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初探

2006-07-27王茂坤

现代语文 2006年5期
关键词:曾皙西华口译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同现代文教学应有所不同,教学重点应落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欣赏作品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对文言的字词句的理解要作为重点来考虑。先理解字词句,再欣赏作品的思想内涵。所以,文言文教学不适合用教现代文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文教学应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方法。根据我自己多年的经验体会,文言文教学过程应采用以下的几个步骤来进行。

一、诵读。不论哪一类文言文,在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诵读。诵读应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应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一篇新课文,学生对文中的语言还是陌生的,要通过反复地读去理解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音、语义,在读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章的内容要点,在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作品的内涵。诵读是教学文言文最重要的一步。具体的诵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先由老师范读。在开始教新的文言课文时,老师要先范读课文,注意文中语音的异读破读、重音停顿、节奏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语调。

如《五人墓碑记》中对五人的慷慨就义、视死如归予以高度地赞扬:“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稍变。”老师在读这些语句时,就要用激昂的语调,饱含激情,充满尊敬和自豪。使人听来感到精神振奋,为先辈的大义慷慨的气节而感叹,为他们作为平民能“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所折服。在读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这些语句时,感情的基调是轻缓的,要带有轻蔑和讥讽的意味,让听来会激起对这些“辱人贱行”的厌恶和不屑,觉得这些人可卑又可怜。

范读能使学生更直接、更真切的感受到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注意。好的范读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自读。老师范读之后,学生已大致清楚了课文的感情基调,可以试着自己去读全文。自读不必要求整齐,可以散读,可以尽情地放声读,可以一边读,一边理解语音和语义。自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自己去感受课文,去熟悉文言的语言环境。自读的时间一定要保证,一定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读课文。

3.有重点地读。这种方法要视具体的文章而定。比如有些作品太长,不一定要读全文,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时,或指导学生自反复诵读重点段落。

4.背诵。文言文中有许多的篇目或重点段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背诵这一环节应在大体上熟悉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在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来进行。

二、口头翻译。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翻译。要对照原文,用白话翻译出来。如果有哪些句子不好翻译,或没法用白话来翻译,可以查课文的注解,或查文言文翻译用书。当学生刚接触一些比较艰深的句子时,可以先看一下翻译书,然后一定要抛开翻译书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在口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做到前后连贯通顺。在口译过程中,要明确虚词的用法。尽管口译出来的句子,没有虚词的解释意义,但要能够听得出是什么语气。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果按原文的顺序,整句连起来的意思是:“因为我一两天大于你,不要我以为了。”这样显然是讲不通的,我们就要按照现代文的语言习惯,用口头白话来翻译,这样就要调整语句顺序,再补充省略成分。那就可以这样来译了:“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以为这样就不说了。”这样以来,每个词的解释都涉及到了,就连“也”的语气也讲出来了。

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对全文进行口译,老师则在课堂上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指点学生该怎么口译文言句子。待学生口译熟练之后,老师再任选几个句子,让学生口译一下,以便了解他们对语义的理解情况。

三、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步是学生诵读和口译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是在老师指导下对课文的思想意义、重点难点的理解。具体操作过程可以这样安排: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老师设计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有针对性,都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这样学生通过理解问题、寻找答案,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老师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首先老师提问学生:从题意可知,师生五人坐在一起是以谁为中心的?由哪里看出来?

学生回答:以孔子为中心,从“侍”字可以说明,“侍”是陪侍之意,也就是说其他四个是学生,陪坐在先生身边,听先生说话。

再接下去问:面对四位陪坐的学生,先生向他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请用原文回答。

学生答:“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又问:先生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对学生有些什么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学生答:要求每个人畅所欲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先生之所以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个问题,是因为学生们“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缘故。

老师问:为什么学生平日不能“毋吾以”?

学生答:“以吾一日长乎尔”,是因为学生认为先生的年纪比他们大一点。

师再问:哪个词表示“比较”之义?

生答:“乎”。

师问:先生提的问题,要四人回答,其实是想听听四人的志向是什么。那么从四人的回答中可知,他们的志向各是什么?

生答:子路志向是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情况下,能使老百姓勇敢,而且辨是非之理。冉有的志向是“方六七十……求也为之……可使足民。”公西华志向是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志向则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老师接着问:四人在述志时,可以看出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怎么看出来的?

生答:子路“率尔对”,可见其率直粗犷;冉有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非曰能之愿为小相”,可见他们两人的谦虚恭谨;曾皙“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可见他的闲逸、飘洒。

师问:对四人的不同回答,先生各抱什么态度?

生答:对子路,先生“哂之”;对冉有和公西华先生是满意的,“唯求则非邦也与?”“唯赤则非邦也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而对曾皙,先生“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上面这种学习方法可以称为谈话法,即在老师的指导下,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的问题不能太随意,不能孤立没有联系,各个问题之间应有逻辑上的联系,应环环紧扣,由浅入深地逐个展现。每次提问题时,都要想一想,要引出下面的哪个问题,要学生学习课文哪方面的内容。每个问题以什么方式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提问题的目的是什么等都应进行仔细考虑。

理解课文时,还可以采用讨论法,即抓住文中的某个探究的亮点,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探讨课文的内容和思想。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探究的亮点可以定为孔子为什么对学生有这样几种不同的态度,他对学生的不同评价是否公平和实际;还可以探究一下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方式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四、归纳积累重点字词。《大纲》规定对文言文理解的要求是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并能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根据《大纲》精神,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归纳出课文要求重点掌握的词语。那么怎么归纳概括重点字词呢?

1.根据课文练习中的要求来概括。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课文后的练习二列出了三个实词,“如、方、与”。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个词在不同句子中各有哪些不同意义。学生在理解这些词的时候,老师再补充其他的词语让学生掌握。如“以、之、尔”等,也要找出例句,理解其不同词义。

课文后面练习三中的几个句子,是要学生懂得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如“居则曰:‘不吾知也。”“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的就要提前。如这两句中的代词“吾”“己”就置于动词“知”之前。

2.找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并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或用法。常见实词用法有通假字、古今义、词类活用等。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应该掌握的实词有:希、莫、与、端、章甫、鼓、风、后、撰等。对于实词,可启发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中都有哪几种解释,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该怎么理解。比如“与”字,它有这么几个义项:给、赞同、和,通“欤”,语助词。老师要先向学生列出几种词义,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句子,说出该作哪种词义解释。

虚词的用法要找规律,要让学生理解用法的特点,然后对号入座。比如“以”字,它通常的用法是:当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相当于“用、拿、把、凭、在、因为”;当连词,或表顺承,或表并列,或表因果,或表递进,相当于“来、而、并且、因而、才”;动词,相当于“以为、认为”之意。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下面几句话中的“以”是什么意思:“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则何以哉”。这三句中“以”字的意思分别是“因为”“认为”“用,做”。

五、巩固练习。这一步十分重要,是不能忽略的。我们可根据课文的重点和教学目标来编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也可以出一些课外的题目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做练习的方式也有不同,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现练习内容,让大家一起来校对练习的正确答案;也可以以小测验的方式,发给学生练习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完成之后,再指导大家一起订正;还可以出几道小题目,让学生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总之巩固练习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练习,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总之,文言文教学不同于现代文教学,应根据大纲的要求,根据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根据学生对文言文理解的实际情况等来设计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文言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大纲所提出的要求。

(王茂坤,浙江瓯海区梧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曾皙西华口译
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三·四·一”密码
立足经典传承文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儿歌作品:姊妹节里等你来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s’ sil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Discours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Sonnet 18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李玲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