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策略的尝试
2006-05-20徐彦萍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教师取得的教学效果的差别反映着他们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美国教育权威人士沃尔伯格、韦克斯曼说:“改进教学往往要注重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埃默等人的一些研究也证明,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成绩提高成正比。申继亮、辛涛“教师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认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学行为的改善,最终会显著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也明显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性的运用了教学策略,本文试图从认知结构的基本规律出发,谈谈自己在教学策略方面学习和体会。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对知识教学的独特贡献。“组织者”是在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将比要学习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更高的包摄性。然后学习者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的学习材料。
“组织者”可以用在一节课的开始,作为导入性材料,也可以在新课程的进行中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先行组织者”策略不仅在于向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利用的固定点,还在于学生觉察出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其他知识,提醒学生主动将新知识与这些知识建立各方面的意义联系,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
“先行组织者”的程序一般由两个阶段组成:
1.呈现“先行组织者”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后,向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组织者,提醒学生意识到自己认知结构中与组织者和学习者有关系的知识,以便使学生利用组织者同化新的学习材料。
2.呈现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的呈现要遵循逐步分化的原则,就是将较大范围的概念或概括分化为较小范围的概念或概括。也就是将文本的学习分化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逐步地了解不同层次的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以便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先行组织者”主要可分为两类:
1.陈述性组织者
给学习者提供一些陈述性组织者,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适当的类属者,为学习者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认知路线图”。
如:在学习《伤仲永》《孙权劝学》两篇文言文时,呈现“组织者”:蜀鄙二僧的故事。故事的本身就是让大家明白:做任何事情,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道理。那么,这一“组织者”就为学生学习两篇课文提供了“为之则易,不为则难”这一陈述性固定点。这个已有的观念就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指向,提供了他们积极探索的目标,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保持。
2.比较性组织者
比较性“先性组织者”以比较性的方式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已有的观念进行比较,为学习者后面的学习提供了类推的材料,促使学习者对新知识的理解。
如:在分析仲永形象时,呈现“组织者”:当今家长的“天才梦”愈演愈烈——两岁孩童识千字,4岁半孩子游长江等,这一“组织者”,就将仲永的形象赋予了现代意义。当今的“天才梦”与仲永、孙权形象的比较让学生明确了:天赋再高的神童后天不勤学,也是一事无成;大字不识的武将,通过学习同样具备军事才干和谋略——一个人的成长有赖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
“先行组织者”除了以上两种类型外,还有略读式先行组织者(在阅读前略读信息)和图解式先行组织者(通过图解阅读并将有关信息填加到图解中),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先行组织者”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来定。较好的运用“先行组织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理解新内容,它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选择性学习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面对抽象的个体,而是一个由多种智力背景和情感背景所构成的集体,他们的智力、能力、情感、意志、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就决定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认知倾向和能力倾向。
我们的教学往往是以中等生为核心的,这样很就容易忽视两头的学生,造成了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的局面。这与教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观是不符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其个体的不断发展。具体来说选择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多层次的教学任务
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而当认知任务与其能力不相符合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多层次学习任务,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当然,这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材中应该掌握的双基,所有的学生应该也必须达到。在此基础上还有个较高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的深度、广度,教学速度、理解层次上都要呈现各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只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慢慢品味;或只选择最令人感动、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几句话交流讨论;也允许学生选择一定难度的段落挑战自己,以满足个人阅读的需要,实现阅读目的,体现阅读的自主性。
例:《春》的一文教学中,在学生的预习、质疑的基础上呈现练习题目,让他们自己选择做哪些题,做多少题,即使平时对语文课无多大兴趣的学生也会在中间进行选择的。
(1)说说你知道的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2)诗中描绘的春天是取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景物,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什么呢?
(3)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词语5-10个。
(4)在文中划出你喜欢的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句子1—2个。
(5)从人的角度看,全文可分为盼春、画春、赞春三个部分,画春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是怎样安排材料进行描写的?
(6)画春部分共五幅春天的景物图,你怎样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7)作者在赞颂春天时,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次序能颠倒吗?
