不也像小橘灯的光那样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黎明前的黑暗”吗?再说,小姑娘的人格力量还可以一传十、十传百地激起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分“光明”难道不是无限的吗?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这样理解,学生茅塞顿开。学生了解了八九岁的小姑娘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后,他们确实感到小姑娘的可敬,他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小姑娘为什么会有如此非凡的精神呢?”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这样质疑探索,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所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积累,把课本和生活,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活化感性材料,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学习,也发展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三、注意品味语言,调动联想和想像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心理学告诉我们,语文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启发学生品味课文中精妙的语言和形象,不仅能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应地,思维能力也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语言发展越快,思维能力也越强。这里的语言发展,即指语感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情感、形象的载体。学习语文,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否则,再美的语言也无法动人心弦。比如“‘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由春雨润物要联想到关怀,由“新绿”想象“少年气概”。这种感悟必然有思维活动参与,而且,一定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要注意在品味语言和形象中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例如教材《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关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称之为‘宇宙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都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拟,使学生联想到,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话所说的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春》的最后,作者用三个比喻总结春天,使学生想象到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是美的,是活泼、生动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是健壮有力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者我们上前去。”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由文字到形象体会,既符合阅读心理,又自然地将课文与生活联想起来了。
(黄凤贤 黑龙江省七台河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