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锻造“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

2006-06-06庞向辉尹红杰赵振杰

新闻爱好者 2006年5期
关键词:每日电讯电讯新华

庞向辉 尹红杰 赵振杰

近年来,《新华每日电讯》的办报理念和新闻实践在业界和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近日,河南日报3位记者赴《新华每日电讯》学习4天,通过与电讯的同行们一起选稿、制题、跟版,亲身体会和见证了这份报纸每日的编辑出版历程,对这份报纸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间,与《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解国记就如何增加报纸高含金量的信息和如何做好正面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等新闻业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

记者:在不少报纸动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版的今天,《新华每日电讯》坚持只出八个版,但读者仍觉得信息量很大,贵报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解国记:《新华每日电讯》是一张集中刊登新华社公开报道的综合性新闻大报,其职能是新华社精品稿件的展示台。

电讯的理念是:做真正的高含金量新闻,锻造“厚报时代的薄报精英”。具体操作可以说是完全按照“三贴近”要求选稿的。电讯的原始稿源——新华社“待编稿库”入库量每天达1000多条,各编辑部从中选编300条左右,我们再从这300多条中筛选,最后见报的不过70-80条。这样的优中选优,就是要给读者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避免版面内容“对水”。在电讯的版面上基本看不到那种无新闻价值的工作性报道,也很少有说教式、灌输式报道,多的是有用、有趣、可读性强的新闻和信息。

其实任何报纸都一样,《河南日报》这几年的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版面越来越成熟,信息量越来越大,有用信息越来越多。今年贵报又提出在“求质量、勇创新,戒浮躁、出精品,抓事件、重民生,抢时效、增信息”等八个方面取得突破,并将“求质量”放在第一位,可见给读者提供真正的高含金量新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规定动作”贴近读者,“自选动作”都给读者

记者:新闻改革中,时政报道尤其是一般性领导活动、一般性工作报道,常被认为“难度较大”,《河南日报》的做法是“抓两头、堵中间”,目的就是多提供领导满意、群众喜爱的鲜活、生动、符合“三贴近”原则的稿件,坚决堵住一般性经验稿件。请问贵报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解国记:近几年,电讯下大工夫改革领导活动新闻、赶走一般性工作报道,目的是腾出最大版面空间给百姓。我们内部把领导活动报道和授权报道称“规定动作”,其余的叫“自选动作”,要求是“规定动作”贴近读者,“自选动作”都给读者。

原来电讯是常委活动都上一版,而且要经常与一家大报“对版”上稿,一模一样。后来进行了改革,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以新闻价值论取舍。在处理中央的领导活动时,关键看有没有实质性内容,与老百姓关系是否密切。只要有内容,我们会做得很大,比其他报纸处理得还突出,甚至通栏处理。同时,在长文章内部加小标题,提示读者阅读,还同后面版进行联动,想方设法拉近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让读者爱看想看。对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公告、礼节性的会见等,做个标题、发个摘要、上个边栏就行了。例如,2005年的元宵晚会,八常委出席,规格挺高,但只是看个节目,表示与民同乐,因此电讯就处理在右边两栏。这样做同你们提出的“抓两头、堵中间”不谋而合,就是要腾出空间登有用的信息、好看的新闻,把“自选动作”尽量都做给读者看。现在电讯每天刊登新闻性、可读性、必读性强的新闻差不多有70%左右。

正面报道:把“高压电”变成“民用电”

记者:长期以来,我们的正面报道由于无法摆脱“高”、“大”、“全”的模式,显得空洞无物,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强。您能不能就电讯平时的做法,谈一谈如何改善正面报道?

解国记:正面报道传播效果不理想是个老问题了,关键问题是思维方式没有转变,采访不深入,稿件写不活,不能深入人心。正面报道要深入人心,就要增强可读性,讲究微观切入、还原感性,风格上要“淡妆出场、润物无声”。形象地说,就是要把“高压电”变成“民用电”,让大家能够接受。

微观切人、还原感性,讲的是记者要抓住在采写时打动人心的那种感觉,并将这些感性的东西还原出来给读者看,引起读者的兴趣。做正面报道,不能搞得浓妆艳抹,让读者不敢正视,应该平平淡淡地淡妆出场,以故事、以事实感动读者。

电讯对微观切人、润物无声的稿件非常舍得给版面,没有一点门户之见。像“南京百岁老人拒做保健品广告”这种稿件,本来是新华社转发的一家地方报纸的,电讯给予头版头题处理;像“再到河南不会遭遇端酒”这样非常软的稿件,在头版却头题处理。

为了给优秀的正面报道提供一个固定的阵地,电讯专门在一版开设了“国风”栏目,从开设几个月的情况看,反映比较好。该栏目的选稿标准是:正面的、有意思、比较鲜活的人或事,让人一看就觉得“是那么回事”的人或事,多长时间后还能站得住脚的人或事。版面可大可小,根据当天版面的具体情况确定。

舆论监督报道要把握度和量

记者:提到新闻改革,舆论监督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发现电讯上关于舆论监督的稿件不少,不但有专版刊发,而且一版还经常刊登。这样看来,舆论监督稿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还是有一个怎样巧妙处理的问题,您能不能就此谈一谈?

