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学鉴赏课的教改尝试

2006-07-06万岚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文学文本文章

阅读对中学生来说,应当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是这样形容自己对书本的喜爱: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的确,文学作品是每一个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唯一途径,只有不断地阅读才会不断地提高,也才会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情趣和能力。2000年3月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总结近十年来的中考考题,可以发现中考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考察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的鉴赏及欣赏课的教学在中学语文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作为教师来讲,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首先必须确立阅读的方法和读后的体会式理解,明确课堂内教师的主讲只是起辅助、指导作用。可是,长期以来,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强加给学生,这种依据教参的固定模式来引导学生,就自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空间,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压制,从而不能很好地启发课堂内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头脑去思维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精华,进而去琢磨作品中的一些耐人寻味的内涵,从中感悟作者的写作用意,从而达到文学鉴赏教学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学习,反对单调僵化、防碍个性发展的模式,提倡个性化的阅读模式,从阅读方法来说,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会在每时每刻发生变化,有时因自己的需要,在知识和情感上也在变化着、重复着、深化着、提高着。同时,每位阅读主体之间都是有差别的。一篇文章,当前见到,因当前的环境和需求所刺激,当(阅读主体)他碰到此时所需要的信息时,他对这种信息也就特别敏感,因而也能引起他的兴趣。

从阅读面来说,它所表达的是个性的情感思想,所采用的字、词、句、语、篇、修、文也都是个性表达的手段。当学生和材料中有部分或大部分相吻合时,材料的个性和阅读主体的个性相碰撞,就会闪烁出耀眼的火花,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从自我的个性阅读出发,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也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解。

一、通览全文,重点阅读,初步感知

根据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文章的熟知程度选择朗读或默读,在此基础上,选取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做到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在题材通览、熟知的情况下,获取文字内容,感悟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情感,体味文中的高度的艺术手法及审美情趣。

二、全面阅读,走近作品,熟读精思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仅强调读“万卷”之量,而且指出了“破”的作用与重要性。可见读书不光要广泛地阅读,还要走进作品,熟读而精思,杜甫说过:“熟能通其窍,精能会其妙。”朱熹也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看来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突破。作为学生这个阅读主体,在阅读名篇佳作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反复地诵读,对某些重要章节,更是要反复地朗读,直到达到背诵如流的境地。因为熟读是准确而深刻地体味、领悟语言文字意韵和情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即是这个道理。要养成自我熟读的良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朱熹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不仅如此,在阅读时还要深入地思考:文章好在何处?为什么要这样写,换一种写法行不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近作品,去理解内容,领会主旨,达到融会贯通。

三、互动感悟,描绘解说,补充提高

我们在阅读时,应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相互交流,使生生、师生之间互通互补、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要能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认识,并提出更高更新更深的感悟,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更进一步的了解。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在法庭上》,学生初读之后,只是得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还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奥秘,这一场戏历来以其集中展现戏剧冲突的艺术魅力而备受赞赏。当学生再次阅读,并经老师提示之后,就能基本明确这一场冲突的设计的巧妙。明白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的冲突。这场戏的核心是一磅肉的故事,描写了威尼斯法庭的审判过程。情节虽不复杂,但冲突尖锐,引人入胜。前半场描写夏洛克咄咄逼人,寸步不让,一定要按约割肉。后半场描写鲍西亚机智勇敢,夏洛克以惨败告终。经学生反复阅读和相互讨论之后,基本能体会、领悟文中的精妙之处。

四、反复阅读,突出重点,逐步提高

当学生反复地朗读之后,通过总结自己的感受,并形成小组加以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共识。老师在总结学生的感受后,应针对学生的异议与重难点加以详解。在解决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处和突破口中进行引导或分析;抓住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产生灵感、美感,来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如前文提到的莎翁的《威尼斯商人》中第四幕第一场中,莎翁为鲍西亚初步判案设下的三步棋,这三步棋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让夏洛克依约苛求,步步得势,但实际上是鲍西亚欲擒故纵之计,是为了将夏洛克引进死胡同。这样的趣味入胜之感受,形成了作品与阅读者之间的共鸣。那么,学生在阅读、欣赏时,老师提出这一点,再让学生去品味、咀嚼文中的隐含的深机。这样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对其他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这种教学方式可称之为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阅读能力的锻炼。

