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06-05-20傅丽华刘永红
傅丽华 刘永红
从国家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来,全国各地很多中小学校都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一些城镇学校做得还很有成效。但是在一些乡镇,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却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农村是我国开展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农村教育的状况关系到整个中国未来的教育成就及社会发展的大局,而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农村教育的开展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教育的发展,必须对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我们的调查及多年的实践,发现了影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对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
领导层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足。如今中小学校对两件事最为关注,一为学校的升学率,二为学生生源。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加以严格管理,学生学习压力大;为了生源,实行“扩招”,一些班级人数达到一个班七、八十人的超编状态,这些都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有些学校的领导层心理知识贫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把心理问题与德育问题等同,简单地进行道德教育。或是在明知道对学生心理不利情况之下,仍以“大局”为重,牺牲学生的健康心理来换取升学率的提高。
家庭教育问题。中学生面临的种种心理危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日益强烈的自治需求及自我中心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教育相冲突,其中家庭结构及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80%以上是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但是对由于家庭问题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由于学校教育的着重点、方式方法等不同,解决起来力不从心。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当前社会普遍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但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重要关系的教育者——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如何?据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教师的情况也并不看好,当前有些教师因不满足于单调的生活节奏、生活待遇等导致心理失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在这方面的问题极为突出。如何解决教师心理问题也是农村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问题。目前有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已有许多,但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家庭差异、个人差异等,再加上教材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时往往会出现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需要不符,学生兴趣不大的现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一些学校也仅仅以考试进行,学生把它看作是一门课程,用来应付考试,使得效果减弱。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一些农村中小学是比较匮乏的,没有专门从事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的教师,一些地方虽然有,但大多为半路出家,经过几天的短期培训或是没有任何培训由班主任来担任。这根本无法胜任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二、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改变学校管理思想。学校应放开眼界,注重学校的长期发展,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管理上应转变观念,提倡民主式的人性化管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同时,学校也应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提供教师以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及主人翁精神,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减少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改变教学时间安排。要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同时考虑学生心理承受力进行课程安排,给学生以自修的时间,让他们有放松的机会,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能为了管理学生,而让学生时时处于教师的眼皮之下。
学校与家庭联动。鉴于学生中的许多问题如学习兴趣低、不遵守纪律、不良行为习惯等很大程度上与其家庭有关,学校有必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等,建立一种学校与家庭联动的教育模式,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向师生普及心理学知识。现代心理学在我国发展已有五十多年了,然而许多人对于心理学知识,却仍知之甚少。许多师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属于心理问题,更谈不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因此让师生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认识自身问题,促进自我转化,也能使教师改变教育手段,实施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建立本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在本校调查的基础上,选用适合本校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教材,还可以自编内容,而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求。同时,在对于课程的考核方面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综合性地测评,不能局限于考试或其它简单的方式。总之,应结合本地特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傅丽华刘永红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