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诗歌引领学生走进语文

2006-07-06方晓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心灵诗歌语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心灵之门不会打开,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亮学生的心扉。可见,要想学好语文,兴趣是关键。对语文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酝酿出台,给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带来了语文教学新理念。作为教师,有必要反思传统,更新观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随着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分量的加大和高考对诗歌鉴赏考查的日益重视,我想,何不以诗歌作为突破口,来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感受。

一、朝花夕拾 用背诗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敏锐的语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不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可以从复习背诵旧诗开始。学期伊始,我先把小学至初中的语文课本涉及到的诗歌篇目乃至课外的一些浅易诗歌印给学生,然后提出一周后举行背诗比赛,学生听后积极性高涨。任何一个人都想做强者,当胜者。复习旧的知识,任务难度降低了,只要精心准备,谁都有可能成为学习中的胜利者。通过竞赛,学生在背诵中既复习了旧的知识,又获得了成就感,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诗的浓厚兴趣。全班形成了浓厚的背诗氛围,课堂上的效果也非常的好。现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不时援引诗歌抒发情怀,登山远眺则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看两不厌,只有大伊山”;雨中漫步则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重阳思亲则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河边赏景则吟“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已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含英咀华 用品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美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诗歌本身富有音乐美、画面美、意境美,这让分析诗歌成为一种感受美的愉悦活动。新课标提出: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时我首先营造一种宽松舒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尽量放宽理解的尺度,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阅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的自由度相对来说更高一些。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分析狄金森的《草莓》一诗中有关“草莓”这一意象时,学生有的说象征理想、追求的目标,有的说象征爱情,有的说象征精彩的外面世界,有的说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还有的说象征一个美丽的错误,一个充满邪恶的诱惑等等。各种各样的想法诞生,诗的意境被不断拓宽,学生的心灵与诗人的心慢慢接近,甚至相撞。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观点,写成评论鉴赏文章。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自然也就巩固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心领神会 用诵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

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用或浑厚或圆润,或清脆或甜美的嗓音来朗诵诗歌,并且掌握节奏、重音、停顿等技巧,更能充分理解诗人的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朗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美读的过程,还是一个张扬个性、让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让学生在美读中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美读中展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我在班级搞了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朗诵形式不拘一格,或独诵,或合诵,或分角色朗诵,还可配乐朗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位同学在朗读戴望舒的《雨巷》后,教室内掌声经久不息,她自己说:“我仿佛就是在那寂寥的雨巷中孤独彷徨的抒情主人公。” 她已不再单纯是替诗人朗诵,更是在抒自我情怀。听的学生这样说:“听同学朗诵这些诗歌,就像在听一曲曲美丽动听的乐章,真是一种享受。”通过美读,学生受到了音乐审美教育,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背诵,加深理解,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四、初展才华 用作诗让学生体会创作的快乐

一个阶段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背上几十甚至上百篇,我发现学生对诗歌兴趣明显增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转化。学生在背、析、诵诗的同时,感情也在随着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产生共鸣,从活动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艺术满足,诗心在胸中荡漾,自然迸发创作的灵感。一位同学在周记里写到:“我原来并不喜欢语文,更不喜欢诗歌。可是,经过这些天以后,我竟热爱它了,甚至产生了创作诗歌的冲动。附诗一首,请老师别见笑。(《寻找自我》从今日起,不再沉默/从今日起,不再哭泣/从今日起,笑看人生/一切从今日开始/一切从今日寻找/寻找我的快乐/寻找我的本色/寻找,寻找/明天,我会找到/曾属于我的自信/曾属于我的欢笑/曾属于我的——/一切的一切)”这真是一首精彩的小诗。文笔虽稚嫩,却闪现思想的灵光。见此情形,我趁热打铁,在班级征集诗稿,发动全班学生自己创作诗歌,组织几名学生进行文字加工和简单的美术编辑,出了一期《心灵之作》诗歌小报。并鼓励学生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让学生获取创作的成就感。当学生见自己的作品在小报上发表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学生的写作热情、创新精神,正是素质教育下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生动体现。学生能够写诗,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胜利。学生走进语文,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恒久不衰。

(方晓红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心灵诗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诗歌岛·八面来风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