五、品味作品,提炼理解,概括提升

有些学生埋头苦读,却忽略了跳出作品去阅读,故不能充分调动自我生活的积累,用已有的经验去品味作品的情意,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因而也不能从中受到启示,悟出写作的技巧和方法。那如何跳出作品的构架去审视作品呢?不妨在阅读之后,掩卷深思,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巧妙的布局、生动的描述以及作品内在的独到的人生感受。在回味之余,可扪心自问:我是否有过类似的对文学的体验?思考之下能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哪些人和事,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深刻的启示,它对于自我的写作有何借鉴之处等等。只有通过跳出作品,联系实际感受,学生才能对文学的鉴赏深入浅出,才能适时地将书中的零星感受进行提炼,把感性的理解转换成理性的见识。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跳出作品,俯视作品并冷静地思索;在深切地体验作者情感的同时,悟出作者表情达意的高超技艺。同时形成富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有自己感受的文学鉴赏作品。

六、化整为零,积累迁移

对于长篇名著、名篇佳作、经典时文等,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会采纳化整为零的欣赏方法,那就是从文章中寻找雅词丽句、精段美点,把文章中的妙笔生花之言、哲理警策之句、文采斐然之段、辞格精美之处全部地圈点出来,并在旁边随手写下阅读时的感想,养成及时写评点的好习惯。不仅如此,还要对这些妙词佳句进行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另外还需留点时间写读书笔记,概括文章的题材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文学的思想与见识逐渐明晰,并步步提高。同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去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甚至要学习抓住灵感去写作,真正达到读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尧斯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学生在阅读作品时,一定要善于积累,并要善于从积累的知识中去提取有益于写作的东西,学以致用,让书中的精妙之处,变成自我作文中的亮点,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迁移,并在积累迁移中进行创新和提高。此外,在文学鉴赏过程中,还应接受美学理念,美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文本论,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建立了一门全新的“读者学”。80年代传入我国后,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其中姚斯乘袭海德格尔的“前结构”、迦达默尔的“理解视野”和皮亚尔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的“期待视野”概念,对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有很高的借鉴。

1.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是由读者在接受中创造并实现的。接受理论把文学的活动看成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的过程。文本的产生并不是文学活动的终点,它的潜能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才逐步得以实现。同时,由于接受者有时代、国籍与自身因素的差别,因此,任何文本的意义和价值都只能是暂时的、开放的、相对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文学鉴赏课中要指导学生不能以他人的思维来代替自己的思维,不以他人的结论作为自己的结论,不要窒息了学生勃勃的创造生机。

2.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在 阅读文本前已存在着“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及理论等综合形成对文学文本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它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学说告诉我们:一个人头脑中一片空白显然是不能鉴赏文学文本的。要鉴赏,就要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要拥有广阔的期待视野。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或拓展学生对文本学习与鉴赏的视野期待。

3.接受理论认为,文本中存在着“隐含的读者”,读者的接受要受到文本内在的“召唤结构”的制约。所谓“召唤结构”,是指文本中的空白呼唤读者去完成文本的未尽之意。伊瑟说:“我们只能想见文中没有的东西;文本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的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部分才能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只有通过想象,才能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学还原为具体的形体;将各自孤立、互不相连的细节、场景和人物个体整和为相互联结、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生动丰富的生活画面;才能领悟形象之间、形象与现实生活之间、形象与所包含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才能理解和接受文本的思想意蕴。

由上可知,接受理论把阅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步。因此,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我们的语文课堂乃至整个学校教育要注重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趣,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那些不健康的和低级趣味的东西。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音像出版界比较混乱的情况下,这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趣,才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进行全方位的鉴赏,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其次,要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中学生不仅要学好所开设的课程,而且要学好所开设课程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等。因为文学对知识的包容量很广。比如欣赏屈原的《离骚》就要有一些历史和社会背景的知识;欣赏盛唐王维的诗歌,就要了解有关佛老思想;欣赏郭沫若的《女神》就要了解“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精神……这就要我们拓展语文课堂,采用大语文教育观。读一篇带一串,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保证学生思维的敏捷、判断力的准确。再次,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的感知来丰富课后的认识,是课内外互动教学的模式。同时,提高他们的情感感知力和体验力。因社会生活是广阔复杂而深厚的,各种悲喜剧都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展示出来。是取之不尽的文学鉴赏之源。因此,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园,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去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并让他们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鉴赏方法对这些美进行欣赏和评价,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中形象特征的描述,更全面更深入地体悟文本中的深层意蕴。学生只有达到并具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之后,才能有效地进行具体的实践过程,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真正地懂得如何提高和写好赏析文,明确赏析文该从何着手。把握具体的实践步骤,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从艺术特色入手

