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副词
2006-05-27张亚茹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语》就成书于这一时期,因此研究《论语》中的语言现象对于了解当时汉语发展情况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论语》中的副词系统,并从中管窥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汉语副词的使用情况。
一、《论语》中的副词系统
《论语》中共有副词56个,根据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和词义将其分析归纳为八类: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情状副词、敬谦副词、连接副词。下面逐类说明。
(一)否定副词:不582、弗5、勿13、毋8、无31、未57、非33、微1(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词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
1.1不582弗5
1.1.1“不”、“弗”都表示叙述否定,但用法有所不同:“不”可否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动词后带不带宾语皆可;“弗”一般否定及物动词,但后面不带宾语。如:
(1)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3.6)(例句后的数字为该句在《论语》正文中的篇章编码)
(2)子于是日哭,则不歌。(7.10)
(3)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5.9)
1.1.2“不”直接否定动词,且动词宾语为代词时,宾语位于动词前的居多,共6例,位于动词后的2例。如: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6)
(5)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10.6)
1.1.2“不亦……乎?11”是一种反问句式。“……”7例为单音节形容词,3例为形容词短语,1例是名词。如: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
(7)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0.2)
1.1.3“不有2”,表示没有,分别用在假设句和疑问句中。如:
(8)不有博弈者乎?(17.20)
(9)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6.16)
1.2勿13毋8
1.2.1“勿10、毋8”表示祈使否定,用于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阻,但用法有所不同:“勿”后动词一般不带宾语,“毋”后动词可带宾语,代词做宾语放在动词前边。如:
(10)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4.22)
(11)毋友不如己者。(9.25)
(1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11.24)
1.2.2“勿3”用在能愿动词后表示叙述否定,相当于“不”。如:
(13)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4.7)
(14)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6.6)
1.3无31
1.3.1“无18”表叙述否定。如: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
(16)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7.7)
1.3.2“无13”表祈使否定,所在句大都没有主语。如:
(17)无欲速,无见小利。(13.17)
(18)无友不如己者。(1.8)
1.4未57
1.4.1“未39”表动态否定,否定动词的事变性,表示行为动作还没有发生或完成,常与动词“见”搭配,共11例,有7例与“矣”相对使用,有4例“未”“也”组合单独使用,也可以否定“有”,组成“未有”4例,3例后跟体词性成分,1例为动词。如:
(19)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5.27)
(20)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
(21)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1.4.2“未18”表静态否定,相当于“不”,可与“尝、可、可以、若、足、知、见、能、仁”搭配,“未尝”、“未可”用例较多,分别为4例、6例。如:
(22)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7.9)
(23)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15)
1.4.3“未”后动词用代词做宾语的共7例,宾语均为“之”,6例在动词前,1例在动词后,句末常用语气词“也”。如:
(24)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4.6)
(25)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9.30)
1.5非33
1.5.1“非23”表示判断否定,用在体词性谓语前,否定主谓之间的关系。如:
(26)赐也,非尔所及也。(5.12)
(2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1.5.2“非10”表示对事实的否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否定行为或性状,除1例用在句中外,其余全部位于句首,而且常与判断语气词“也”搭配使用。如:
(28)非不悦子之道也,力不足也。(6.12)
(29)非曰能之,愿学焉。(11.24)
1.5.3“非……而……3” 是反问句式, “非”后1例为名词,2例为动词短语,“而”后为疑问代词“谁”、“何”。如:
(30)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10)
(31)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11.24)
