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 等
2006-06-06于萍等
于 萍等
小儿湿疹
于萍
方一湿疹散
药物组成青黛、黄柏各60克,枯矾15克,冰片5克,炉甘石90克,煅石膏120克,滑石120克。
制剂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过200目筛置密封瓶中备用。如创面干燥,加凡士林调和药粉涂搽患处。
适应病证起病急,皮疹广泛,可见红斑、水肿、密集丘疹,水泡,互相融合渗出,糜烂,舌红或红绛,苔黄或腻,脉滑数。湿疹是婴幼儿夏秋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疾病,极易引起细菌性感染。目前西医对此病无特效法,加之婴幼儿对服中药不易接受,因此,根据“外治之理亦为内治之法”的道理,治疗上采用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之法。
方二加味黄连解毒汤
药物组成黄芩、苍术、白鲜皮各7~10克,黄连、栀子、黄柏、甘草各5~7克,丹皮、生地各5~10克,土茯苓10~15克。
制剂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3次服用,湿疹重者,每4小时服药1次。
适应病证面部或皮肤表面反复出现粟粒样红疹,痒甚,蔓延成片,或流淌脂水,或结痂脱屑。加味黄连解毒汤有清热泻火、燥湿止痒、和胃健脾之功。然方中苦寒药较多,要中病即止,对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伤及胃阳。
咽部异感症
贾树春
方一加味半夏厚朴汤
药物组成半夏、厚朴、苏子、前胡、射干各9克,香附、茯苓各12克,桔梗6克,甘草4克。
制剂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5剂为1疗程。
适应病证咽部异感症。咽部阻塞不适,但咽下无困难,食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咽部异感症,中医称为梅核气,乃因七情郁结、气滞痰阻于咽胸之位。对梅核气日久者应考虑与血淤有关,可加用化淤利气药可获良效。
方二滋阴疏肝汤
药物组成生地、麦冬、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北沙参20克,炒白芍、炒川楝、薄荷各10克。
制剂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
适应病证咽部异感症。应用时可随症略作加减,如咽痛加桔梗;口苦吞酸加黄连;夜寐欠安加酸枣仁等。
感音神经性耳聋
黄宏燕
方一加味小柴胡汤
药物组成柴胡、生地、葛根各15克,黄芩、夏枯草、川芎、党参、当归、白芍各10克,桑叶、钩藤、红花、甘草各6克,大枣4枚。
制剂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服,20天为1疗程。
适应病证感音性耳聋(药物中毒)。药物毒性引发的耳聋多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因其部分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对毒素的敏感性较强,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可直接造成听神经细胞的损伤,如治疗不当,听力将持续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终生的听力障碍。本方具有清肝解郁、养阴通窍之功。病若及早治疗,效果较好;迁延日久,则治疗困难。
方二加减益气聪明汤
药物组成葛根、蔓荆子、白芍各10克,升麻、黄柏各6克,党参、黄芪各15克,炙甘草3克。
制剂用法水煎,每天1剂,分2次口服。
适应病证突发性耳聋。指发于一瞬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耳聋即达到高峰,且原因不清。全方以补脾升清,滋补肝肾为大法。然因本病发病突然,多因风邪外袭,故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症状,酌加疏风清热或疏风散寒之品。
肩周炎
余锡明
方一祛淤通络汤
药物组成归尾12克,白芍、红花、炮穿山甲、乳香、没药、生地、延胡、生甘草各10克,川芎、桂枝各6克。
制剂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
适应病证肩周炎,淤滞脉络型。肩周炎淤滞脉络型多有明显的外伤或劳损病史,症见疼痛加刺,压痛固定,舌质紫黯或边有淤斑,治宜祛淤通络。
方二化淤汤
药物组成当归、穿山甲、威灵仙各12克,三棱、莪术各6克,蜈蚣2条,乳香、地龙、没药、白芍、甘草各10克。
制剂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
适应病证肩周炎,淤积粘连型。本方用于治疗淤血积滞粘连之肩周炎,方中重用穿山甲、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蜈蚣、地龙等破血逐淤、攻坚散结之品,以达消除粘连的作用。
方三舒筋养血汤
药物组成当归、生地、熟地各12克,鸡血藤、赤芍、白芍、炙甘草、威灵仙各10克,桂枝、蜈蚣、橘络各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制剂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
适应病证肩周炎,筋缩络阻型。本方用于病久气血亏虚,经脉不通,筋失所养至筋缩络阻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