(8)仿照《春》中一个方面的描绘方法,绘一幅你眼中春的美景图。
……
每一个学生,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自己可以胜任的题目完成任务的。这样教师就不再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主要占有者,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环境,使自己得以充分发展。
自主选择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发挥着调节学习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作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与学习评价、选择学习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如平时作业允许学生在练习的数量、深度、形式上有一定的选择权利,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可供学生根据自己水平作答的弹性练习,体现一定的自由度。
如:《背影》一课的作业就有两个不同层次。A类作业:①给自己读不准的字注音,抄写两到三遍。②查出不懂的词语并解释,把文章中重要的词语摘录出来。③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说明理由。B类作业:①父亲的背影,让你想到了什么?②描写一个表现亲情的细节片段。
如:《春》的学习中,一般要求学生描写一个春天的片段,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写诗、摄影、图片来展示心中春的景象。
单元测试时除语文知识积累外,提供A、B两种试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评价。一方面学生通过评价,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学习评价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他们会认真对待的。对于测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再次选择测试标准,重新考试,并以较好的一次成绩作为标准。学生通过这种选择性的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学习水平,并能在自我反馈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重新确定新的学习目标。
其实选择性学习的实质在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的活动,它是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通过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注重程序性知识的策略
认知心理学理论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指有关的事实性或资料性,如:人名、地名、事实经过等以陈述方式表达的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指按一定程序化理解操作从而获得的结果的知识。如:解答题、做实验等等。任何程序性知识都包括部分陈述性知识,即先经过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内容,而后按程序运作达成学习的成果。
学生习得程序性知识就是学会学习,它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主目标,正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实际上这就是对语文程序性知识的最好的说明和理解,“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不是为学语文知识而学习语文,而是为了方便解决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就是学生能用语言陈述出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比如知道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具备的概念、规则,但这一切也只是停留在陈述性的表述中,与运用这些知识支配自己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不能等同。
中小学语文阅读陈述性知识散见各册知识短文,按照文章样式或文学样式体例排列,是各有侧重的。合理安排这部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框架,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短文提供的阅读规则,迅速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以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
2.通过应用性的变式练习:变式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一种对外办事能力。它是指“在其它有效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概念和规则的‘正例变化”。通过提供变化的正例,让学生练习,从而有效地促进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当学生分别习得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陈述性知识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时,提供不同文体的文章让学生按文体的要求阅读,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模式识别能力。相应的规则已经支配学生的行为,达到应用水平,规则就开始向办事的技能转化,这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关键。
3.程序性知识使用的熟练阶段:当规则完全支配了人的行为,技能达到相应的熟练阶段,就达到了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最高阶段。(掌握了阅读各种文体的规则,就能根据其规则原理去熟练阅读和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
比如:在《最后一课》的学习中,学生懂得阅读小说要把握故事的情节、人物环境及其人物的性格等与之相关陈述性知识。
让学生先从整体感知,通过默读、诵读,让他们从读中说出故事情节: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感受——课前的气氛——最后一课的情景。从故事情节中读出人物形象:让学生具体说出上课前与往日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了什么?小弗郎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在于结果,要强调分析的过程),从学生的分析中就体会了沦陷区人民表现出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明确了人物的形象。
通过这个过程的练习,就把原有小说阅读的陈述性知识得以程序性化。
为使程序性知识得以更好的运用,与学生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描写的北平被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
学生阅读补充材料,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1.找出祁瑞宣老师在这一课上的反常举动。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一种心情?(做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日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2.比较一下,韩麦尔老师和祁瑞宣老师有什么异同?
(他们都是爱国的,都是行动上被迫的放弃,感情上永恒的坚守)
3.假设你是祁瑞宣老师的学生,请描述一下在这一堂课上你的心理变化过程。
通过这样的变式练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主人公爱国情感的理解,而且又熟练地掌握小说的分析方法。多读名著、勤于思考、依例仿写、巧思续写,如此反复的练习就达到了对小说阅读的自动处理地步。也即达到了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最高境界。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加强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因为它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关键。只有科学合理地组织练习与反馈,才能提高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效益,否则就会导致学生知而不能,懂而不会。
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实践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对它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在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教学策略,可以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人们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索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徐彦萍浙江省绍兴县兰亭中学)