(3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8.6)
1.5.4“非”所在句为疑问句时,句尾常用语气词“与”,共8例。如:
(33)管仲非仁与?(14.17)
1.6微1用在假设句句首,后跟体词性成分。如:
(34)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4.17)
(二)语气副词必75固3正1其①38 其诸1无乃3 蓋4或2岂8其②10(“其①”表示测度语气,“其②”表示反问语气)
2.1表确定语气必75固3正1
2.1.1.1必75用在谓词性成分前,表示“一定”、“必定”。如:
(35)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
(3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3.20)
2.1.1.2“必也……乎5”格式如:
(37)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3.7)
(38)必也使无诉乎!(12.13)
2.1.2固3表示确凿无疑。如:
(39)固天纵之将圣,有多能也。(9.6)
(40)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2.1.3正1表示两种情况巧合,可译为“正好”。如:
(41)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2.2表测度语气其①38 其诸1无乃3 蓋4或2
2.2.1其①38 可用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与之搭配的句末语气词分别为“与、乎、矣、诸、已”等。如:
(4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43)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16.12)
(44)知我者其天乎!(14.35)
2.2.2其诸1句末语气词为“与”。洪颐煊《读书丛录》指出“其诸”为齐鲁间语。如:
(45)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0)
2.2.3无乃3句末语气词为“乎”、“与”。如:
(46)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14.32)
(47)求,无乃尔是过与?(16.1)
2.2.4或2 用于陈述句中。如:
(48)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17.14)
(49)得其门者或寡矣。(19.23)
2.2.5蓋4用于陈述句的句首,句末为“矣”或“也”,较“其、其诸、无乃”语气要肯定一些。如:
(50)我未见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见也。(4.6)
(51)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13.3)
2.3表反问语气其②11 岂8
2.3.1其②11 5例与“如之何”搭配,与“乎”“诸(之乎)”搭配的各两例,另两例为其它。如:
(52)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12.9)
(53)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13.2)
2.3.2岂8
(5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4)
(55)岂不尔思?室是远而。(9.31)
(三)时间副词方1 将14 其4 既13已1尝8 始1遂1 既而1
3.1表现在方1表示某种状态正持续着。如:
(56)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16.7)
3.2表将来将14 其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将来。“将”多用于陈述句,“其”用于疑问句,3例句末为“如……何”,1例为“乎”。如:
(5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8.4)
(58)季氏将伐颛臾。(16.1)
(59)天生德于予桓 其如予何?(7.23)
(60)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4)
3.3表过去既13已1尝8
3.3.1“既”、“已”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在说话之前已经完成,为动态,不用于否定句。如:
(61)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9.11)
(62)既庶矣,又何加焉?(13.9)
(63)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3.3.2“尝”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在说话之前存在或发生过,为静态,可用于否定句中,与“未”构成“未尝”,表示对过去的否定。如:
(64)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
(65)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3.24)
3.4表初始始1
(6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5.10)
3.5表紧接遂1既而1表示某一动作行为与另一动作行为相隔时间短暂。如:
(67)明日遂行。(15.2)
(68)既而曰:“鄙哉,硁硁乎!”(14.39)
(四)范围副词皆15俱1共1同1并1 唯14独1祗1多1亦3
所谓范围是指施事者和受事者的范围,即发出或接受动作者是全体还是个别,由此可把范围副词分为总括范围副词和限止范围副词两类。
4.1总括范围副词皆15俱1共1 同1 并1
4.1.1表全都皆15俱1 表示主语所指称的人或物全都发出某一动作行为或具有某一性质状态。它们的语义指向为主语,后面修饰限制的成分肯定、否定形式皆可。如:
(69)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7.18)
(70)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
(71)夫子不欲,吾二臣者皆不欲也。(16.1)
(72)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14.5)
