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满的刹那:《荷塘月色》的幻美之旅

2006-05-20韦小青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一篇抒情散文。一直以来,人们阅读它,赞扬它,无不为它神妙的境界和优美的文字所折服。对于《荷塘月色》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六七十年代,以余荩、吴周文、马焯荣、张白山等论者为代表,以为它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优美的抒情散文,论者们从艺术构思的精美、景物描写的情致以及巧妙的抒情艺术等方面来论说朱自清散文艺术的精湛。八九十年代,论者们多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入手,寻求作者“不宁静”的根源,以为是对人生的感伤或是对国事的忧虑。“人生感伤”说者如刘勇民、孙绍振等分析说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从而肯定“《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而是伦理性的”。更多的“国事忧虑”说者则联系到作品的写作背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论证说作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勇士朱自清心里的“不宁静”是由时局剧烈动荡导致的震惊、苦闷、惶急。且不论这二说的可信度及彼此的尖锐对立,它们都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出发,在对作者的传记式研究中追溯“不宁静”的原由,而抛开了对文本的细致解读,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自然不可能对《荷塘月色》作出合情入理的解释。

我以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实是文章的“眼”,正如古人所说的“揭全文之旨”,是文章的“焦点”、“凝光点”。作品开头就开门见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是探寻作品秘密的“机关”,但是问题不在于从作品背后挖掘“不宁静”的原由,而是从作品之中体味作者是如何化解“心里”的“不宁静”的,这才是文章的主体,才是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的立意所在。

这就涉及到艺术(美)的功用问题了。什么是美?它有什么特点?这是自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历代哲学家、美学家的概念陷阱,至今仍然是悬而未决的美学问题。因此,我将以“陈述用法”对美的定义、特征和功用作简单考察,并进而揭示艺术(美)的本质及功用,以期对《荷塘月色》作出更切合文本的解读。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为美就是数的和谐,具体可感的宇宙是最高的审美对象。苏格拉底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合目的性是美的基础。柏拉图则设想,“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最后他以古希腊谚语“美是难的”结束了对话。对于“什么是美”的提问,现代的分析美学不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表示质疑,而且把提问本身的合理性也消解了,当然更多的是对这一问题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应答,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康德。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分析说,结合康德从质、量、关系、方式四方面来分析审美判断可得到四点关于美的结论:首先,审美判断不涉及欲念、利害计较、概念和目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实践活动,也不是一种认识活动,“美”并不等于善;其次,审美判断是对象的形式(不是存在)所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感觉;再次,审美快感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这以人的“共同感觉力”为基础;最后,审美判断现出一系列的矛盾或二律背反现象。可以说,康德关于“美的分析”比前人更充分地认识到了审美问题的复杂性,郑重提出了美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尤为重要的是,康德继承了鲍姆嘉通将“美学”(Aesthetika)视为一门学科的意识,把艺术看成是一种自主自律的活动,认为真正的艺术欣赏是一种超越现实功利关系的活动。至此,关于艺术(美)的功用问题也迎刃而解,既然审美判断引起的是无利害、无目的、无概念的快感,那么艺术作为“无用之用”就有自己的纯粹性和独立性,即王国维所主张的艺术具有“纯粹美术之目的”。对艺术创作者而言,通过艺术创作的变形和超越手段,使内心过分强烈的情感得以“溢出”,人的心理得以抚慰、净化与升华,从而产生审美快感,并能以此更好的反思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的生存状态。

理清了艺术(美)的特点及功用,回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方才洞见作者写作此文时的用心良苦,才领悟到他说“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中蕴涵的深刻含义。文章开头一句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原因何在?也许是因为与父亲、妻子、儿女的矛盾,或是时局动乱所感到的忧心忡忡,抑或是其他的现实或心理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不宁静”是这篇文章的起因。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的心绪,朱自清才在一个满月的夜晚独自去荷塘赏景散心,以期偷得片刻清闲。文中第三段是理解作品的关键,“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在这“另一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在此作者说明了有两个自我,平常的自己和“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这“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正是摆脱了现实的种种束缚而在美的世界里自由呼吸的审美的自我。所谓“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是相对于平时的荷塘而言,平时的荷塘,是一条幽僻的曲折的小煤屑路,白天人迹稀少,夜晚更加寂寞,徒长着一些不知名的树,但今晚却有“另一番样子”,这“另一番样子”正是在“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审美主体的观照下对平时的荷塘的变形和超越,成为一个自在的美的世界,身处其中“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感到一种“独处的妙处”。于是作者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中,抛开世俗,远离尘嚣,抖落一身的烦恼,在逍遥和宁静中“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于是,作者竭尽笔墨,描绘出荷塘充满诗情画意的“另一番样子”。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由远而近渐次展开的“荷塘图”。放眼望去,田田的叶子就像是舞女的裙,亭亭玉立,飘逸舒展,而零星点缀的白花,或袅娜地开着,或羞涩地打着朵儿,如少女般楚楚动人,这是静景。而当微风过处,送来的清香仿佛是远处高楼上的歌声,这里通感的使用可谓出神入化,缕缕清香和袅袅歌声令人回味无穷;叶子和花闪电般的颤动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景。在动静结合的美态中,作者“穷形而尽象”的工笔细描收到很好的审美效果。接着作者又妙笔生花描绘了一幅溶溶的“月光图”。一个“泻”字写尽月光似锦似缎、光滑细腻的柔美,堪称绝笔。而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时,叶子和花又显得朦胧神秘、飘逸了,这水乳交融的画面,引人到忘我的境界。当光与影交错时,便宛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了,这里通感的再一次使用,引人到一个无限遥远而又飘渺的世界。作者的美仑美奂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世界,在这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中,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忘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一切世俗的“不宁静”都被抛到九霄云外,这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因此成了“精神的避难所”,成为“自己的家园”。

但是美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当“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响起,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眼前这美仑美奂的艺术世界瞬间成为虚无缥缈的幻影。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春末夏初,花艳叶嫩,年轻的采莲人尽情地嬉戏,欢闹地打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现实的沉重使得内心“颇不宁静”,即使是美妙的艺术世界也无济于事,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我又回到了平常的自己。换一个角度看,美对现实的作用的有限性,又恰恰证明了美是一种全方位的纯粹存在,它超脱于生活之上。美与现实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是保持了一定的审美距离,从而建构起一个自在的审美乌托邦世界。其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人”是联系现实世界与审美乌托邦世界的中介,通过这一审美中介,美才对现实人生发生作用,使“不宁静”的心灵泯灭自我,超越功利,摆脱现实,在审美的自由世界中放飞心灵沉重的翅膀。

总之,由于受19世纪法国唯美主义者不满现实而追求纯艺术的影响,朱自清强调作家对生活的表现,强调“想象”在文学中的作用,认为文学艺术能使人暂时脱离现实的苦恼进入一个美妙的自由世界。他说:“文学里的美也是一种力,用了‘人生的语言,使人从心眼里受迷惑,以达到那‘圆满的刹那”。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朱自清超越了唯美主义者的局限性,认识到艺术(美)对于现实人生的有限性,提出了“刹那主义”理论,《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美学观的观照下创作出来的。

(韦小青,浙江省温州大学)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荷塘月色
荷塘里的“怪物”
荷塘月色
四季的荷塘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小世玉智闯荷塘
朱自清的蝉声
荷塘蛙鸣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