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训诂两则

2006-05-27由亚萍

现代语文 2006年3期
关键词:引申为同义句首

“故遣将守关者”中的“故”

《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段,有这样一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语文教材将“故”解释为“特意”。窃以为不妥。

许慎《说文解字》“使为之也”。段玉裁注“原故是也”。原意是原故,引申为因此,事变,故意,后来又引申为原因,旧交,本来(通“固”),特意等。“故遣将守关者”的“故”当特意讲,似有不妥。原因一, “故”“夫”为鱼部叠韵字,故训夫,夫亦训故。“故”通“夫(fú)”。“故”用在句首,是提示,起发表议论引出下文的作用。如,“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谋攻》)。“故圣人耐(néng)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礼记·礼运》)。“故明主好同而暗主好浊”(《荀子·臣道》)。 “故竖谷阳之进酒也” (《吕氏春秋·权勋》)。“由是观之,岂不伟哉!故龟,可不敬欤?”《史记·龟策传》。其中“故”均是提起发表议论的作用。原因二,“故”当特意讲时是副词,往往不用在句首。如《史记·陈涉世家》中“将尉醉,(吴)广故数言欲亡”;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

又《韩非子·问辩》“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故夫”连用,加强要发表议论的语气。

所以,故解释为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更符合原意,符合当时讲话人樊哙的议论语气,也符合“……者……也”这一判断句式。

“能”可训为“则”

古汉语中常用同义连用,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并列用在一起。审察同义连用,可以由一个已知的同义词来推求另一个词的词义。试用这种方法考察《孙子谋攻》里的一句话:“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按这句话整齐的句式,我们推断“则”“能”是同义词,“能”犹“则”也。

用“对文”的训诂方式进一步证明。 如:“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左传》)。“能”“为”“则”三字相对为文。又如,“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勉其君子焉”(《诗·小戎序》)。“能”“则”相对,意义相同。又如:“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孙子·虚实》),句中的“能”均是“则”的意思。

所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中“能”,不等同于现代的能够、能力,而应该是和能同义连用。

(由亚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39号)

猜你喜欢

引申为同义句首
祈使句小练
兔死狗烹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神奇汉字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同义句转换专练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