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引导方法的探究性
2006-05-20徐爱红
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这四种能力仅靠课堂培养是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只是一种典型的范例教学。要巩固这些范例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大量增加实践的机会。由于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阅读、写作实践的机会较少,导致了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要根本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扩大读写方面下功夫。大量增加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呢?
首先确立读写目标。
读什么?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科技读物、报刊杂志,学生都可以读,阅读的范围既要广,又要精,学生要读上水平的东西,读品味高的东西,取法乎“上”,才能仅得其“中”。教师要本着这个原则帮助学生选择读物,保证学生能动的开展,教师自寻书源,或借或买或订,创造条件,一定要让学生有书读,保证每人每天至少阅读千字文章,每学期至少阅读三五本名著。
写什么?摘抄名言警句,诗词华章,或与课文贴近的优美的文章;写练笔日记。通过摘抄,鉴赏精美的文句,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思想。如读《岳阳楼记》时,应对文中所体现出的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进行摘抄,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忧国思想。写练笔日记当然主要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交待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抒发自己的感情,表明自己的观点,写对一些文章的看法,畅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具体的做法是:明确要求、坚持不懈。
少年儿童步入中学大门后,对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生活处处感到新鲜,也认为课程会更加艰深,需要掌握、完成的学业更加艰巨,因此对老师的每一个要求,都会坚定不移地“照办”。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一开学就在学生中普遍要求写练笔日记。开始很顺利,但过不了多长时间,这种热情就慢慢冷却了,什么原因呢?学生缺乏毅力。显然,非智力因素在这个阶段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建立相应的督促、检查机制,鞭策他们度过这“坚持不下去时硬是坚持”的“艰难期”。
另一个困难就是学生每天都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静态生活中,循环往复于“学校——家庭”或“教室——宿舍”这种固定范围之内,周围早已熟识了的一切很容易造成观察的“弱视”,因此要求老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平时司空见惯的凡人常事充满新鲜感;另一方面,还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放低要求,使他们不感到困难,积极性不会被挫伤。为了给学生以启迪,要寻找、发现学生日记中好的典型,用典型启发学生的思维。
上述的方法,只是开了个头。从学语文的角度说,写日记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是选材立意。如果只是停留在对一些事物的表面观察和描写上,徘徊在今天又遇到不同于昨天的新鲜事上,认识就不会深化,进而造成思维的“搁浅”。
如一位同学写了一篇日记《抓编辑》,选材很好,但只写了寥寥几句:老师采用抓阄的形式选出三个同学任黑板报编辑,自己也在被选之列,很高兴。三言两语就写完了。这显然是思路没有展开的原因。老师启发他:“你怎么想到用这个法子来帮助老师解决矛盾呢?”“你和同学们既然都想当编辑,你们在抓时怎么想的?抓到的,抓不到的神情都一样吗?”“这么多纸球,你怎么一下子就抓住了?”“你既然想当编辑,现在如愿以偿,有什么打算?”经过启发,这位同学茅塞顿开,夺过日记,兴高采烈地跑了。第二天早晨,就迫不及待地把修改后的日记给老师看,当然,内容充实多了。
同学们由不会选材,到知道写啥,这是一个飞跃,再由知道写啥到把所选的材料写好,不能不说又是一个飞跃。因为他们所写的已不是事情的简单复述,而是通过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或抒情,表现一个中心或主题,寄托一种思想情感,这样的日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之后,又会产生另一种倾向:总觉得自己的日记立意不高,选材不典型,写得不理想,因此面对所选的材料迟迟不敢动笔。虽然这时的“怕”与开始写日记时的“怕”不同,但这样的顾虑不打消,也会影响同学们的情绪。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老师鼓励他们要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告诉他们写得不理想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会由写不好逐渐到写好。为了防止有些同学中途退缩,我们又注意检查和督促,坚持以表扬为主,引导他们和以前作纵向比较,让他们体会到练笔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坚持参与这一活动。
以表扬为主,当然不是不要批评教育。如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反映在家里受了委屈,一怒之下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老师看了日记,很为这位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担忧。觉得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她的思想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难免还会产生这种念头。老师便在日记上批道:“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爸爸妈妈误解了,你没有犟嘴,这很好,宁愿自己受气,决不让父母生气,可见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是生气后不要悲观地想到用死来表白心地,那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读了老师的批语,这个小女孩受到很大的触动,以后慢慢地改变了孤独、怪癖的性格,成为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好学生。
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读写目标的实现。
1.用读写笔记代替小作文。按照课文教学计划的规定,学生每学期要写10余篇片断作文(即小作文)。这种作文,学生往往应付,效果不太好。我们在制定的学期教学计划中开展了读写笔记活动,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写四篇(可抄可写),每篇不得少于500字。老师要勤于检查,勤于批阅。
