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十八岁和其他》教学设计
2006-07-06王蓉蓉高茹
王蓉蓉 高 茹
教材把握:
《十八岁和其他》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向青春举杯”这个专题里的一篇文章。它是台湾作家杨子在长子东东十八岁生日来临之际,以自己深刻而具体的人生感受,围绕十八岁所关涉的人生话题而作的一篇散文佳作。全文以谈话式的行文方式,以朴素真挚的语言,诉说了对孩子的理解、期望、深爱,给了他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学习方式上需采用教科书建议的“活动体验”;同时编者的意图是想利用这篇课文创设两代人对话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以自我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与同学、教师、父母进行交流,加深对青春、人生话题的感受与思考,从而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基于这三方面的考虑,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分组交流,重点探讨;借鉴吸收,课外延伸。切实地将自主与合作、整体与部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把握书信体文章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点。
2、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青春、人生的思考与认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母对渐渐长大成人的子女的一份特殊的爱。
正确处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理性认识读书的苦与乐。
学习谈话式的行文方式以及运用小标题来组织文章结构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
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那么十八岁又是怎样的季节呢?当十八岁生日来临的时候,你想收到怎样的礼物呢?是一款时尚的MP3还是一双高级的运动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在长子十八岁生日之际,送给儿子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封充满关爱的生日贺信。这便是杨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板书课题和作者)
2.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其目的在于通过柔和的音乐、动情的朗读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概括说明课文四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作者面对孩子十八岁时的心情。
第二部分: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部分:读书的苦与乐。
第四部分:作者规劝孩子珍惜青春。
二、分组交流,重点探讨
1.教学过程
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围绕教师提示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组内讨论时,要求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用记录关键词的方式写下相关的讨论内容。教师在学生讨论时,需倾听学生发言,并就一些问题给予相关指导。然后全班再就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探讨,真正做到师生、生生的信息互通、观点碰撞、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问题设计:
第一部分:
(1)面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作者的心情是怎样?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他的心情?
明确:
文章第一部分有三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表达了作者一份特殊的心情。
第一段:矛盾、失落的心情。即“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与似水流年的迷惘相交织。
第二段:担忧的心情。怕因自己的不经心或任性等,给孩子造成伤害。
第三段:高兴、满意开怀的心情。即“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了”。
第二部分:
(1)作者认为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
明确:
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有四点:①受到流行文化观念的影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后。③下一代对父母生活经验的无条件否定以及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④两代人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与理解。
解决办法:①孩子们要避免受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影响,避免轻率地对父母下评判。②父母要更新思想,追上时代的步伐。③双方要像朋友般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共享喜乐,分担忧愁。
(2)在生活中,你们是否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当有了矛盾后,你与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处理的?
提示:
青春不是盲目冲动的借口,也不是反叛忤逆的资本,成熟的青春应该是理性、和谐的发展。当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不管怎样,都应尽量与父母倾谈、沟通,应该明白父母对于我们的任何行为都只有一个动机,那便是关怀我们的幸福。任何父母都不会去害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是父母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所以不要轻易地伤他们的心。
(3)朗读第二部分的第三、四段。如果将它改成:“我有错误,你也有许多错误,你必须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不要受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不要摭拾一些概念、术语、不要轻率地对父母下判断。……你们兄妹必须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你觉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
原文的语言比较委婉,亲切,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对话,体现了一种平等、民主的交流氛围。而改后的段落,则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更像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
第三部分:
(1)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
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矛盾的。虽然同情孩子读书苦,但不能不鼓励和要求孩子,甚至鞭策他尽力去争取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同时作者还祈祷孩子有天能做个率性的读书人,在学问的海洋中,能够其乐融融。
(2)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谈一谈你读书的苦与乐,想一想读书的苦和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提示:
读书总是有苦有乐的,就好像有上坡必有下坡一样,它是硬币的两面。作为学生,读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算苦些,那也是生活的颜色。也许苦中作乐也不失为人生一种境界。
第四部分:
(1)作者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提出了哪些希望?
明确:
作者希望孩子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希望他们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希望他们能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
(2)在第四部分的第一段中,作者用“十八岁使我想起……使我想起……”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他对青春的感受。你们能否也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段话来表达对青春的理解呢?
提示:
句式仿写是高考考点之一,本质是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遇到优美的句式,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仿写,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读完全文后,你能否总结出这篇文章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点?
明确: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全文以一种与孩子娓娓交心的谈话行文方式展开,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小标题来结构文章,使复杂的青春命题得到简化,获得了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三、借鉴吸收,课外延伸
课后写一段话记下你从文中所受的启示以及获得的教益?
1.课后与父母一起再读课文,彼此交流、沟通,然后就谈话内容写篇日记。
2.课后写五条给父母的建议,交予父母阅读,互相谈心、交流。
3.课外阅读语文读本上的《傅雷家书(三则)》,进一步学习书信体文章的写作。
(注:第2、3题学生可以任选一题完成。)
(王蓉蓉 高茹 江苏省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