艺术特色包括作品结构的设计,作品人物的对话(说话者符合该人物的身份),作品情节的发展及引起的冲突等,另外还展现作品氛围的转化。学生通过前几方面的阅读提炼之后,已有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及对作品本身的内涵了解。如此他们才能写出具有一定鉴赏水平的文章。

2.从写作方法入手

文章的写作方法往往从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描写手法等方面入手,其中尤其注重的是语言特色和描写手法。语言着重在于精练、准确、形象、生动等,如《在法庭上》中的鲍西亚和夏洛克之间的语言,就非常具有个性化。课堂上可教学生着重把鲍西亚的智慧、夏洛克的贪婪和残暴,从他们各自的语言中透彻地分析出来,并写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文品,那自然就成为一篇欣赏佳作了。

3.从表达方式入手

中学语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议论、记叙等,这些表达方式也是作家运用到的,一般文章有了这些表达方式之后,就好比一个人有了血肉,使文章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从分析这些方法入手,体会赏析文的精妙之处。例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就是运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把时间形象地化为可视的、可感的、可听的甚至可触的东西,让你觉得在你的身边时间的无处不在。

4.从主题思想入手

文章的主题是联贯全文的主线。文章离了主题,犹如断了线的风筝,飘忽不定,从而使文章杂乱无章:显得没有主次,没有框架,造成文字的堆砌。因此,概括文章的主题,体味文章的脉络与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生写作时,应抓住这点,作深入的分析,即可尝试写出有自己个性的赏析文。

5.从时代背景入手

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作品也是结合其特定的时代特色、民族文化、社会风气、社会场景等组成。如分析老舍的《茶馆》,就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军阀混战,各自为政,民不聊生,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而横行霸道之人、投机取巧之人、满清遗老、商贩、社会混混等等各色人种,在这里都粉墨登场,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从他们的语言、行动及思想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痕迹。因此,要分析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须结合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这样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邃内涵和它的社会意义。

6.赏析文欣赏教学中的“学”与“会”的辩证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也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让学生有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我提倡的教学是在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强调教给学生以自我为主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鉴赏能力。因此,我认为这些是科学的,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一种体现式教学。它可直接从书上或源于生活的实例反映到课内的教学中去,这种教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佐证: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学生只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其他科目来说,这也是一种有利的学习因素,也能有助于该科目的文字性理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但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养成。”②它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技能。阅读能力的培养,说到底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学习手段与机能的养成。这需要学生经常性地激励自己去思考,学会调整认知策略,悟得阅读规律,就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仅从课中所学而缺少课外的会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误解。放松或放弃学的渐进过程,那也是一种应试教学的延伸,是只注重教学的量,忽视学生学的质的现象。学生有兴趣地赏析性地学,是鉴赏文品的教学之本。叶圣陶先生曾在《谈语文阅读指导》一文中指出:“最要紧的是让他们动天君,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和结果相吻合,便有种独到成功的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方法,都有很好的价值。”③它有利于提高自身文化的素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之后,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是对一辈子都有收益的事,而且还会影响到人的一生的生活情感和喜好,使一生受益无穷。

总之,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文字工具和语言媒体,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产生具体的感觉和体验,并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反应,获得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同时,文学鉴赏的实践还能告诉我们,运用接受美学的有关理论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兴趣的良好方法。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把握这一理论的中心,充分发挥语文课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当然,接受美学偏重于研究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经验,而对于文本本身的意义与形式分析的较少,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要时要注意弥补和克服这种倾向。这就是我尝试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实践。

(万岚岚 浙江省临安市横畈中学)

猜你喜欢

文学文本文章
我们需要文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