2.组织读写笔记评选,激发学生的读书与写作热情。每学期末,都要对读写笔记进行评选,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展出优秀读写笔记,给予适当奖励。评语标准是:书写规范,写作质量高,数量足。经过多年努力,读写笔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
3.写评语。学生费了劲、动了情写的日记,不论一篇还是一段,一句话,一个
词,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因此,老师因势利导地写上哪怕是三言两语的评语,都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产生巨大的动力。如一位同学看到有些同学浪费自来水就联想到当今世界水源紧张,便在日记中大声疾呼不要再浪费自来水了,从他写的这个事情看,并不新鲜,但他能联想到当今世界水源紧张,认识到这一全球性普遍现象,如果课外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是很难联想到的,更难得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是个学习和生活上的有心人。”这样,既对他节约用水的好思想予以肯定,同时也给本人及其他同学一个正确的导向:多读些课外书,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对那些日记写得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评语,无疑也是一个鞭策。这犹如给他们饱满的热情又注入了兴奋剂,精神上受到鼓舞,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4.选好作文。读写笔记写作天地极其广阔,学生本人有话说、有事做、有感发,因而常常遇到佳作。这些作文选出来,展示在教室里给大家看,一方面得以交流,起到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本人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不要小看“上墙”的作用,在学生眼中,这是他们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青少年都有很强的表现欲。这种好文佳作时常在班内展出,每周,每旬都有;有时候在校园展出,张贴在文学长廊中。
上述做法对学生是无声的激励,对于读写气氛的形成有着不小的作用。自觉的学生自然是欲罢不能;后进的学生也被这一次又一次的促进“带上梁山”。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发现实施读写笔记活动,在开展班级工作,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读写水平等方面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读写笔记架起了师生心灵上、感情上的桥梁。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应重视师生情感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常常带有较强的情绪。他们不大善于用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和影响理智。他们的观察是直接的,他们的心灵是诚挚的、袒露的,因此学校的每项活动,班级的风吹草动,老师一笑一颦,教学中的得失长短,都是他们描写、议论的话题。老师通过翻阅一本本日记,眼前就会闪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有的在向你娓娓诉说心中的烦恼,有的严辞责问老师的偏颇,有的在向你呼唤着热情的帮助,有的在痛心疾首地悔恨……老师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及时地、真实地把握了同学们跳动的脉搏,师生的感情得到沟通,心理上得到平衡。
2.获取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第一手资料。
青少年的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对前途感到迷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会有偏颇,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个人的亲疏、得失、好恶等。他们在日记中毫无顾忌地袒露来,这正是老师要捕捉的最佳的教育信息。同时利用这种形式,还可以反馈出学生的思想,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反过来,学生利用日记这种形式,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物不断认识——提高——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道德品质得到培养,灵魂得到洗礼而净化,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和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每天看、思、记,迫使他们留心身边的生活、自然界的变化。这些通过认真观察得到的感性知识,是他们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他们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观察、思考习惯的养成,也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并受用终身。
4.提高了写作能力。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有时自以为作文题目拟得非常好,却引不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不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主要是因为孩子眼里的世界往往与老师有差异。日记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学生们直接写自己的生活、思想、见解以及喜怒哀乐,他们不仅要观察,也要分析、思考,还要发表意见;他们不仅要描写,也要议论、抒情,多种文体,多种表达手法都有练习的机会。他们写自己熟悉的,愿意写的,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文思泉涌。有个同学不无感触地说:“以前我害怕作文,一到作文时就瞎编一气。写练笔日记后,我对周围的事物留心了,遇到什么事总要想想。以后,作文时总觉得这个题目我写过,材料就在日记中。”
从另一角度来说,学生日记真实地显露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爱什么,恨什么,什么是“假恶丑”,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坦荡直率,毫无隐瞒和掩饰,更少有虚伪和假意,一洗习作中的刀痕斧迹,这对于培养他们诚实、开朗、健康的良好性格和感情,培养良好的、健康的文风,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成绩服务的,而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练笔日记的方法,无疑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徐爱红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双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