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大课堂容量 丰富文本内涵的课堂模式举隅

2006-07-28刘应芬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5期
关键词:蟋蟀小节乡愁

教学理念:

围绕教学文本的“中心思想”,将多篇相同或相似的作品(或文学作品,或歌曲)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总结拓展”等运行轨迹恰当地穿插交替出现赏析,以实现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丰厚学生的知识底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读者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多向互动的阅读结构,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知识目标:

一、了解意象“蟋蟀”在诗中的作用。

二、了解《就是那一只蟋蟀》的抒情结构。

人文目标:

体会《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激发起高尚的民族向心力,激发起敢于担当起统一祖国大业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

1.朗读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学会围绕相同或相似主题内容收集多篇文学作品用类比、联想、逆向等方式于赏析中丰富积累并写作,逐步提高学生作文的品位加深,厚实知识底蕴。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将多篇作品结合起来赏析的能力。

教学设想:

一、“蟋蟀”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它的丰富含义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

二、这首诗在时间、地域上跨度很大,要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感情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的关系,从这一方面,了解诗人独特的视角和“蟋蟀”这一中心意象的内涵。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竞赛法、讲解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作品及相关要求。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说明:《就是那一只蟋蟀》是现今高中语文教材及中师语文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作者流沙河通过这首诗在“蟋蟀”这一意象中融进的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生活状态,反复呼唤着人们记住分离的痛苦和乡愁,记住民族的团结与统一,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课前五分钟)

运行要素设计:

内容:咏“乡愁”之歌(或咏或唱)接龙比赛(作品跨越古今中外)。

参与者:全体学生及任课老师;

主持人:任课老师及学习委员;

评委:任课老师及学生推举的每组的一位代表;

竞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加减分制(如有一时接不上龙头或龙尾的则进行扣分制:以此方式促进学生积极而踊跃地将课外阅读所积累的展示出来交流);要求每一位学生或咏或唱自己所熟悉的诗、词、曲或歌,只需吟出这首诗、词、曲或歌的精华句就行,但必须说出所咏诗、词、曲、歌的作者或演唱者以及作品题目、时代、国籍,并在竞赛结束后写在纸条上与全班学生交流,以方便查阅。(以上这些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知道)

其过程结构顺序为:

老师:同学们,想爸爸妈妈吗?一月之内打多少次电话?写多少次信?对他们谈什么?

学生1:一个月打一次,向他们要生活费,

学生2:一周一次,表达思念之情。

学生3:作晚我打了一次,向他们述说我心中的委屈。

学生4:向他们汇报我当了三好学生,还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

老师(小结):是啊!我们身在异乡的游子,那绵绵的乡思,浓浓的亲情总是斩不断,理还乱,让我们轻哼一首“乡愁”歌好吗?[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余光中词、魏大中演奏的《乡愁四韵》,师生共同唱和以作为竞赛前奏曲](上课铃声响)。

学习委员(走上讲台):组织全班学生接龙竞赛。

……

教师(走上讲台)总结归纳揭示主题:面对乡愁者的倾诉,我们这些安居家乡的人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理解,来接受,来思考,来慰藉呢?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从大陆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去寻找答案![以实现过渡于新课,并板书课题:《就是那一只蟋蟀》]

[设计目的:这样的新课导入,让学生在还未进入新课赏析前就围绕教学的主题曲调接触了若干首“乡思、乡愁”诗篇,实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格调,营造出与文本主题相和谐的浓郁的乡思乡愁氛围。同时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起赏析教学文本的兴趣。也为课后积累打下厚重的基础。]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但后者不久即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原籍劳动。七十年代末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流沙河是内地介绍台湾诗人余光中诗歌的第一人,1981年秋在出差的火车上品读到余光中的《当我死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深受震动,于是为《星星》写了12期有关台湾诗人的介绍文字,附上诗,后来还出成了书。1986年又选了余光中诗100首。而后,两人书信往来,直到1997年才在香港见了第一面。10岁入川,21岁离川的余光中浓烈的四川情结,触动流沙河的灵感,写下了《就是那一只蟋蟀》来应和。[以上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己查资料,课堂上汇报交流,教师归纳整理而成]

老师问:这首诗歌借“蟋蟀”意象抒发了何种情怀呢?(过渡)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文本所抒发的浓浓的相思乡愁

要求:在自由朗读中做到——

(一)扫清字词障碍。

(二)初步明白本文通过“蟋蟀”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

(三)归纳每节诗文的层意。

四、熟读课文,深化理解:

运行轨迹:

1.放录音磁带,领悟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

3.教师组织学生读读议议(以实现正确把握文本内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

4.检查预习中对诗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将学生分小组派代表汇报理解情况,教师选择要点板书)

第一节:起兴,明旨。

第二节:描述文化背景。

第三节:描述地域背景。

第四节:描述诗人对童年的回忆。

第五节:抒发血浓于水的感情。

第六节:总结。指出共同的祖先、文化,使中国人心心相应,息息相通。

五、具体赏析:

(一)第一节:

运行轨迹:

1.一学生朗读,同时全班学生带着如下问题思考并准备回答:

(1)“你”指谁?