解国记: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是增强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一把利剑。舆论监督报道不可少,但又不能多,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握度。即使从新闻美学的角度而言也是这样,毕竟“奇正相生”嘛。我们的处理就是这样,既刊登舆论监督报道稿件,同时又在数量、面积、版位、标题四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我是1999年12月14日到新华每日电讯的,接下来的2000年、2001年,新华社发的舆论监督的稿子很少,每天想找到一篇都很难,所以我曾在夜班本上批过,只要有舆论监督报道,就要在一版发,至少也要在要闻版的四版发。当时非常稀少,一周能有四五篇就不错了。“新华视点”栏目出来以后,逐步突破了很多禁区,舆论监督的量和力度都相当大。有时用得多,挨批评,就进行反思、规范。后来在数量、面积、版位、标题四方面作出规定后,就慢慢比较得体了。现在电讯基本上每天头版都保持有一篇舆论监督稿件,其他各版也基本上都有,四版的“新闻焦点”版还多一些。周末的“中国调查”、“新华视界”等专版,也都有此类报道。

“稿件其实都是有它一定价值的”

记者:编辑尤其是处理新华社电稿的编辑,每天面对的是海量的待选稿件,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如不能正确选择、精编稿件、适当处理,便常会有“遗珠之憾”。电讯每天的备选稿件那么多,请问你们是如

何整合新闻资源的?

解国记:在电讯编辑部,编辑对通稿中的每篇稿件都会仔细阅读、比较、甄选,最后才决定是作为单篇稿件独发,还是与其他稿件整合,或者是留在稿库备用。

在处理电稿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稿件标题看上去很重要,篇幅也很长,但离普通读者很远,多数读者不会有阅读兴趣。电讯的做法是,如果稿子实在重要,不发有漏稿之虞,就尽量压缩稿件篇幅,而将其重要性在标题上予以体现;有些稿件如果真的连编辑本人都读不下去,就弃而不用。而那些有趣有益,能够让读者目光停留一下的稿件,编辑们一般都会采用。

有些稿件,单独地看没有什么意义,但组合以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稿件其实都是有它一定价值的。我们除了将同类稿件进行整合,或者将不同稿件进行对比,以增强传播效果外,在资源整合上还注意围绕近期报道重点有意识地收集稿件,厚积薄发。电讯所集中刊发的主题稿件有时并非同一天来稿,往往是积攒几天的稿件。这些稿子如果当时单发效果可能不好,形不成宣传强势,但通过对几天来的稿件集中编排,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电讯在整合稿件时视野开阔,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编辑对同类稿件的处理一般不考虑国内国际地域之分,而是将稿件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国内国际统筹安排。比如经济新闻版、新闻观察版、国防军事版、科技教育版等,就常常如此。虽然刚开始感觉有些乱,但慢慢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且认为这样做更方便国内国际信息渠道打通来纵横思维。

据我了解,河南日报改扩版后以“时代高度,中原向导”为宗旨,立足河南,放眼全国,

胸怀世界。这一提法,符合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因此,在新闻资源整合上,要注意围绕重大题材,加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集纳国际、国内、省内同一主题的稿件,形成规模,做足做够、做深做透,从而彰显党报的战略思维,进一步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标题制作口语化、故事化、细节化

记者:俗话说,“货卖一张皮,文卖一个题”。在标题制作方面,请问电讯有什么“锦囊妙计”?

解国记:标题的制作,说到底是提炼新闻点。在制作标题方面,电讯坚持“新闻点、口语化”,讲究口语化、故事化、细节化。

标题制作,要以意义的准确、通达为第一准则,同时兼顾标题的简洁和生动。具体说,抓眼球,标题中有事件,标题本身有可读性,标题追求简短,但不要刻意回避长题。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每日电讯电讯新华
猪肾在人体内正常工作超一个月
踔厉奋进续写新华章
《电讯技术》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电讯技术》第十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发改委:防止失信认定泛化扩大化
乱发脾气的小熊
嫦娥五号将“打包”带回两公斤月壤
《电讯技术》2016年第56卷总目次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电讯技术》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