4.1.2表共同共1同1并1表示某一动作行为是由所有人一同发出的,语义指向为动作的直接发出者和协同发出动作的人,后者都由介词“与”引进,而且协同发出动作者可以省略。这类范围副词后面修饰限制的成分均为肯定形式。如:
(73)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9.30)
(74)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诸公。(14.18)
(75)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19.16)
4.1.3总括范围副词存在语义指向和修饰限制对象矛盾的情况,即这些副词的语义指向是位于副词前面的体词性成分——主语,有时也包括介词宾语,而它们在语法上修饰限制的对象则是位于其后的谓词性成分——谓语,这种矛盾体现了总括范围副词所在句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的不一致。
4.2限止范围副词唯14独1祗1多1亦3
4.2.1唯14语义指向为紧跟其后的体词性成分,表示发出或接受动作的人或物只是少数或某个体,共12例;另2例直接限定动作行为本身,语义指向为谓词性成分。如:
(7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1)
(77)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7.1)
(7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5.14)
4.2.2独1语义指向为前面的主语。如:
(79)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2.5)
4.2.3祗1多1亦3语义指向均为动词宾语。如:
(80)诚不以富,亦祗以异。(12.10)
(81)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自量也。(19.24)
(82)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1.24)
(五)程度副词已2大1弥2均用于形容词前。
5.1表程度过甚已2大1
(83)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10)
(84)三年之丧,期已久矣。(17.26)
(85)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17.26)
5.2表程度在变化之中弥2两个“弥”连用表示倚变关系。如:
(8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9.1)
(六)情状副词亟1屡3亦43 又6再2復1犹9躬2亲2独2相3
6.1表频率亟1屡3表示多次、常常。如:
(87)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17.11)
(88)禦人以口给,屡憎于人。(5.5)
6.2表重复亦43 又6 再2 復1
6.2.1亦43表示两件事情或两种行为性状彼此相类相同。如:
(89)邦君树塞门,管氏亦塞门。(3.22)
(90)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5.1)
6.2.2又6表示同一动作行为或情况重复出现。如:
(9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92)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5.19)
6.2.3再2表示第二次、两次。如:
(93)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5.20)
(94)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10.9)
6.2.4復1表示同一动作行为的再次发生,用于否定句中。如:
(95)久矣,吾不復梦见周公。(7.5)
6.3表持续犹9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仍保持原状,没有发生改变。如:
(9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6.3)
(97)吾力犹能肆诸市朝。(14.36)
6.4表行为方式躬2亲2独2相3
6.4.1表亲自躬2 亲2
(98)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
(99)禹稷躬稼而有天下。(14.5)
(100)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10.19)
6.4.2表单独独2
(101)尝独立,鲤趋而过庭。(16.13)
6.4.3表互相相3
(102)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103)性相近,习相远也。(17.2)
(七)谦敬副词请4敢7窃1
7.1表尊敬请4 与“事”“问”搭配,表示请您允许我……如:
(104)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2)
(105)颜渊曰:“请问其目。”(12.1)
7.2表谦虚敢7窃1
7.2.1敢7除2例后跟“用”“诏告”外,其余5例全部与“问”搭配,后来成为固定搭配“敢问”,表示冒昧地。如:
(106)敢问崇德、脩慝、辨惑。(12.21)
(107)赤也惑,敢问。(11.20)
7.2.2窃1表示私下。如:
(108)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八)连接副词又6
8.1表并列又4
(109)子谓《韶》曰:“尽美矣,又尽善也。(3.25)
(110)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12.10)
8.2表递进又2
(111)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14.17)
(112)困而学之,又其次也。(16.9)
二、个别副词的演成情况
从前面对整个副词系统的静态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副词的某些历时发展的端倪。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有些词虚化前与虚化后的意义同时在《论语》中使用,结合它们出现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探求它们彼此间的演成关系。下面仅就总括范围副词“共”“并”和语气副词“其”为例加以说明。
1.共并