(2)描绘一下蟋蟀的模样和习性?小小的蟋蟀为什么会被诗人选为“意象”来抒发感情呢?

(3)本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

(1)这里的“你”指谁?Y先生。台湾诗人余光中。

(2)描绘蟋蟀的模样和习性:蟋蟀个子不大,后腿粗壮,前面有长长的触须,后面也有尾须,喜欢在阴暗的地方叫。声音不大,时断时续,隐隐约约。雄的才叫。两翅摩擦发出声音。而且蟋蟀叫声很小,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听到。

小小的蟋蟀为什么会被诗人选为“意象”来抒发感情呢?因为它不仅交代了诗人的吟哦。而且每当人们独自静处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天真烂漫的童年,想起生我养我的家园,想起伟大慈祥的母爱。

老师问:对于这一点,诗中有没有写到?在哪小节?

学生:(找)有。在第4小节。

(3)教师小结并点拨:第1小节实际上是起兴,明旨。

(二) 欣赏第四小节:

教学步骤:

请一位同学把第4小节给朗诵一遍。

要求全班同学边听朗读边思考如下问题:

找出这一小节诗文中最有人情味的一句,并谈谈为什么。

2.学生畅叙评议“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这一句。

3.要求全体学生将“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这一句入情地朗读,用笔生动地描绘自己童年生活中与本句话有关的生动故事并展示。

4.组织学生反复朗读“中年的寂寞”的有关语句,体悟感情。

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这一小节中的意境给描绘一下。注意诗歌给出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可以想象创造。(时间:5分钟。)

[学生动笔。五分钟后老师轻声播放音乐——古筝曲演奏的《白发亲娘》——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配乐,并组织学生评议交流的作品内容的写作情况。]

教师小结:本节诗文是以两位诗人共同回忆的方式,截取几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场景,如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美好童年,从而说明虽然作为每个个体生命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同,但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却是共同的,真实的。

6.同时全班齐声朗诵李白的《游子吟》,将母爱深化,再朗读夏完淳的《别云间》,由此将母爱,将“乡思乡愁”升华为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小结过渡:一只小小的蟋蟀能引起台湾诗人的想念,能引来大陆诗人的吟哦。那么,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吟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第6小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三)赏析第六节诗文:

运行过程:

学生在齐读第6小节时并思考:

1.一只小小的蟋蟀引起了台湾诗人的想念,引来了大陆诗人的吟哦。那么,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吟些什么呢?看有没有直接的答案?

2.理解“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的含义。

3.理解“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的含义。

教师整理学生讨论后所涉及的要点:

“一只小小的蟋蟀引起了台湾诗人的想念,引来了大陆诗人的吟哦。那么,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吟些什么”在本节诗文中没有直接的答案。只有“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两句。从中我们不难猜到“台湾诗人想念家乡,大陆诗人盼望统一”。这就是这首诗的内涵。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呢?因为这样写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诗歌——应当说是中国诗歌的语言特色。

老师再问:作者就不怕我们猜不到吗?

学生:不怕。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指的是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指的是共同的心理感受。正因为这样,才能“你该猜到我在吟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这是全文的诗眼。它告诉我们尽管政治见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所生活的环境空间不同,但身为龙的传人,他们对祖国的依念和爱都是一样的,人心所向往的“龙的故乡”是永远相同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祖先、文化。

过渡语:是啊,中国人有同样的祖先,同样的血脉,同样的传统,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感情,当然,也就会有同样的共鸣。——现在,请齐读1、4、6节。

学生大声地齐读1、4、6节并思考如下问题:

1.剩下的几节不要,也可以成一首诗啊!那么,剩下2、3、5节存在的价值何在?

2.从第五节诗文中你明白些什么?

3.在第五节诗文中诗人为什么要把蟋蟀比作露珠,比作萤火,比作鹧鸪?

