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古诗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尝试
2006-05-20倪文永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间也积淀着古人对于自然的观察、体验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古诗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自然景物的优美,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认识祖国山河的壮美。
在教学中,通过古诗,让学生置身于古代诗人所描绘的美丽画面之中。
例如,《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璧”,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杜甫在《成都府》中这样写到。重叠的成都城(曾城即层城,指成都有大城、少城),充满了华美的房屋。深冬时候的树木还那么苍翠,可见成都的自然环境之美。
在诗人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透明,那样的可爱。还有奔腾不息的长江,烟波浩渺的湖泊,无边无垠的草原……,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唤起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感。
在古诗教学中,还要调动学生去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
以水为例,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常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因为它是那样的变幻多端,那样富有生气。李白笔下的“水”多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笔下的“水”多清新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笔下的“水”,美丽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地鲜活、那样地清明透彻、那样地可爱。此外,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感受古诗优美意境的过程中,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不知不觉一步步加深。
三、利用古诗教学,使学生对当前的环境有忧患意识。
例如,三峡的猿啼声,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非常著名。在距今约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他的《水经注·江水》中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在唐人的诗歌中,三峡的猿啼声很是常见,例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早发白帝城》)、刘禹锡的“清猿啼在最高枝”(《竹枝词九首》)、马戴的“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巴江夜猿》)等等。由三峡有“猿啼”可见,唐代三峡地区存在茂盛的原始森林,但由于滥砍滥伐、战乱等各种原因,长江三峡两岸连猴子也见不到了,森林到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不仅如此,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日趋减少,人们的想象力被束缚了,心态变得浮燥了,心境变得狭隘了,自然也就很难找回大诗人陶渊
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心境了。
四、利用古诗教学,引导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开放式思考题:你对目前我们的自然生存环境满意吗?请说明理由。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乃至辩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各抒己见:他们有的不满意,认为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肆意地破坏,生存环境在恶化。他们喜欢古诗中的田园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民风纯朴;也有的说他们满意,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如果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时也能兼顾环境的保护,那就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经过老师点拔之后,大家形成了共识——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和谐的自然环境。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保护教育。
所以,借助古诗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不仅可能,更是必要的。
(倪文永,河北华北石油综合十四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