(113)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5.26)
(114)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9.30)
(115)吾见其居于位,见其与先生并行也,(14.4)
(116)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19.16)
例(113)(115)中“共”“并”为动词,分别表示“共同拥有”和“并排、并肩”的意义,它们含有相同的义素[共同/一起],这就为它们虚化为表共同义的总括范围副词提供了语义上的可能性。从语法结构来看,它们都常用于“与……共/并+动词”这样的结构中,“与”引进动作的协同发出者,当“共/并”后与动作性更强、意义更实在具体的动词连用构成“共/并+V”结构时,“共/并”表示后一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全句语义中心落在V上,“共/并”退居次要地位,成为修饰限制后一动词的状语。这样“共/并”的动作性逐渐消失,固有的[共同/一起]这一总括义素逐渐增强,最终虚化为表共同的总括范围副词。例(114)(116)就是“共/并”作为总括范围副词的用例。
2.其
对于语气副词“其”的演成情况,我们大体可以从《论语词典》和《论语译注》对下列句子的不同解释中有所了解。
(117)《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1.15)
(118)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16.12)
在《论语译注》中,“其”解释为表复指的指示代词,而在《论语词典》中则解释为表测度的语气副词,由这种解释的不同可以推知表复指的指示代词“其”与表测度的语气副词“其”具有源流关系。“其”经常位于后一分句句首,在语义上复指前面的分句,但这种表示复指意义的“其”在句中不占主要位置,甚至可有可无,这就使得其复指作用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而句子本身所具有的测度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其”身上,“其”也由此虚化为表测度语气的副词。这两例正处于过渡阶段,解释为指示代词与测度语气副词皆可,所以出现了两书注释有分歧的情况,这就为我们探究语气副词“其”的演成提供了线索。
(二)有些词它们虚化前的意义虽然未在《论语》中使用,但虚化后的意义在书中常用,而且它们虚化后的意义受其实词义的影响很大。我们以时间副词“既”、“尝”为例加以说明。“既”、“尝”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而且都表过去时,但“既”表完成,“尝”表经历、存在,这种差别是由它们的虚化来源——动词决定的。如:
(119)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经·桓公三年》)
(120)既来之,则安之。(16.1)
(121)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28年》)
(122)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15.1)
例(119)(121)中的“既”“尝”均为非自主动词,“既”表示动作行为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完成,包含[动作][过去时间][完成]三义素,可译为完了、终了。“尝”表示主体亲身经历过某件事情或某种动作行为,包含[动作][过去时间][存在]三义素,可译为经历。当“既”“尝”后面与另一动作性强、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连用时,语义重心后移至该动词,“既”“尝”则由句子中心语的位置退居修饰限制后面动词的状语这一次要位置,它们的[动作]义素因此而失落,其它两个义素[过去时间][完成]和[过去时间][存在]成为中心义素,“既”“尝”也就逐渐由动词虚化为表过去时间的副词,而中心义素[完成]与[存在]的不同又使得两词虚化为副词后的语法意义有所不同,如例(120)(122)。
由上可知,实词词汇意义和句法结构是实词虚化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它们规定着虚词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步骤。对于意义很虚的词,如“其”作为语气副词,句法结构对虚词句法功能有直接规定性,当某个词分布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中,除了传达本身固有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外,受该句句法结构的制约又负载起该句法结构的某种整体意义,并且这种整体意义迫使该词本身固有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削弱以至失落,而该意义就成为这个词所负载的唯一意义,这时,这个词的虚化就完成了。
三、结论
综观《论语》的副词系统,共有副词56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基本反映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汉语副词的使用情况。但是系统内部发展不平衡,有的在甲骨文时代已经产生,到《论语》中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如否定副词;而有的则还处于初发生阶段,不仅数量少,而且使用频率极低,如程度副词。有些副词产生得比较晚,与它们的虚化来源——实词的关系仍很密切,并且实词义与虚词义在《论语》中同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管窥它们的发展过程。
附录:
《论语》中的副词(56):
否定副词(8):不582弗5勿13毋8 无33 未57非33 微1
语气副词(10):必75固3正1其①38其诸1无乃3蓋4或2岂8其②10
时间副词(9):方1将14其4既13已1尝8始1遂1既而1
范围副词(11):皆15俱1尽4共1同1并1唯14独1祗1多1亦3
程度副词(3) :已2大1弥2
情状副词(11):亟1屡3亦43又6再2復1犹9躬2亲2独2相3
谦敬副词(3):请4敢7窃1
连接副词(1):又4
参考文献:
[1]李运益《论语词典》,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
[3]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华夏出版社,1997年.
(张亚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