(四)赏析第2、3、5节诗文

学生自由轻读2、3、5节,然后左右讨论。

教师总结摘要学生在讨论后的要点:

1.第2小节是从纵的方面说明咏蟋蟀的历史悠久。

第3小节是从横的方面说明蟋蟀的活动空间很大,把有着深重灾难的中国人都连在一起了。

老师综合指出: 作者运用“荒山”、“驿道”、“长城”、“烽火台”、“战场”、“野草”、“孤客”、“伤兵”等众多意象描写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民族的苦难、怨恨、离索、寂寞孤独,因为同样的心将这些人群这些情感联系起来,不可分割。这些人群是苦难的见证人。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这两节诗文所涉及的《诗经·豳风·七月》《诗经·唐风·蟋蟀》《古诗十九首》、《木兰辞》、姜夔《齐天乐·蟋蟀》等原作,组织学生反复诵读。

[目的:让学生深深感到“蟋蟀”这一意象已经融进了悠悠千年、纵横千里的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生活状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人那种沉寂、悲凉的情调以及因历史隔阂而增添的幽幽愁思。让学生明白文本中的这两节诗歌内容是为了将作者的本意置于几千年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使抒情有基础,为后文抒情作铺垫,渲染氛围。]

2.第5小节侧重于海峡两岸,把蟋蟀唱扩大到了“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从本节诗文中明白了因为政治原因,海峡两岸是分开的,但是由几千年的文化凝结成的血脉之情、对祖国的依念之情总会在不经意间就被触发,这种感情是无法磨灭的,“无论是在台湾的一条巷子里”,还是“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对祖国的依念和爱都是一致的。

3.作者把蟋蟀比作露珠、萤火、鹧鸪,因为它们都能使乡愁者触景生情。可见蟋蟀只是一个借体,是古人情思,今人胸怀的寄托。本首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我们完全可以写另外的诗来唱乡愁,比如《就是那一滴露珠》,《就是那一闪萤火》,《就是那一声鹧鸪》……这3小节,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老师:现在,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来听我朗读全诗,听完后谈谈感受。(用多媒体为老师朗读文本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学生:闭目听配乐诗朗诵。

六、总结全文,回归整体,深化文本内涵,让“乡思乡愁”铸就民族精魂

(一)老师:是啊!无论走到哪里,家都是一个温暖的所在。但是,有没有人想到更大的家呢?

学生:由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欣喜,我们想到了今后宝岛台湾的回归。

老师:是啊,想家事小,统一事大。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后,我们期盼着台湾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这不仅是大陆人民的心愿,也是台湾人民的心愿。从“乡愁诗人”余光中的笔下,我们不难找到见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他的《乡愁》吟咏。

[演示投影,生齐读。然后老师将席慕蓉作词,李南华作曲,由台湾著名女歌手蔡琴演唱的《出塞曲》播放,师生和唱。]

[目的:再次深化文本内涵,让孩子的心灵在审美愉悦中升腾起火热的民族情。]

(二)最后全班同学齐诵李白的《静夜思》并略作赏析,再次将乡思、乡愁情绪推向高潮,齐颂陆游的《示儿》略作赏析,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的深层内涵推向极致:那就是大陆诗人希望祖国统一,台湾诗人充满了乡思乡愁。

(三)老师很有感情地指出:期盼着祖国统一,期盼着民族团圆,期盼着亲情早日把乡愁替代,这是古往今来悠悠历史长河中华夏子孙的精魂,不少仁人志士为此而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前仆后继,代代相承。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国家民族昌盛是在而今这信息化时代中华夏民族的共同心声、当务之急。

(四)让学生归纳“蟋蟀”的深刻寓意:

作者流沙河通过这首诗在“蟋蟀”这一意象中融进的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以及生活状态,反复呼唤着人们记住分离的痛苦和乡愁,记住民族的团结与统一,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引导学生总结这首诗的抒情结构。

讨论后归纳:这首诗的抒情结构和感情发展脉络是相一致的。

诗的第二节描述文化背景,第三节描述地域背景,这是对客体的呈现,为诗人的感情抒发奠定基础;诗的第四节描述诗人对童年的回忆,第五节描述诗人对海峡两岸诗友的思念,这是诗人自身主观感情的呈现。诗的结构是由客体——主体的发展。相应的抒情脉络,则是由外在到内在、由民族历史的宏观到个人经历的遭遇的微观。由民族的情感感受到个人情感感受。

结构和抒情的一致给本诗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角度,诗人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本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上,诗人的情感得到放大,在民族的感情经验中得到回响。

八、课后拓展,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一)用多媒体展示余光中的《蟋蟀吟》诗篇;李金发《故乡》诗作;席慕蓉《乡愁》;琼瑶:《剪不断的乡愁》;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等。

(二)让学生带着在新课导入五分钟时所获得的有关以“乡思、乡愁”为中心而展示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和歌曲去课外寻找并吟唱,要求在下次上新课之前以比赛的形式交流欣赏。

[点评:通过围绕一篇教学文本的中心思想“这一主线”,沿着“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总结拓展”这一课堂教学的运转轨迹,调动古今的具有同一主题的优秀作品朗读感悟,再在恰当的赏析环节配以写作,可以将学生引入悠深的历史长河中感悟自己民族及其他民族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不同风土人情,更可以丰厚教学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从而增强学生知识内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及求同与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总之,这是一种具有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十、板书设计

(刘应芬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蟋蟀小节乡愁
贪玩的蟋蟀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九月的乡愁
蟋蟀的小屋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蟋蟀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